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云南省稻瘟病菌群体对稻瘟病抗性单基因系的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抗病品种的利用是控制该病最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措施。明确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抗性水平,可有效指导抗病育种的开展。本研究利用24个以丽江新团黑谷为背景的稻瘟病抗性单基因系,对2007年至2010年采集自云南籼稻和粳稻区共379个稻瘟病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Pi9和Pi5可在籼稻和粳稻区使用;Pik-h、Pita-2、Piz-5、Pita和Piz基因只能在籼稻区使用;Piz-t和Pi20基因仅能在粳稻区使用。对2个基因的联合致病性系数、联合毒性系数和抗性互补系数分析表明,Pik/Pi7、Piz/Pi9和Pi1/Pikm等3对基因的组合可作为籼稻区的有效抗源组合;而Pi1/Pik-h、Pi5/Pi9和Pi9/Pi20等3对基因的组合可作为粳稻区的有效抗源组合。群体致病性分析表明,绝大部分的抗性基因在云南已经失效,需发掘新的抗源用于抗病育种。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回交并结合抗病基因同步跟踪鉴定的手段,把在云南生产上有利用价值的3个抗稻瘟病基因Piz,Piz-t,Pi25(t)导入到粳型杂交稻育种材料南29恢复系、H14中,获得了BC4F3代抗病基因纯合单株,通过测配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恢复系具有强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部分稻种资源稻瘟病抗性评价及基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66份地方品种进行了稻瘟病叶瘟鉴定及评价。结果表明,陆稻地方品种中高抗的品种最多,占36.7%;其次是籼稻地方品种,占6.3%;粳稻最少,仅占2.2%。对16个高抗稻瘟病的陆稻地方品种进行基因分析,发现9个品种对所测试菌株受2对基因控制,7个品种对所测试菌株受3对基因控制。这些陆稻地方品种是发掘和定位新的抗稻瘟病基因以及抗性育种的重要素材和抗源。  相似文献   
14.
云南稻种冲腿的孕穗期耐冷性QTL分析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利用352 个探针分析了日本品种农林20和云南品种冲腿之间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从中筛选出157个在农林20和冲腿间显示多态性的探针,其中55个被用于其杂交后代(农林20/冲腿)的70个F3系统的孕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结果初步显示出一些与水稻孕穗期耐冷性有关的QTL,它们主要分布在第1、3、4、5、6、7、8、10和第12染色体上。可能在第3和第7染色体上具有对孕穗期耐冷性作用较大的QTL。  相似文献   
15.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分离与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常规分离方法的基础上,对分离自根肿组织和土壤中休眠孢子粗提液用50%蔗糖溶液进行悬浮,能成功地提取到根肿病菌的休眠孢子,可用于病原菌的繁殖、长期保存、DNA的提取及其它植物病理学研究,并能在600倍显微镜下清晰检测得到。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云南省不同稻区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毒性频率及交配型分布,利用2007—2013年分离自云南省不同稻区的112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对23个持有不同抗性基因的单基因系和持有Pi57(t)的水稻渗入系IL-E1454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稻瘟病菌对不同抗病基因的毒性频率存在很大差异,分离自粳稻区的稻瘟病菌菌株对持有Piz-t、Pi5、Pi9、Pi20和Pi57(t)这5个水稻品系的毒性频率分别为14.29%、5.36%、5.51%、5.36%和0;分离自籼稻区的稻瘟病菌菌株对持有Pik-h、Piz、Pita、Piz-5、Pita-2、Pi5、Pi7和Pi9这8个水稻品系的毒性频率分别为18.25%、9.13%、9.64%、7.50%、15.72%、0、13.05%和0;分离自陆稻区的稻瘟病菌菌株菌株对持有Pik-h、Pib、Pish、Pi1、Pi5、Pi9、Pi11和Pi57(t)这8个水稻品系的毒性频率分别为6.67%、3.33%、13.79%、13.33%、7.69%、6.67%、0和3.23%;交配型测定结果显示,陆稻区菌株可交配率为100.00%,...  相似文献   
17.
种养兰花,除了要注意阳光、植料和肥料等之外,还要注意湿度问题。有些养兰者往往只注意兰盆植料的湿度,而忽略了兰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其实,棚内温度是兰花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兰花的生长、繁殖,影响极大。一、兰花生长习性需要合适的湿度兰花原生长在深山野林中,周围环境湿度较大,一般为75%~90%之间。兰花下山之后,尤其是种在阳台或天台,如不采取加温措施,棚内湿度多低于60%。若在夏季天晴,气温高达35℃以上,或在冬季天气干燥时,其湿度往往低于50%。因此,除了兰盆植料湿度应保持在植料最大持水量的70%~90%、不低于50%之外,还应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方法,提高棚内湿度,以达到合适要求。所谓“合适”,就是要接近兰花原生地的环境湿度,即75%左右。  相似文献   
18.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述了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分离培养、病原菌检测、病菌致病性分化、品种抗病性和病害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稻瘟病菌菌丝融合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稻瘟病致病性的变异机制。采用水稻、马唐、龙爪稷和蟋蟀草上分离的共155个稻瘟病单孢菌株,作单个菌株的菌丝融合观察,结果:来自水稻上的菌株菌丝融合频率为6l,4%,这表明稻瘟病菌的菌丝融合普遍存在。不同地区的菌丝融合频率差异很大。通过马唐等寄主上分离菌的菌丝融合频度比较发现,其它寄主上稻瘟病菌的菌丝融合也普遍存在稻瘟病菌的菌丝融合可分为4种类型:U-形;H-形;Y-形和锁状融合形。  相似文献   
20.
根肿病菌核糖体基因ITS区段的克隆测序及其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应用真菌核糖体基因ITS区段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rDNA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到的目的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上。对重组克隆进行测序和碱基编码结构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ITS1区长141 bp,5.8 S区长160 bp,ITS2区长187 bp,rDNA总长为488 bp. 根据此序列设计一对根肿病菌特异性寡聚核苷酸引物(前引物:5’AGG TGA ACC TGC GGA AGG AT 3’和后引物:5’TTC AGC GGG TAA TCC TAC CT 3’),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技术,对分离自十字花科蔬菜(白菜、青菜、甘蓝、芥蓝、花椰菜等)根肿病菌全基因组DNA进行特异性扩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对引物能从十字花科根肿病菌全基因组DNA中扩增到约500 bp长度的分子片段,而对照菌株和健康对照则无扩增产物。该实验结果对有效追踪根肿病菌在田间的发生动态监测和预测预报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