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7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248篇
林业   130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231篇
  1492篇
综合类   787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91篇
植物保护   10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中国农资》2014,(37):22-22
<正>中期天气预报未来一周(9月20-26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淮、江淮、江南地区降雨量有10-25毫米,局部30-60毫米;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地区降雨量有50-80毫米,部分地区有100-260毫米,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同时,华北地区北部、东北地区、江南南部、华南地区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西南大部分地区、江淮、江南北部气温偏低1℃左右。主要天气过程: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新疆北部将有小到中雨,并将出现5-7级偏北风,气温将下降6-9℃。21-23日,该股冷空气将减弱东移,东北等地将先后出现小到中雨天气,并有4-5级偏北风,气温下降4-8℃。23-24日,西南地区大部、华南地区南部有小到中雨,局部地区有大雨或暴雨。  相似文献   
12.
<正>过去1个月,由于降雨分布不均,造成中国12个省份干旱和南方部分省份洪涝,主产区的大宗农产品产量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下面以甘蔗主产区的降雨情况,结合农作物生长周期对水分的需求,分析降水量对不同农产品的产量影响。夏季甘蔗处于大伸长期,是甘蔗需水最多的时期,在此期间干旱会降低甘蔗的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加强,最终导致甘蔗减产。据广东、广西有关甘蔗耗水量试验,甘蔗伸长期平均每天耗水量为4-5 mm,即每月耗水150 mm左右,由于降水有效性不可能达到100%,因此平均每月降水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长季节内农业气候资源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1960-2016年153个气象台站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长季节内热量、光照和水分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6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长期内≥10℃积温平均为4 944.53℃·d,10年倾向率为47.76℃;积温有效率平均为86.920%,10年倾向率为-0.279%;高温日数平均为21.93 d,10年倾向率为0.84 d;低温日数平均为5.81 d,10年倾向率为-1.26 d;日照时数平均为1 228.94 h,10年倾向率为-41.04 h;降水量平均为1 048.91 mm,10年倾向率为7.52 mm;降水日数平均为61.04 d,10年倾向率为-1.38 d;降水强度平均为11.24 mm/d,10年倾向率为0.25 mm/d。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长期在1960-2016年热量资源增加明显,但积温有效率呈下降趋势,光照资源呈减少趋势,降水量及降水强度呈现增加趋势,这将对该地区水稻生产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近年来干旱频发且不断加剧,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干旱监测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遥感技术以其客观、及时、经济、覆盖范围广、数据连续等优点,已被证明是干旱监测中最具前景的技术手段。本文基于遥感原理,介绍了归一化植被指数、温度状态指数、标准化降雨指数和标准化降雨蒸散指数等几种常见的干旱指数,综述了运用不同指数干旱监测的主要应用。最后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甘肃小陇山林区65 a锐齿栎林的有效降雨分配及其矿质元素输入特征,为科学评价小陇山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水土流失程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固定样地内布设林冠截流观测设施,收集水样进行测定及计算.【结果】观测期林外总降雨量为1 508.22 mm,其中林内穿透雨1 204.40 mm,树干茎流112.09 mm,林冠截留191.73 mm,分别占降雨量的79.86%、7.43%和12.71%.当降雨量<1.8 mm时,林冠截留全部降雨,穿透雨量为0;当降雨量>4 mm时,树干开始产生茎流.通过数学方程拟合,穿透雨量与降雨量呈线性关系,树干茎流量、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幂函数关系.通过对水质进行化学测定得出,锐齿栎林中的矿质元素平均含量排序为:穿透雨>树干茎流>大气降雨,矿质元素不同输入方式中,K元素含量都是最大的.【结论】锐齿栎林分林冠截留直接影响地表径流的产生,减少当地的水土流失;同时林分可富集K、N、Ca等矿质元素,有效补充林分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7.
文中利用室内模拟降雨技术,通过不同覆沙方式和不同降雨强度的组合试验,对坡面侵蚀产沙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结果:坡面初始产流时间基本随雨强的增大而提前。坡面覆沙后侵蚀量增多,且侵蚀量随雨强的增大而增大,半覆沙坡面的产沙量是全覆沙坡面的1.06~2.48倍。0.5、1.0mm/min雨强时半覆沙坡面产沙高于无覆沙坡面,1.5mm/min雨强时低于无覆沙坡面,而半覆沙坡面产沙则均高于全覆沙坡面。全覆沙破面含沙量受雨强影响较小,减沙效果较稳定。试验结果表明,坡面覆沙可以有效延迟初始产流时间;坡面覆沙后侵蚀程度增强,且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半覆沙坡面侵蚀程度高于全覆沙坡面;无覆沙坡面受降雨强度影响较大。文中为研究风水复合侵蚀提供了数据支撑,以期为揭示黄土坡面侵蚀发生机理和水土流失规律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降雨强度下,不同农业耕作措施坡地水土流失特征。试验设计的坡地坡度分别为5°和15°,降雨强度分别为60、90、120 mm·h-1;耕作措施分别为等高耕作、人工掏挖和人工锄耕,以相同坡度的平整坡地作为对照。结果表明:(1)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各耕作措施坡地产流量显著增大1.51倍以上,最大增加幅度为等高耕作坡地的2.28倍。而坡地产沙量在降雨强度较小时增加不显著,当降雨强度增大到120 mm·h-1时,坡地产沙量显著增大;(2)与平整坡地相比,等高耕作在3个降雨强度下都具有明显的减流效益,减流量均大于15%,而人工锄耕和人工掏挖却不明显;(3)在5°坡地上,等高耕作和人工掏挖在3个降雨强度的减沙效益均大于25%,而人工锄耕减沙效益不明显;在坡度为15°、降雨强度为60 mm·h-1和90 mm·h-1时,人工锄耕和人工掏挖减沙效益与降雨强度关系无明显规律,在降雨强度为120 mm·h-1时,3个耕作措施都不能有效降低坡地产沙量。可见,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具有降低坡地产流量的作用,而对于坡地产沙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在大坡度和大降雨强度下,不仅不能降低坡地产沙,反而加剧坡地土壤流失。  相似文献   
19.
鞍山市岫岩县属于暴雨多发地区,受大暴雨侵袭时易爆发泥石流。为实现对泥石流趋势的有效预测预报,选择"降雨因子"FR和"地质因子"FG作为预报指标,通过两者的积来量化泥石流易滑程度,划分泥石流灾害趋势预报的等级标准。  相似文献   
20.
大棚秋番茄具有前期高温多雨、后期又急剧降温等特点,管理难度较大,特别是中后期管理要求更高. 一、防水淹水浸 秋番茄移植后,雨量较大,容易遭水淹水浸,要在大棚四周开挖排水沟避免雨水流入棚内,降雨时,棚顶盖膜防雨水淋入棚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