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23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BT型不育系黎明A秀岭A及恢复系C_57提纯技术的探讨辽宁省种子管理站李洪建,李捷亲本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杂交稻种子质量的好坏,低纯度亲本配制的杂交稻不能发挥增产作用。针对我省杂交稻生产上出现的大量不育株及大青稞,我们组织省内有关科研单位及种子部门,...  相似文献   
12.
以黄土残塬沟壑区——汾西县为典型,分析了汾西县坝系农业建设的自然、历史、社会条件及坝系农业发展的前景,其目的是进一步加快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步伐,使黄土高原的最大劣势变为区域农业发展的最大优势,使其从水土流失转向农业的稳产高产,推动区域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黄土残塬沟壑区-汾县县为典型,分析了汾西县坝系农业建设的自然,历史,社会条件及坝系农业发展的前景,其目的是进一步加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步伐,使黄土高原的最大劣势变为区域农业发展的最大优势,使其从水土流失转向农业的稳定高产,推动区域国产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总结分析了影响土壤呼吸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及与土壤呼吸的关系,提出了土壤呼吸的研究趋势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辽宁省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西移新疆有逐年扩大的趋势,2005年达到约6 700 hm2。为了探讨西移的原因,我们通过实地考察,比较两地制种条件,提出如何发挥辽宁种子生产优势与对策,为重振辽宁种业雄风提供参考。1新疆与辽宁制种条件对比1·1水利条件新疆自然降雨很少,降雨量在10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白沙1016一直是辽宁省种植面积最大的花生品种,长期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天然杂交、机械混杂等不良因素影响,品种退化严重、不良单株增多、经济性状变劣、抗逆性下降、适应性减弱、病虫害加重,导致单产和产品质量不同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会影响土壤碳氮通量的活性有机质储量,以撂荒地、沙棘灌木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和华北落叶松-白桦-山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容重、持水量、粒径组成、分型维数和pH值,并应用H2SO4两步酸水解法测定了土壤活性和顽固性碳氮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5年弃耕撂荒地土壤理化特征及不同活性有机质含量最差,而沙棘灌木林和乔木林在土壤物理、化学特征和有机质含量方面均有所提高,尤以混交林土壤质量最佳。有机碳和不同活性碳是撂荒地的2~3倍左右,总氮及不同活性氮提高幅度较小,在1.1~1.5之间。土壤活性碳氮受季节变化较大,其中活性碳季节变化幅度更为显著,同时季节效应因土地利用方式而异。土壤持水量、粘粒和分型维数与顽固性有机质含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活性碳氮分别与有机碳和总氮显著相关。各监测指标显示在几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自然次生混交林是最佳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柠条人工林对土壤有效水的利用率很高;土壤干湿季的成因及其水分动态特点,主要与柠条的物候期和气候的时段降雨量两者有关;土壤水分的垂直动态特征主要表现在120cm以下土层的水分含量骤减。土壤水分严重亏缺必然会对柠条林的生产力产生不良影响,但一般并不会使柠条林枯死。由于柠条林地的降水入渗率很高,因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弱降水形成地面径流,有效地防止土壤侵蚀。营造柠条人工林可发挥其良好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认清黄土高原矿区的水环境承载力,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方法]以黄土高原典型矿区——山西省古交市为例,基于其水文、生态、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选取了水资源利用率、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人均供水量、生态需水率、生活需水定额、需水量模数、供水量模数、耕地灌溉率和万元工业产值需水量9项评价指标,构建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模型,对试验区2000,2010,2020和2030年的水环境承载力水平进行评价和预测。[结果]各年综合评判结果显示其水环境承载力属于中等偏低的不安全水平,试验区不仅存在资源型缺水,还存在水质型缺水和工程型缺水的状况。[结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重开源节流、巩固基础工作和重视生态目标以提高黄土高原区域及类似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晋西黄土区不同类型坡耕地的产流、产沙及入渗规律,以4种下垫面(玉米、马铃薯、弃耕地、裸地)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水量平衡的方法,分析了降雨因子对地表径流深、泥沙流失量和入渗率的影响。不同下垫面径流小区的径流深、泥沙流失量从小到大依次表现为玉米地马铃薯地弃耕地裸地,入渗率则反之。与玉米地相比,马铃薯地、弃耕地和裸地的径流深增加了58.95%,146.85%,261.48%;泥沙流失量增加了50.45%,94.98%,240.06%;入渗率下降了5.68%,14.25%,25.36%。玉米地、马铃薯地、裸地径流深与I_(10),I_(30),P×I_(10),P×I_(30)呈较好的幂函数关系,弃耕地径流深与之呈较好的一次函数关系,泥沙流失量也表现出相似趋势。入渗率随雨强增大呈减小趋势。与马铃薯地、弃耕地和裸地相比,玉米地在不同程度上有减流减沙、增加入渗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