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篇
农学   28篇
  92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B2和B67菌株筛选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太原和运城两地分离筛选的具较强解磷能力的菌株B2和B67,平板培养其溶磷圈D/d值分别为5.1和3.8,液体培养过程中产生苹果酸、丙二酸、乳酸等多种有机酸,pH值分别较CK下降2.3和1.1,接种到山西省4个不同地区的土壤中,恒温恒湿条件下培养20 d,土壤速效磷含量较CK增加1.35~3.04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玉米45 d地上部株高、鲜重和干重,B2 NP和B2 B67 NP较CK增加15.2%~89.2%;青菜鲜重、干重和生物量,B2和B67较CK增加15.8%~41.6%,其鲜重、干重、根长、根重以及生物量均较CK差异显著。小麦株高、有效小穗数、穗粒数、粒重以及生物量也较CK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生物入侵的现状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分析了生物入侵危害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并在总结目前防治生物入侵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生物入侵的长远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表明,对苹果树喷施不同量的农用稀土都有增产效果,以900mg稀土/kg水喷施增产率最高11.2%,并求出回归方程.苹果喷施稀土百果重,含糖量,花序坐果率与产量的直接通径作用大,百果重的单效应以及百果重和含糖量,新梢生长和百果重的互作效应成为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选取一年生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 H. Chen]作试验材料,通过连续 2年田间试验研究施用硫酸钾(K2SO4)和氯化钾(KCl)及不同施钾(K2O)水平(0、337.5、675、1012.5 kg/hm2)对三七生长发育、养分吸收、钾肥利用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 K 2SO4和 KCl可促进三七株高、叶长、叶宽、茎粗和生物量的增加,显著增加了三七产量( P.0.05),增幅 7.21%~27.33%,以施用 K 2SO4 675 kg/hm2处理(KS 2)产量最高。施用 K 2SO4和 KCl增加了三七地上部、根部氮、磷、钾累积量,三七地上部、根部氮、磷、钾累积量随施钾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钾肥农学效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施钾量 675 kg/hm2时达到最高;钾肥偏生产力随施钾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P.0.05)。施用 2种钾肥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三七根腐病的发病率,与 K 0相比,施用K2SO4和 KCl分别平均降低根腐病发病率 35.80%和 28.40%;各施钾处理中以 KS 2处理降低根腐病发病率幅度最大。施用 K 2SO4和 KCl均明显提高了三七皂苷 R1含量和人参皂苷 Rg1、Rd、Re、Rb1以及总皂苷含量,增幅分别为 21.74%~89.13%、21.65%~57.22%、21.88 %~68.75%、15.79%~68.42%、19.11%~ 49.68%和  相似文献   
15.
昆明市云龙水库径流区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郝旭  张乃明  史静 《水土保持通报》2013,(6):274-278,284
云龙水库是昆明市最大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源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来源,因此分析水库径流区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与来源构成,可为饮用水源区水质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输出系数模型法,对昆明市云龙水库径流区氮、磷负荷的产生量与入库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云龙水库径流区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产生量分别为2079.8和454.32t/a,入库量分别为207.98和24.73t/a。(2)从不同乡镇分析,撒营盘镇的氮、磷负荷产生量最高,云龙乡和茂山镇产出量较低,其余乡镇产生量相近。(3)从不同污染源类型分析,该区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农村生活污染和畜禽粪便污染。  相似文献   
16.
