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探索对松梢象(Pissodes nitidus)的有效防治方法,选择高渗苯氧威、猎擒、灭蚜风暴、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啶虫眯乳油、苦参素7种生物源杀虫剂及昆虫生长调节剂,进行室内水培红松(Pinus koraiensis)主梢及林间红松树干打孔注射防治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高渗苯氧威3 500倍液、猎擒3 000倍液及灭蚜风暴4 000倍液校正死亡率达到70%以上,且3种药剂的不同处理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将这3种药剂用于林间一次性防治,高渗苯氧威的5倍液、10倍液、15倍液及猎擒5倍液和灭蚜风暴5倍液的松梢象校正死亡率均达到80%以上。利用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啶虫眯乳油3种药剂进行林间连续2年防治,每年防治1次,结果表明:第1年林间防治效果,除高效氯氰菊酯15倍液外,校正死亡率均达到60%以上,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阿维菌素和啶虫眯乳油5倍液、10倍液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80%以上;第2年林间防治效果高于第1年,松梢象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0%以上;连续防治后松梢象对红松危害株率小于4%,被害株率防治效果达到了84.9%~88.9%。因此,高渗苯氧威5倍液、10倍液和15倍液,猎擒5倍液,灭蚜风暴5倍液,阿维菌素和啶虫眯乳油5倍液和10倍液均可有效控制松梢象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银中杨各部位对Cd、Zn、Pb的富集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探明银中杨各部位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特性。方法本研究通过用3种不同含量的镉(Cd,0.5、1.5、2.5 mg/kg)、锌(Zn,300、500、700 mg/kg)或铅(Pb,300、500、700 mg/kg)分别处理盆栽一年生银中杨的土壤,分析银中杨根、茎、叶对Cd、Zn和Pb的富集量和富集系数。结果银中杨根、茎、叶对Cd、Zn和Pb的富集量均与土壤中相应的重金属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 < 0.01)。高含量Cd处理下的根、茎、叶对Cd的富集系数均不同程度的低于低含量处理;高含量Zn处理下叶对Zn的富集系数和高含量Pb处理下叶对Pb的富集系数也均不同程度的低于低含量处理,但根、茎对Zn的富集系数对Zn的处理含量不敏感,而根、茎对Pb的富集系数却对Pb的处理含量呈依赖性。银中杨各部位之间对Cd的富集量未表现出任何规律,但对Cd的富集系数,在低含量下一致,在高含量下根显著低于茎和叶(P < 0.05)。Zn低含量处理下的叶、根、茎和高含量处理下的根、叶、茎对Zn的富集量和富集系数均依次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b各含量处理均使根对Pb的富集量和富集系数显著高于茎和叶(P < 0.05)。结论说明土壤中的Cd、Zn和Pb含量影响银中杨对其的富集,且呈根茎叶特异性。银中杨各部位对Cd的富集情况表现为茎和叶的富集阈限高于根部;对Zn的富集情况在低含量时表现为叶>根>茎,在中、高含量时表现为根>叶>茎;对Pb的富集主要集中在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自然条件下野外越冬前期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情况.[方法]定期采集野外越冬前期的异色瓢虫,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CAT和SOD活性.[结果]CAT和SOD活性变化与温度、相对湿度和昼长变化均无显著相关性;但2种酶活在11月2日之前均呈上升趋势,而后至12月7日呈上升或下降波动;CAT活性在11月l6日达到最高峰,12月7日到达低谷;而SOD活性在11月2日和12月7日达到高峰,11月16日达到低谷,两者变化呈互补性.[结论]当温度低于4.8℃、昼长短于10.l0 h时,异色瓢虫开始滞育;而温度达-9.0℃、昼长短于8.70 h时,绝大多数异色瓢虫滞育越冬;在上述2个滞育点期间,异色瓢虫体内CAT和SOD活性变化明显,其活性大小可作为异色瓢虫滞育越冬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在人工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50%、0.75%、1.00%、1.50%的水杨苷或0.20%、0.40%、0.60%、0.80%的单宁,饲喂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幼虫,用湿质量称量法测量其营养指标,分析植物次生物质对美国白蛾食物利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单宁各处理组随着幼虫龄期的增长,幼虫的取食量和排粪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先促后抑;食物消耗率、转化率和食物利用率在4龄时多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5~6龄时,食物消耗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食物转化率与利用率多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在同一质量分数处理组随龄期的增加与对照的差异越来越大。水杨苷处理,多数处理组4~6龄幼虫的取食量高于对照组,排粪量随龄期的增长逐渐减少;食物消耗率,1.00%处理组在4~5龄显著低于对照(P<0.05),6龄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处理组在4~5龄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P>0.05),6龄时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食物转化率和利用率,0.50%处理组4~6龄均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0.75%处理组,在各龄期与对照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1.00%处理组,在4~5龄时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P<0.05),6龄时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P>0.05);1.50%处理组在4龄、6龄时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5龄时显著高于对照(P<0.05)。