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红河流域不同区域的木薯细菌性枯萎病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木薯细菌性枯萎病在红河流域进入雨季后(5月)开始发病,整个雨季中(5~9月)病害发生较为严重,尤其是进入夏季后温度满足病原菌的发病条件时,病情指数变化曲线和降雨量曲线出现了同升、同降的现象。(2)同一海拔高度下,病情指数呈现出下游大于上游和中游,而危害率则出现相反的趋势,250~300 m海拔观测点的病情指数大小顺序为下游(2.03)>中游(1.96)>上游(1.77),危害率为下游(64.57%)<中游(66.86%)<上游(70.00%);450~500 m海拔观测点的病情指数大小顺序为下游(2.01)>中游(1.77)>上游(1.76),危害率为下游(64.57%)<中游(66.29%)<上游(69.14%)。(3)同一区域则表现出低海拔地区的病情指数和危害率均高于高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12.
依据河口县的地形地貌特征,分东部、西部及中南部并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香蕉炭疽病的发生危害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香蕉炭疽病在河口地区1~3月基本维持较低的危害水平,4月初开始发病,8~12月中旬处于危害的高峰值,12月份后逐渐下降;全年月平均危害率达38.44%,月平均危害指数0.81,处于危害率较高的水平;西部地区与东部、中南部地区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月平均危害率西部地区(49.61%)中南部地区(35%)东部地区(30.72%);不同海拔对香蕉炭疽病的田间发生危害有一定影响,但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云南河口地区香蕉黑星病的发生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雨量及温度的异常变化对香蕉黑星病的发生危害影响最大。河口县香蕉黑星病从4月底5月初开始发病.7月份开始迅速扩散,9~10月份达到高峰值,发病率为80%~100%,且高发病率维持至12月份;不同栽培地区香蕉黑星病的危害率及病情指数差异较大,危害率依次为河口东部地区=65.5%〉中南部地区=51.44%〉西部地区:48.78%.不同海拔高度的危害率及病情指数呈现出海拔越高危害性越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马来西亚一号"菠萝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菠萝蜜优良品种,自2007年引进滇东南热区以来适生性良好,品质优良,遗传性状稳定,适宜大力推广种植。在近年来滇东南热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本文基于菠萝蜜良种"马来西亚一号"引种试种的结果,探讨了"马来西亚一号"菠萝蜜在滇东南热区全面推广的前景,并分析这一地区发展菠萝蜜产业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国际油梨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检测指南,结合热带、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分析和评价优良油梨品系‘云油一号’的主要性状。结果表明:该品系具有早熟、丰产、稳产的特性,2到3月开花,7月初果实成熟;果实椭圆形,采收时绿色,后熟为深红色,平均单果重360g,可食率73%;果实营养成分丰富,含钙4 mg/hg,镁23.4 mg/hg,磷38.2 mg/hg,钠1.96 mg/hg,钾297 mg/hg,维生素C 13.3mg/hg,蛋白质含量1.74%,总糖1.76%,粗脂肪4.99%,粗纤维3.21%。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防治农业病虫害,本试验对河口地区太阳能杀虫灯所诱杀到的害虫进行分类鉴定统计。结果表明:太阳能灯光杀虫技术对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害虫诱杀效果较好;杀虫灯在几种不同作物地使用诱杀虫口总数差异显著:木薯地番木瓜地香蕉地菠萝蜜地;虫口数量年变化规律:在8~9月份出现最大峰值后快速减少,翌年2月份左右达到最低值,3月份以后开始逐渐增多;气象因素对杀虫灯工作效果影响较小,连续阴雨天气作用下,杀虫灯仍能够正常运行。本试验结果将对太阳能灯杀虫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基质对香蕉幼苗根系生长分析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椰糠、混合基质(体积比珍珠岩∶泥炭=4∶1)、复合生物菌剂、红壤土为基质,对‘红研一号’香蕉组培苗进行营养杯栽培试验。通过测定和分析幼苗的生长状况及根系形成的动态影响,筛选出最适合的栽培基质。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基质栽培的香蕉幼苗在叶片数、叶片宽、叶面积、假茎粗、假茎高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对比其他栽培基质处理可缩短7 d左右的育苗时间。第35 d后,香蕉组培苗的生长状况均表现为混合基质椰糠红壤土复合生物菌剂;在根系形成影响的过程中,第7 d后,混合基质和椰糠在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方面一直优于对照;但在21 d后,复合生物菌剂培养的香蕉幼苗的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等出现快速增长,由此表明,复合生物菌剂对根系的促进生长作用十分明显;35 d后,香蕉幼苗的根系形态总体表现为复合生物菌剂混合基质椰糠红壤土。综合幼苗生长状况及根系形成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基质更适合培育优质、健壮的无菌香蕉种苗,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不同肥力土壤磷素的活化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石灰性土壤磷素固定累积问题,采用化学浸提方法,探讨低分子有机酸对不同肥力水平土壤磷素的活化作用,提高磷素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对于低肥力和中肥力土壤,相同浓度下有机酸活化土壤磷的能力表现为草酸>柠檬酸>苹果酸;对于高肥力土壤,相同浓度下有机酸活化土壤磷的能力为柠檬酸>草酸>苹果酸.低浓度对有机骏对土壤磷的活化有抑制作...  相似文献   
19.
利用DUS检测方法和原理,对香蕉新品种“红研二号”与近似品种“巴西蕉”的48个性状进行差异性分析并进行特异性评价。结果表明:香蕉新品种“红研二号”质量性状的假茎、叶柄基部、叶柄及叶中脉背部的颜色为紫褐色(8010-R30B),果轴(穗轴)基部的1/3处为紫褐色(8010-R30B),为特异性的性状;这些紫褐色(8010-R30B)的特异性状,促成“红研二号”花青素含量较高,植株的抗氧化能力增强,表现出检测植株的抗衰老能力强;同时,其48个性状能稳定遗传,果实表皮与“巴西蕉”的颜色基本一致,但果实产量等性状总体优于“巴西蕉”,本研究对该品种的推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云南省河口地区气候环境的异常变化,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云南河口地区香蕉黑星病和炭疽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再研究。结果表明:降雨量及温度的异常变化对香蕉黑星病和炭疽病的发生危害影响最大。河口县香蕉黑星病7月份开始迅速扩散,9~12月份达到高峰期;不同栽培地区香蕉黑星病的危害率及病情指数具有一定的差异,危害率依次为河口东部地区>中南部地区>西部地区,但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海拔对黑星病的危害情况具有一定的影响,海拔越高危害性越大;香蕉炭疽病在1~3月发病率较低,8~12月为发病高峰期;河口县西部地区危害率较东部和中南部较低,随着海拔的升高,危害率逐渐升高,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