揭示土著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与间作对紫色土-水界面各形态氮流失的削减效应,可为保护水环境、减缓紫色土坡耕地氮流失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自然降雨条件下的径流模拟试验,设置不同种植模式(单作玉米、玉米/大豆间作、单作大豆)和不同菌根处理(抑菌、未抑菌),在雨季不同时间采集7次径流和侧渗水样,分析比较各不同处理下径流及侧渗各氮形态变化迁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侧渗即壤中流为紫色土-水界面氮素流失的主要途径,硝态氮为紫色土-水界面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随取样时间后延,径流总氮、硝态氮浓度均呈现出波浪式上升的趋势,而铵态氮浓度整体表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侧渗总氮浓度趋势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硝态氮浓度整体表现出下降后趋于平缓的趋势,铵态氮浓度则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并趋于平缓的趋势。所有复合处理中,未抑菌—间作处理的径流、侧渗及总流失量中总氮、铵态氮浓度均最低,且其径流、总流失量中硝态氮浓度也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在未抑菌处理下,与单作玉米、单作大豆处理相比,间作处理使径流和侧渗总氮浓度分别下降约13.4%、20.3%和56.5%、48.7%,总流失量中总氮浓度分别下降约50.1%和43.5%;使径流和总流失量中的硝态氮浓度分别降低约10.0%、16.7%和51.3%、42.9%;并使径流和总流失量中铵态氮浓度分别显著降低约10.5%、26.0%和21.7%、30.2%,侧渗铵态氮浓度也相应降低约29.6%和33.7%。可见土著菌根真菌与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对协同削减紫色土-水界面氮素的流失表现出了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包括富硒茶在内的富硒农产品备受市场青睐,如何在广大富硒土壤区找到更适于富硒茶开发的产地,至今缺乏一套产地筛选的评价方法,因此,构建富硒茶产地筛选的评价方法,对于充分利用富硒土壤资源,推动富硒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遴选土壤pH、有机质、硒含量和茶叶硒富集系数4项参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模型初步构建了富硒茶产地筛选的评价方法体系,并以云南茶叶主产区临沧市和普洱市为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茶园土壤pH范围为3.82~8.46,临沧市和普洱市各县茶园土壤pH达到Ⅰ级标准的土壤的比例分别为30.00%~87.50%和17.64%~80.00%,大部分土壤pH总体上适合茶树生长,偏碱土壤不适宜茶叶富集硒。(2)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在2.15~91.8 g·kg-1,有机质含量总体比较丰富,除景东县、镇沅县、思茅区、宁洱县和景谷县外,其余各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均达到Ⅰ级标准。(3)临沧市茶园土壤硒含量的范围为0.05~1.20 mg·kg-1,除云县、凤庆县和双江县外,茶园土壤硒含量平均值均达到最适宜茶园对土壤硒含量的要求;而普洱市茶园土壤硒含量的范围为0.02~1.24 mg·kg-1,普洱市只有澜沧县、孟连县和西盟县茶园土壤硒含量平均值达到茶园土壤Ⅰ级标准;茶叶对硒的富集系数的范围为0.026~17.500,研究区茶叶硒富集系数差异大。(4)评价结果显示,从空间分布上看,西部地区适宜性总体高于东部地区,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在中北部和中南部也有少量分布,而不适宜和较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北部,该区域土壤偏碱,有机质含量低,硒含量低,不能满足富硒茶种植的需求。(5)验证结果显示,产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茶叶达到富硒茶标准的比例之间的对应关系基本相符,说明富硒茶产地筛选评价方法可行。该方法为合理开发利用富硒土壤资源、开发富硒茶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调查了发生在山西省原平县的一起污染事故,对作物伤害症状、相关污染源水质、受害区土壤及地下水多种污染物进行了全面监测,通过对结果的综合分析表明,污灌水中铵态氮严重超标是造成小麦死苗、玉米缺苗的主要原因,为事故的妥善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太原污灌区水质、土壤和作物中Pb、Cd、Cr三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污灌区水质属轻度污染,土壤中Pb、Cd、Cr含量超过背景值,Cd、Pb高于污染起始值,累积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三元素在污水、土壤、作物中的污染完全一致,即Cd>Pb>Cr。土壤和作物中Pb污染与距公路远近密切相关。三种元素以Cd最易被作物吸收富集,土壤与作物间的相关系数为Cd>Pb>Cr.  相似文献   
20.
硒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对于土壤缺硒的区域,通过外源补硒是否可以产出富硒农产品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盆栽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油菜为研究对象,以硒酸钠、亚硒酸钠作为2种形态的硒源,共设Se0、Se1、Se2、Se3、Se4等5个处理水平,硒添加量分别为0、0.5、1.0、2.0、4.0 mg/kg,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研究土壤外源补硒对油菜硒吸收转运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硒酸钠处理下,有利于提高油菜生物量、硒含量和转运系数等各项指标,2.0 mg/kg为硒酸钠处理的最适浓度,此时油菜硒含量为0.12 mg/kg,达到GH/T 1135—2017《富硒农产品》中规定的0.10~1.00 mg/kg(蔬菜类以干质量计).由此可见,可以通过土壤外源补硒达到培育富硒油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