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3篇
  8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杂交棉豫杂35、中棉29、标杂A2、标杂A1、经杂2号的主茎叶的光合特性及其产量和纤维品质,结果表明:豫杂35由于其叶片功能期Pn较高,且衰老慢,其叶片的Pn、Fv/Fm和ФPSⅡ日变化幅度又较小,对强光利用能力强,全天光合速率较高,从而获得显著高的最高产量;中棉29、标杂A2、和经杂2号获得较标杂A1显著高的产量;标杂A1由于叶片早衰且叶片光合性能相对较差,而产量最低,纤维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12.
超高产杂交棉花新品种豫杂35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选育过程豫杂 35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针对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提高品种的纤维品质、抗病性、丰产性、早熟性等综合农艺性状为主要目的 ,利用品种间杂种优势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杂交棉花新品种。该品种 2 0 0 0~ 2 0 0 1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 ,2 0 0 2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区试。2 产量表现2 0 0 0年河南省区试 7点平均 ,豫杂 35籽棉产量 382 6.5kg/hm2 ,皮棉产量 1 5 2 8.5kg/hm2 ,霜前皮棉产量为 1 0 60 .5kg/hm2 ,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1 9号 (常规棉 )增产 5 7.1 % ,60 .6%和44.7…  相似文献   
13.
1选育过程豫杂35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针对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提高品种的纤维品质、抗病性、  相似文献   
14.
2003、2004连续两年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号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两年平均结果表明:GGR6号适宜浓度处理能促进棉花根系的发育,对增加侧根数、根干重、果枝数、铃重、单株结铃数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其中以GGR6号40mg/kg的处理浓度效果较好,但作用效果都达不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16.
棉花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棉花雄性不育系的来源及类型、雄性不育的分子基础及育性恢复机制、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和基因定位的研究,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大田2.4万株/hm2的稀植栽培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氮磷钾配比,四个不同水平的氮磷钾施用量组合处理,对杂交棉予杂35群体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施肥量增加可明显地促进群体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增长,增加单株铃数和群体总铃数,显著地提高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但是,当氮磷钾施肥量达到每公顷施N:195kg、P2O5:97.5kg、K2O:136.5kg后,再增加施肥量则增产不显著,肥效降低,而且霜前花率和子棉经济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18.
杂交棉叶片衰老特点及高产生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杂交棉生育后期主茎倒3叶的衰老、抗衰老生理指标及叶片光合性能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豫杂35和中棉29与中棉19相比较,主茎叶的叶绿素含量高,随叶龄增加下降慢;叶片生长前期气孔导度大,生长后期叶片中SOD和POD活性高、MDA含量低、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大,光合速率高而且随叶龄增加下降缓慢.3个品种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的日变化均表现为倒抛物线型,但是豫杂35和中棉29的日变化曲线平缓、中午下降幅度小,对强光利用能力强.  相似文献   
19.
抗黄萎病新品种豫棉21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选育过程豫棉 2 1 (豫 2 0 67)是以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耐黄萎病品种中棉所 1 2为母本 ,以抗病性较好的豫植 1 77为父本杂交 ,在枯、黄萎病圃上连续定向选择 8年而育成的高抗黄萎病陆地棉新种质。 1 995~1 996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区试 ;1 997~ 1 998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春棉区试 ,同期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 ;1 999年参加黄河流域春棉生产试验。 1 99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被命名为豫棉 2 1。自 1 994年以来 ,豫 2 0 67作为黄萎病抗源种质向外单位发放 ,先后被河北、山东、江苏、湖北、四川、新疆等省 (区 )的棉花…  相似文献   
20.
棉花抗黄萎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房卫平  季道藩 《棉花学报》2000,12(5):277-280
从寄主与病原菌的识别、组织结构、生理生化、微生态等方面简要综述了棉花抗黄萎病机制约研究进畏,并就棉花抗黄萎病机制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