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中国两系杂交水稻选育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根据1994-2007年国家和省级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审定及推广情况统计资料,分析了中国两系杂交水稻组合审定、不育系选育、主要性状表现和推广应用情况,表明中国两系杂交水稻选育与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长江流域籼稻品种选育进展及改良策略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根据对1986~2002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的分析表明,我国长江流域籼稻品种选育在经过“八五”时期的徘徊之后,“九五”以来取得明显进展,平均产量水平比“七五”和“八五”时期提高了12%以上,同时稻米品质明显改善,但整体抗性水平无明显提高。在品种改良中,适当增加植株高度对提高产量有重要的间接促进作用,同时,在保持适度的穗数和粒重前提下增加每穗粒数,对兼顾提高产量和改良品质至关重要。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育种水平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的科研计划需实行理性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的科研计划需实行理性化管理中国水稻研究所沈伟峰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党中央提出了"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体制改革方针。这一方针将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引入科学研究领域。与此同时,科技拨款制度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科学研究的指...  相似文献   
14.
我国常规水稻品种选育与推广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根据1991~2008年国家和省级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审定及推广情况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常规水稻品种审定、主要性状表现和推广应用情况,表明我国常规水稻品种选育与推广呈现籼型相对弱化、粳型稳步发展的趋势。提出加强常规水稻品种选育与推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微卫星标记分析我国南方常规水稻品种的遗传差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12个DNA微卫星标记对2005-2007年参加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23个长江中下游早籼、晚粳和华南早籼常规品种进行标记检测,结果共检测到等位基因47个,平均每个标记3.9个,变幅2~7个,多态性频率(FP)平均值0.632,变幅0.403~0.842。遗传差异分析表明:长江中下游早籼与长江中下游晚粳(平均遗传相似系数AGSC=0.036)、华南早籼与长江中下游晚粳(AGSC=0.125)品种间的遗传差异明显,长江中下游早籼与华南早籼(AGSC=0.449)品种间的遗传差异中等,华南早籼(AGSC=0.606)、长江中下游早籼(AGSC=0.682)、长江中下游晚粳(AGSC=0.761)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6.
水稻品种DNA指纹检测技术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套水稻品种DNA指纹检测技术体系,主要内容包括选择标记类型、筛选标记、检测平台、确定标记等位基因、配制标记标准带型对照和记录带型.利用该技术体系对2005-2006年南方水稻区试品种进行了DNA指纹鉴定,新发现等位基因8个,构建了442个(次)水稻区试品种×12个首选标记的DNA指纹数据库,并在不同品种间的特异性及同一品种年度间的一致性鉴定方面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对有关评判标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应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对2002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非平衡数据进行了分析,与传统方差分析模型比较,显示了GLM模型是处理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数据非常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南方水稻品种的粒重及其与主要性状间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十五”期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的946个(次)参试品种的千粒重分析表明,华南早籼中大粒、中粒、中小粒品种各占30%左右;华南晚籼以中小粒、中粒品种为主;长江流域早籼、中籼分别是中粒、中大粒品种占绝大多数,晚籼和晚粳均以中大粒、中粒品种为主。相关分析表明,华南早、晚籼品种的千粒重与产量相关不显著,但长江流域各类型品种的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水稻品种的千粒重与稻瘟病抗性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内在相关性。长江流域中籼和晚粳品种的千粒重与垩白粒率及垩白度不存在显著相关,其它各类型品种的千粒重与垩白粒率及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提出了今后高产育种、品质育种中各类型品种的理想千粒重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长江流域新育成籼稻品种分析及育种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对2002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资料的分析发现,我国长江流域早籼、中籼、晚籼、优质、普通品种的平均相对产量(以对照品种绝对产量为100)分别是99.9、103.7、101.5、102.2和102.3,绝大部分参试品种的抗病性表现不够理想、处于中抗-中感或更弱的水平,早籼、中籼和晚籼的优质品种比率分别是0.0%、28.0%、17.9%。适当增加植株高度对产量有重要的间接促进作用,在保持适当有效穗数的前提下,每穗实粒数的增加对产量提高具有最重要的作用。影响早籼、中籼、晚籼品种优质的主要品质性状分别是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和垩白度、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及垩白度,影响高产(增产、平产)品种优质的主要品质性状是垩白米率和垩白度。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育种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区域试验品种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前期研究筛选的12个微卫星标记(SSR)首选标记对2005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区域试验199个水稻品种进行了DNA指纹鉴定,构建了199个水稻品种×12个首选标记的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区域试验品种DNA指纹库。在首选标记座位上,常规稻和杂交稻的主导等位基因基本相同,籼稻和粳稻的主导等位基因差异较大;常规稻品种的纯合度高,多数杂交稻品种的杂合度较高、杂合座位数呈正态分布。比较相同母本的系列杂交稻组合,表明主导不育系系列组合具有较高的组内品种间母本一致性。此外,对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区域试验品种特异性鉴定、DNA指纹库的扩充和鉴定标记数的确定进行了讨论。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