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研究易粒化和不易粒化柚子贮藏期间的生理生化差异,为筛选不易粒化柚子品种和柚子粒化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以三红蜜柚,红肉蜜柚和桂红柚1号为试验材料,采后贮藏于温度18℃,空气湿度50%的贮藏室,贮藏0、20、40、80和120d时测定粒化指数,失重率、果肉出汁率、ASA(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贮藏期间桂红柚1号没有出现粒化现象;三红蜜柚和红肉蜜柚在贮藏0d粒化指数分别为9.9%和7.15%,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粒化程度呈加重趋势。贮藏期粒化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三红蜜柚-红肉蜜柚-桂红柚1号。与三红蜜柚和红肉蜜柚相比,桂红柚1号呈现果肉出汁率高,ASA、可滴定酸含量高和可溶性固形物降低时间较晚的生理生化特点。桂红柚1号可作为筛选不易粒化柚子品种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2.
稻草还田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稻草还田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可显著提高免耕水稻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单株根系干重、单株生物鼍、根半径、单株根表面积、单株根长、单条根长、根长密度、根系活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但是对单株总根数的影响不大.与3 t/hm<'2>稻草还田量相比,6 t/hm2稻草还田量的增产效果和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沃柑感染黄龙病的田间症状表现及各症状与感染黄龙病的相关性,为种植者尽早鉴别黄龙病树和及时做好黄龙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广西不同地区沃柑果园采集沃柑黄龙病疑似样品,对样品按症状分类并记录,用试剂盒法提取叶脉和果柱基因组DNA,采用黄龙病亚洲种的16S rDNA特异引物fD1/fD2和OI1/OI2进行巢式PCR(Nested-PCR)扩增,扩增结果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检测,统计不同症状样品的阳性率.[结果]收集的214份黄龙病疑似样品中,不同症状样品均检出黄龙病亚洲种病原菌,检出阳性率表现为典型红鼻子果=斑驳黄化叶>果蒂稍红果>均匀黄化叶>叶脉黄化叶>僵果>缺锌黄化叶>其他黄化叶>正常叶.各症状类型与感染黄龙病均存在相关性,但存在差异,其中,典型红鼻子果和斑驳黄化叶阳性率均为100.0%,与感染黄龙病相关性最大;其次果蒂稍红果阳性率为90.9%,与感染黄龙病相关性很大;夏、秋梢均匀黄化叶阳性率为46.5%,与感染黄龙病相关性大.沃柑感染黄龙病后症状复杂,大多出现两种以上复合症状,结果树最初症状为出现果蒂稍红果,落果较多,未结果树以夏、秋梢黄化居多,根系容易受损;正常叶阳性率达16.7%,说明沃柑感染黄龙病早期不易显症.[结论]沃柑出现典型红鼻子果和斑驳黄化叶,可田间诊断为黄龙病树;出现果蒂稍红果,并严重落果,基本可田间诊断为黄龙病树;夏、秋梢均匀黄化黄龙病检出率高,但确诊还需与其他疑似症状(叶脉黄化叶、僵果、缺锌黄化叶、其他黄化叶和正常叶)一样通过PCR进一步检测.Nested-PCR检测技术灵敏性高,可作为沃柑感染黄龙病的早期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水分胁迫对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桂两优2号为材料,通过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在水稻分蘖盛期和抽穗扬花期分别水分胁迫16 d,然后恢复正常供水。水分胁迫及复水10 d后测定水稻根系形态、根活力和干物质,成熟期测定产量。结果表明:分蘖盛期和抽穗扬花期适度的水分胁迫均能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处于不同生育期的水稻根系对干旱的耐受程度不同,在分蘖盛期水分胁迫期间,轻、中度水分胁迫对水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复水后,促进效果不显著;而在抽穗扬花期水分胁迫期间,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茂谷柑和沃柑的最佳种植模式,在露地和大棚栽培模式下进行茂谷柑、沃柑的果品和农药残留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茂谷柑在露地和大棚栽培模式下,纵径分别为(53.36±2.88)和(52.31±3.46)mm,横径分别为(70.43±3.64)和(71.38±4.42) mm,单果质量分别为(153.59±6.77)和(155.92±5.26)g,不同栽培模式下茂谷柑的纵横径和单果质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沃柑在露地和大棚栽培模式下,纵径分别为(61.35±3.58)和(60.97±3.26)mm,横径分别为(79.40±3.84)和(79.10±4.42)mm,单果质量分别为(200.34±12.97)和(191.99±13.96)g,纵横径和单果质量在不同栽培模式下亦无显著差异(P>0.05)。露地栽培下茂谷柑和沃柑的果实农药残留量低于大棚栽培,均低于我国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综上所述,2种栽培模式对茂谷柑和沃柑纵横径、单果质量均无影响,但果实中农药残留量具有差异,因此,可推荐使用露地栽培模式,可减少农药残留量,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