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林业   13篇
  3篇
综合类   18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湖州不同林型建群种生物量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对湖州林区不同林型建群种生物量格局进行了研究分析 .湖州主要森林类型生物量的平均值变动于 8.2 5~ 1 0 0 .85 t/hm2 之间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林型林木总生物量差异极显著 ,其中阔叶林最高为 1 0 0 .85 t/hm2 ,灌木林最低为 8.2 5 t/hm2 .多重比较 ( LSD)分析了不同林型林木两两之间生物量的差异性 ,其显著性差异程度因参比林种不同而异 .林木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相关 ,经逐步回归统计分析筛选出影响不同林木生物量的主导生态因子 ,其回归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农田防护林采伐年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平原农区农田防护林建设的现状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防护林的数量成熟龄、工艺成熟龄、防护成熟龄、经济成熟龄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各种成熟龄的确定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农田防护林的采伐年龄应取4种成熟龄的上限,当在伐期龄不能采伐时,宁可推迟也不要提前采伐。同时,对防护林成熟的可变性、成熟龄的表示方法、林带本身对成熟龄的影响及伐期龄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人工降水条件下土壤脱盐动态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并结合野外灌水脱盐实验,对比分析了土壤和淋溶液中的电导率、盐基离子以及pH的动态变化,探讨了滨海盐渍土灌水脱盐的动态规律与机理,为节约用水和盐渍土改良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谢会成  姜志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372-14373,14394
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并分析了栓皮栎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动态变化和主要影响因子。研究表明,生长盛期,晴天WUE的日变化为一单边下降的曲线,而多云和阴天WUE则为单峰曲线。一年中,影响WUE的因素除了环境条件外,还受植物内部因素的影响。生长初期WUE最高,生长盛期WUE最小,生长末期WUE居中。生长盛期WUE最小,Pn和Tr却均最高,这一时期是树木旺盛生长阶段,但由于蒸腾速率大,需水量也最大,应加强水分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适时灌溉,以促进林木快速生长。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生长季,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因子均为温度、饱和蒸汽压差、光照和湿度,只是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培育优质阔叶材混交林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人工针叶纯林生产力下降的原因。通过对人工针叶纯林与天然的或人工的针阔、阔叶混交林在物种间相互作用、资源利用、营养元素循环规律和生产力方面的比较分析,探讨了优质阔叶材混交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基础。认为培育优质阔叶材混交林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培育优质阔叶材混交林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人工针叶纯林生产力下降的原因。通过对人工针叶纯林与天然的或人工的针阔、阔叶混交林在物种间相互作用、资源利用、营养元素循环规律和生产力方面的比较分析,探讨了优质阔叶材混交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基础。认为培育优质阔叶材混交林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收集了118块杉木人工样地的林分生长和环境因素资料,用环境因子中10个定性和4个定量因子对杉木人工林自然稀疏具有较大影响的因子,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了杉木要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的预防模型。经复相关系数的F检验表明模型达到极显水平,可应用于杉木人工林自然稀疏预报,并对各环境因子的偏相关系数进行了t检验,结果表明海拔、坡位和林分平均胸径是影响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的重要因子(a=0.01),而  相似文献   
18.
森林在大气碳平衡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说明了森林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描述了森林生物量碳库、林产品碳库和森林土壤碳库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干扰因子对森林碳平衡的影响。本文还提出了估测我国森林碳贮量及其变化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9.
径流小区对比试验表明:栎林采伐后,林冠层截留功能丧失,灌草层、枯落物层截留有所增大;地表径流系数增大79%,产流起始时间提早;壤中流分层流量不同,径流系数增大;大暴雨时雨水入渗速率减小。由地表径流水流失的养分总量占雨水输入林地的养分总量,栎林地为43.14%,栎林采伐迹地为41.95%。  相似文献   
20.
栎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及磷素释放规律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采用网袋法,对栎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及磷素释放规律进行研究,建立凋落物分解残留率与时间的数学关系式,分析凋落物各组分的半衰期及失重率为95%的分解期。结果表明:细根,中根,落叶,枯枝和粗根的年失重速度分别为96.59%,69.62%,53.87%,48.53%和41.55%。细根,中根,枯枝,落叶和粗根磷的年释放率分别为92.52%,68.72%,50.50%,46.89%和39.06%。研究进一步阐明了温度,水分及微生物性状是影响凋落物分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