说明单宁对美国白蛾幼虫的食物利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杨苷对其食物利用的影响与剂量有关,质量分数0.75%无明显影响,1.00%有促进作用,0.50%和1.50%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重金属胁迫下林木害虫的生长发育及其发生趋势,利用添加Cd和Pb的人工饲料饲喂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幼虫,观察分析在Cd和Pb单一(Cd_1:7.5 mg·kg~(-1)、Cd_2:9.0 mg·kg~(-1)、Cd_3:10.5 mg·kg~(-1);Pb_1:55.0 mg·kg~(-1)、Pb_2:90.0 mg·kg~(-1)、Pb_3:125.0 mg·kg~(-1))或复合胁迫(M_1:Cd_1×Pb_1、M_2:Cd_1×Pb_2、M_3:Cd_1×Pb_3、M_4:Cd_3×Pb_1、M_5:Cd_3×Pb_2、M_6:Cd_3×Pb_3)下,舞毒蛾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Cd和Pb单一胁迫和复合胁迫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舞毒蛾的生长发育。幼虫体质量、体长、头壳宽以及蛹质量和产卵量在处理组Cd_3、Pb_3、M_3、M_4、M_5和M_6中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单一胁迫下均随Cd和Pb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复合胁迫对舞毒蛾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均显著强于同质量分数的Cd和Pb单一胁迫。舞毒蛾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在Cd和Pb单一和复合胁迫下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说明,Cd和Pb单一及复合胁迫均会不同程度的抑制舞毒蛾幼虫体质量、体长、头壳宽以及蛹质量和产卵量,且复合胁迫的抑制作用强于单一胁迫,但对舞毒蛾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明确落叶松林型对其化学防御能力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以长白落叶松纯林及长白落叶松-水曲柳4∶4、2∶10带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型下落叶松针叶内几种防御蛋白活力及次生代谢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0年生(HJ30(4∶4))和20年生(HJ20(4∶4))落叶松与水曲柳4∶4带状混交林中,落叶松针叶内几种防御蛋白活力和次生代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纯林(P0.05);在HJ20(4∶4)中,落叶松针叶中PPO、PAL、TI活力及黄酮和木质素含量最高,且PPO、PAL活性和木质素含量显著高于20年生(HJ20(2∶10))落叶松与水曲柳2∶10带状混交林(P0.05);在HJ20(2∶10)中,落叶松针叶内CI活性显著高于HJ20(4∶4)(P0.05),单宁含量也高于HJ20(4∶4),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试验发现,长白落叶松-水曲柳带状混交林成林显著增强落叶松针叶内防御蛋白活力、增加次生代谢物的含量,从而提高了长白落叶松自身抗虫性;且HJ20(4∶4)对落叶松的诱导防御能力强于HJ20(2∶10),HJ20(4∶4)混交方式比HJ20(2∶10)更适用于混交林营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探明混交林水曲柳化感作用对落叶松防御蛋白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与水曲柳带状混交模式下长白落叶松针叶内防御蛋白活性的变化。  方法  以长白落叶松为对照,将盆栽和地栽方式种植的长白落叶松与水曲柳分别按1∶1、3∶3、5∶5(HJ1∶1、HJ3∶3、HJ5∶5)带状混交,1年后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各处理长白落叶松针叶内防御蛋白活性。  结果  地栽、盆栽3种带状混交长白落叶松针叶内防御蛋白活性多高于对照。地栽HJ3∶3针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I)、胰蛋白酶抑制剂(TI)活性及HJ5∶5针叶内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始终高于对照(P < 0.05);除8月1日外,地栽HJ3∶3 针叶内PP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P < 0.05),HJ3∶3 与HJ5∶5差异均不显著(P > 0.05)。盆栽HJ3∶3针叶内防御蛋白活性始终高于对照(P < 0.05),且HJ3∶3多显著高于HJ1∶1或HJ5∶5。与盆栽相比,地栽HJ5∶5更有利于提高针叶内PAL活性;而地栽HJ1∶1对针叶内PPO活性及HJ5∶5对针叶内CI活性影响较小。  结论  与水曲柳带状混交,能够提高长白落叶松针叶内防御蛋白活力,以HJ3∶3混交模式效果最为显著,其防御蛋白活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镉(Cd)胁迫对木本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一年生盆栽银中杨(Populus alba × P. berolinensis)为研究对象,在土壤基质中添加4种含量的Cd (0、0.5、1.5或2.5 mg·kg-1 土壤),分析Cd处理下银中杨的生长状况,以及叶片的必需金属营养元素、氧化损伤、抗氧化酶和非酶类抗氧化剂的含量或活性。在Cd各含量处理下,银中杨苗木的生长量和生物量均受到显著抑制,表现为苗高、根长和地径,以及叶、茎、根鲜重和干重均显著低于对照 (P < 0.05)。Cd处理显著提高银中杨叶片对Cd的富集含量,并显著扰乱银中杨叶片金属营养元素K、Ca、Cu、Zn、Mn和Mg的代谢平衡 (P < 0.05)。在Cd处理后的第30、40或50天,银中杨幼苗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升高 (P < 0.05),且各指标值在3个采样日期均与Cd含量呈正相关性。此外,Cd各处理组次生代谢产物(黄酮类和木质素)的含量,以及参与次生代谢的2种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均显著增加 (P < 0.05)。Cd胁迫通过氧化损伤导致银中杨幼苗生长迟缓和营养元素代谢紊乱;银中杨的抗氧化防御系统被激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Cd暴露对其造成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