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管理的就是要为绩效负责,围绕着这个目的,管理者就要处理好一些矛盾,避开一些坑。外来的和尚就好念经吗?管理要面面俱到吗?为什么很多动作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呢……如果你是管理者,该如何在这些矛盾中做出最佳选择?管理时刻处在矛盾中,放任自由,企业要关门;严格管理,员工要走人。提高工资让成本上升,不增加收入,员工缺乏  相似文献   
12.
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稻飞虱成虫诱集监测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嫩绿粘虫板和灯光诱集2种方法对水稻稻飞虱成虫进行同地对比诱集监测。结果表明, 嫩绿粘虫板对3种飞虱总体、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诱集量与测报灯之间无显著差异, 其诱虫趋势与测报灯诱虫趋势基本同步或趋于一致。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生长前中期白背飞虱迁入峰的监测优于测报灯, 表现为迁入高峰期诱虫量多和峰形明显。嫩绿粘虫板对灰飞虱诱虫量与测报灯诱虫量有明显差异, 诱虫峰次少于测报灯, 监测效果次于测报灯。气象因子、非靶标昆虫等对嫩绿粘虫板诱测无不利影响。运用嫩绿粘虫板可在非灯诱区监测点监测迁飞性白背飞虱。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阐述了酶抑制法、生物传感器法和免疫分析方法等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指出免疫分析法由于技术的先进性,是中国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2015—2016年,采用嫩绿粘虫板与灯诱、田间拍查等3种方法进行同地对比试验,研究对水稻白背飞虱成虫的监测效果。2015年,嫩绿粘虫板与灯诱、田间拍查3种方法监测的白背飞虱长翅型成虫种群数量动态曲线吻合,且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生长前期白背飞虱成虫的诱集效果优于灯测。对3种监测方法的同期诱集量进行t测验表明,嫩绿粘虫板、灯诱与田间拍查(施药前)两两之间无显著差异。2016年,嫩绿粘虫板与灯诱监测法所得虫量动态曲线吻合,与田间拍查长翅型成虫种群动态也趋于一致。对3种监测方法的同期诱集量进行t测验表明,无论施药前、后,两两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气象因子、非靶标昆虫等对嫩绿粘虫板的诱测无不利影响。运用嫩绿粘虫板在非灯诱区监测迁飞性白背飞虱成虫,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蔬菜田甜菜夜蛾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其有关生物学特性.为开展害虫的预测预报以及指导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曾伟  张莉敏 《江西植保》2014,37(3):250-253
通过黏胶型性诱捕器和灯测2种方法对玉米大螟越冬代成虫的同地对比诱测结果表明,黏胶型性诱捕器监测越冬代大螟成虫效果好,其诱蛾趋势和峰型与灯诱基本趋于一致,可用于替代灯诱监测。对比分析发现,大螟性诱测的第2蛾峰高峰日,与灯诱测的雌蛾发蛾高峰期相吻合,可作为性诱简化精准预测第1代大螟发生期的重要依据,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价值。可以将该地此蛾峰日、峰日后的7 d分别作为雌蛾的发蛾高峰期、盛末期,不同地区可根据实际确定。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相应的产卵前期和卵历期,就可对第1代大螟卵孵高峰期、盛末期作出预测。该法适宜基层测报点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红魔芋密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00g、150g、200g、280g大小的红魔芋种芋材料开展密植试验,结果发现,150g的材料,当小区播种量为60粒时,膨大率最大(为5.7),投入产出比最高(为3.6),200g的材料,当小区播种量为36粒时,膨大率最大(为6.5),投入产出比最高(为3.8),而100g和280g材料的膨大率和投入产出比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8.
奶牛场寄生虫病控制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虫病是奶牛常见病之一,它不仅降低养牛效益,而且可能降低牛奶的品质.目前,我国大多数奶牛场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由于诊断监测技术等原因,仍然是采用传统的"定期驱虫",这种方法不是根据此时奶牛体内的寄生虫情况来进行的,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9.
1发病原因 在乳房炎隐性感染阶段,奶牛乳房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其腺体组织上皮轻度水肿、充血,白细胞从微血管内游离到乳腺腔内吞噬致病菌,使乳汁中含大量的白细胞。  相似文献   
20.
1.3.2卫生状况环境状况不良可导致微生物大量繁殖,这是引起隐性乳房炎的重要原因。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是预防乳房炎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