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1.
以糯玉米新品种鲁星糯1号为试材,研究不同播期对糯玉米鲜穗收获期、鲜穗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鲁星糯1号在烟台地区的适宜播种期为3月25日至7月24日,3月25日双膜覆盖方式播种经济效益最高(73465.5元/公顷),6月9日大田直播产量最高(15297.0kg/hm^2)。  相似文献   
12.
正鲁星糯1号是糯玉米新品种,莱州市鲁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该品种产量高、商品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鲜食口感黏甜清香,干籽粒产量突出,适合淀粉加工,市场前景广阔。该品种2009~2011年参加了山东省的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12年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后,2013~2014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15年通过了国家农作  相似文献   
13.
长江口南支水域刀鲚仔稚鱼数量变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探明长江口南支刀鲚仔稚鱼的丰度和分布变化,2014年3-9月在长江口南支设置8个站点,采用大型仔稚鱼网(口径1.3 m,网目0.5 mm)在每月大潮期间按月进行表层水平拖网。共拖网91网次,采集刀鲚仔稚鱼1 270尾,体长范围为3.56~50.88 mm,发育阶段由卵黄囊期仔鱼期到稚鱼期。其中涨潮期间采集刀鲚仔稚鱼1 013尾,平均密度0.27 ind/m3,平均体长10.00 mm。其中St.8密度最高,达0.268ind/m3,平均体长为9.44 mm。退潮期间采集刀鲚仔稚鱼163尾,平均密度0.01 ind/m3,平均体长为20.08 mm。St.8昼夜调查表明,夜间采集刀鲚94尾,涨潮期间密度为0.056 ind/m3,小于白天涨潮密度,退潮期间密度为0.003 ind/m3,小于白天退潮密度,涨潮平均体长为13.86mm,大于白天;夜间退潮平均体长为22.01 mm,与白天相当。比较沿岸碎波带研究结果,长江口南支出现的刀鲚仔稚鱼个体较小,有必要加强对江面刀鲚早期资源漂流水域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鳗苗网兼捕鱼类组成分析及其管理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评估长江口鳗苗网对兼捕鱼类的危害性,2011年3-4月,在长江口8个鳗苗网设置点采集96网次,采获兼捕鱼类3 755尾,隶属16科,35种。其中海洋性鱼类12种,河口性鱼类14种,洄游性鱼类3种,淡水性鱼类6种。兼捕鱼类的发育阶段为稚鱼和幼鱼。其中刀鲚(Coilia nasus)为最优势种,占总渔获量的31.99%,其后依次为寡鳞飘鱼(Pseudolaubuca engraulis,10.09%),凤鲚(Coilia mystus,9.93%),睛尾蝌蚪虾虎鱼(Lophiogobiusocellicauda,8.92%),红狼牙虾虎鱼(Taenioides rubicundus,7.32%),焦氏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5.32%)。渔获物中兼捕经济鱼类20种,平均每网24.10尾,占总渔获量的61.60%。同时采获鳗苗182尾,平均每采集1尾鳗苗,兼捕经济鱼类12.71尾。结果表明,鳗苗网的兼捕渔获物的种类和数量与作业的网具、地点、作业方式和潮汐相关。鳗苗网对经济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个体损害较为严重,尤其对刀鲚幼鱼损害较大,这也是导致刀鲚成鱼资源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议渔政管理部门应限制鳗苗网的数量和作业时段,并严格控制网目尺寸。  相似文献   
15.
花生品种的合理布局在烟台花生生产和外贸出口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烟台市花生品种布局的演变,近年来品种布局的原则以及未来5~10年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产量稳定性是衡量一个品种好坏的重要标志。在我市以往的花生品种联合试验结果分析中,只注意对品种的丰产性进行统计分析,却很少考虑产量的稳定性,往往使花生品种推广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本文通过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对我市1986年花生品种联合试验中的品种作出评价,为品种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春花生9 t/hm2产量水平下植株的生育动态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植株营养生长主要集中在生育前期,植株的叶龄、分枝数、主茎高、侧枝长的净增长速率均在出苗后50~60天达到高峰,出苗后90~100天基本停止增长.叶面积指数在出苗后90天达到高峰,峰值在5.8左右,≥3的叶面积指数维持65天左右.叶绿素含...  相似文献   
18.
春玉米生长期长,生长量大,吸收养分多,与夏玉米相比追肥技术措施对春玉米的影响更加突出。针对胶东地区生态条件和丹玉86的特点,进行了不同时期不同数量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生长前期追施氮肥对春玉米的营养生长效果明显,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影响玉米的穗粒数、千粒重,进而影响玉米产量。花丝期追施氮肥,对增加玉米粒的千粒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花生出苗、幼苗生长及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田错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升高,花生出苗期和幼苗期缩短,干物质积累加快。温度与花生出苗速度的关系可用指数方程y=aebx描述,在14~23℃范围内,日均气温每升高1℃,花生出苗期约缩短1.5 d。温度与花生幼苗期长短的关系可用直线方程y=a+bx来描述,在19~23℃范围内,日均气温每升高1℃,花生幼苗期缩短2.0~2.5 d。花生开花适宜的温度为24~25℃。当日均气温>25℃或<24℃时,开花量明显下降。温度高,花生开花相对集中,开花后很快达到高峰,高峰期花量多,花期短;温度低,花生开花进程放慢,花量相对分散,花期拉长。在日均气温22~27℃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花期缩短3~4 d。  相似文献   
20.
经5年大田试验与培创高产田相结合,在较大面积上使大垄宽幅麦套种的小麦和花生公顷产量分别达到了5250kg和6000~6750kg,明确了相应产量条件下花生生育规律,建立了一套适合鲁东地区的麦油两熟制双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