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年来,根结线虫在猕猴桃种植区发生普遍。猕猴桃苗受害后在根部形成米粒状虫瘿或肿瘤,根系导管组织畸形扭曲,影响养分、水分的吸收。受害严重的苗木在苗期可很快死亡,受害较轻的在果树进入盛果期后生长不良,叶黄而小,果少果小质次,果树最终因根系缺乏活力而死亡。是当前生产中造成苗期死苗及盛果期果品质量差、死树的重要原因之一。 多年生产调查表明:根结线虫多由苗木携带传播,可在猕猴桃株根部及附近土壤越冬。  相似文献   
12.
主要是由于羊体过于肥胖,剪毛过晚,长时间在日光下照射,加之圈舍通风不良而导致发病。 立即将病羊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并用药进行治疗。20%安那加5ml用5%葡萄糖或生理  相似文献   
13.
目前人工孵化应用较广,出雏率较高,多数农户不用母鸡抱窝。但是,有些母鸡的就巢性特别强,一个产蛋期就巢1~2次,使产蛋量受到很大影响。养鸡户为之发愁,有的采用给鸡投服镇痛片,往母鸡身上浇冷水等方法,但也无济于事,甚至造成鸡的死亡。  相似文献   
14.
枸杞道地性与其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夏枸杞道地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就宁夏枸杞道地性形成模式、宁夏枸杞药用成分、宁夏枸杞道地性与微量元素以及其根系微生物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宁夏枸杞与根系微环境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不同覆膜方式对旱作大豆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应用,改善了农业生产上千旱胁迫的危害,本实验为旱作农业寻找合理的地膜覆盖方式,有效发挥地膜覆盖的抗旱作用。通过覆膜穴播与膜际条播方式种植大豆,以不覆膜种植为对照,比较两种覆膜方式对于大豆生长发育、抗旱生理特性、光合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上覆膜大豆比对照增产20.85%,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降水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5.16%、150.00%及20.43%;行间覆膜大豆比对照增产16.97%,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降水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12.68%、141.76%及16.98%。行上覆膜及行间覆膜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光合性能、抗旱性能等显著地高于不覆膜种植,株荚数、荚粒数、百粒重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由此可见,行上覆膜及行间覆膜均能有效地促进大豆生长发育、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并且两种覆膜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大规模的太阳分光地基联网观测不但能够直接为该项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可为卫星遥感提供地表订正.利用性能优越的LED型太阳光度计,依托中国生态研究网络(CERN)分布在中国各地的观测站,建立了标准的太阳分光辐射观测网.利用Langley定标法结合量值传递定标法对观测网所有光度计的标定方法及误差分析表明,不同光度计间的同步观测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以及与CIMEL光度计的观测结果间(相对偏差小于5%)有很好的一致性,证实了观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该类型光度计及其观测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杂草种类和种群结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经过3年调查普查,科右前旗现有农田杂草44科87属124种,其中水田杂草30种,旱田杂草94种;主要发生杂草47种,危害严重杂草22种,较严重杂草25种.根据科右前旗农牧林气候区划的分界限,全旗杂草可划分为3个区,即中部及西北部地区、中东部温暖半干旱农业区、东南部温暖半干旱农业区.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4年秋冬季全国联网资料,给出中国19个典型区域大气气溶胶的光学厚度(AODλ=500nm)、Angstrom混浊系数(β)和Angstrom波长指数(α).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海北、拉萨,AOD平均分别为0.09、0.12,β平均分别为0.05、0.13,α平均分别为1.09、0.06.东北地区,海伦、三江,AOD平均分别为0.14、0.15,β平均分别为0.04、0.06,α平均分别为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