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40篇
  55篇
综合类   80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当前的农地流转具有显著的乡土特征。农地自发流转无法降低信息、谈判、履约等交易成本。村级组织是农地集体所有的代理者、农地流转的信息拥有者、农民集体行动的组织者和农地流转的有效监督者,具有服务农地流转的低成本优势。因此,克服农地流转的困境需发挥村级组织的服务优势。  相似文献   
12.
现代渔业大背景下渔业产权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渔业作为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渔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当前,我国现行的渔业管理模式与现代渔业管理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影响了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究其原因,渔业产权制度的缺失是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在现代渔业理念的指导下,探索渔业管理新模式,建立排他性的、明晰的、可转让的渔业产权制度,消除自由准入状态下渔民的竞争性捕捞心理,是保障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溶解性有机质量(DOM)组分含量及其特性。研究表明:不同量化肥施用土壤DOC含量没有显著增加,而施用化肥,配施秸秆能显著增加耕层土壤DOC含量,配施猪粪能显著提高耕层和犁底层土壤DOC含量。施化肥以及化肥有机肥配施均能显著提高土壤各层DON含量,除耕层C2外。施化肥后土壤无机态氮含量增加,DON比例下降,化肥配施猪粪后土壤DON含量和比例显著增加。施用C1+M处理土壤DOP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并促进磷向下层迁移,而其他施肥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耕层土壤DP含量显著高于犁底层和渗育层,C1+M、C2+S、C3均能显著提高土壤DP含量,且向深层迁移明显。施化肥以及化肥有机肥配施均能显著提高土壤DS含量,化肥有机肥配施处理增幅尤为显著。施化肥以及化肥有机肥配施均能提高土壤UV280,而化肥有机肥配施显著有利于土壤DOM芳香性结构更具复杂化与稳定性,特别是C1+M。DOM组分间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DOM各组分之间是密切相关,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4.
聚乙烯地膜降解过程与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聚乙烯地膜的降解过程及影响因素,从聚乙烯材料的分子结构与特性入手,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系统论述了聚乙烯分子的降解过程、产物、机理与作用因素。文章指出聚乙烯分子较高的结晶度与相对分子质量、较强的疏水性与分子间作用力是导致其难以降解的主要因素;其中,聚乙烯分子间共价键的氧化断裂是整个降解过程的限速反应。环境中较强的光能、热能、机械作用力等能够促进聚乙烯分子键的氧化断裂,使聚乙烯分子非结晶区及小型结晶区域解聚成亲水性低聚物或小分子,并最终在微生物作用下完全分解为CO_2、H_2O、CH_4、生物质等微生物代谢产物。深入系统开展聚乙烯分子降解机理的系统研究,不仅可以科学评价残留地膜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能够指导聚乙烯地膜配方改进,降低聚乙烯地膜残留污染。  相似文献   
15.
通过改进DNA提取方法,利用多层点样的电泳技术和样本量确定等方面,探讨SSR分子标记检测杂交稻种纯度技术的改良,以期能提高室内纯度检测的可靠性及效率。结果表明:利用TPS法提取糙米DNA和3层点样的电泳技术是可行的;192~288的样本量较适合室内种子纯度检测。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中东部农户地膜应用及回收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解甘肃省中东部地区农户地膜应用、回收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于2019年3月26日—4月1日采用手机问卷方式,在甘肃中东部开展了地膜应用及回收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区域主要种植有玉米、小麦、蔬菜和马铃薯等作物覆膜面积占种植面积的73.2%;种植不同作物的调查农户中,99.3%玉米种植户采用覆膜技术,28.5%、77.1%、57.9%和52.1%种植户分别对小麦、蔬菜、马铃薯和其他作物采用覆膜技术;甘肃省中东部地区地膜回收方式主要为人工捡拾,占调查对象的89.3%;回收残膜的农户中47.7%的农户将残膜交给回收网点,28.3%在地头焚烧,13.8%将其堆放田间,7.9%进行填埋处理,还有2.2%采取其他方式处理;调查作物的地膜回收作业率均在80.0%以上,其中蔬菜高达99.3%;按照人工回收作业的地膜离田率为80%和90%分别估算,2018年甘肃省中东部地区地膜回收率达74.2%和83.5%,其中蔬菜上地膜回收情况最好,分别为79.4%和89.4%。目前甘肃省中东部地区地膜回收工作仍存在回收难度大、回收机械化强度不够、回收地膜处置不当,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地膜新国家标准宣传及执行力度,制定相关扶持和奖励机制,提高地膜回收的机械化程度,快速推动农膜回收及资源化利用工作,为合理应用地膜及农膜污染防控提供数据支撑。此外,手机调查地膜应用及回收系统的启用,能快速有效地获得一手数据,为未来全面快速获取中国地膜应用回收的基础数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南极磷虾生活在南极海域,资源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南极磷虾开发耗资巨大,在大规模商业性开发投入之前,做好相关产品与市场分析等基础工作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对南极磷虾产品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继而对南极磷虾产品的主要形式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剖析,并对主要目标市场进行了定位研究.研究认为:南极磷虾粉和液态磷虾油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产品存在形式.其中,磷虾粉可作为蛋白质增强剂、增味剂和重要的氨基酸补充剂使用,可作为渗透调节之用,同时,可以作为矿物质来源、脂质来源、几丁质/几丁聚糖免疫增强剂、天然色素(类胡萝卜素)来源使用.磷虾粉的目标市场更倾向于水产饲料;磷虾油的目标市场主要倾向于营养保健和制药行业.相对于磷虾粉,磷虾油的市场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8.
美国农用无人机的发展困境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无人机引入农业生产领域,可大幅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但由于无人机在跟踪、暗杀以及监视任务中的“出色”表现,美国社会各阶层对发展无人机表现出了许多恐惧与担忧,导致无人机在美国精准农业中的应用发展陷入困境。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农业无人机发展困境的原因,并结合我国农用无人机发展现状,剖析我国农用无人机发展遇到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农用无人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玉米生育期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翟治芬  胡玮  严昌荣  刘勤  刘爽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2):4587-4603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分析中国玉米播种期和成熟期的变动情况以及气候资源变化特征。【方法】在收集整理全国2 414个县的玉米生育期数据的基础上,绘制了1970s和2000s中国玉米的播种期与收获期分布图;在整理全国618个气象站点1971-2010年气象资料的基础上,绘制了1970s时段和2000s时段中国年均温度、降雨和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图。以农业种植一级区为基本单位,建立不同区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与玉米生育期变化的回归方程,并将PRECIS模型中B2情景数据代入方程组预测2030s中国玉米的生育期。【结果】与1970s时段相比,2000s时段东北大豆春麦甜菜区的玉米播种期基本保持不变;其它各农业种植一级区的玉米播种期均提前约1-15 d;除东北大豆春麦甜菜区和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春玉米的成熟期平均推迟了11 d和3 d,2000s时段其它玉米种植区域的成熟期平均提前3-12 d。2000s时段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的玉米生育期缩短约5 d,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华南双季稻热带作物甘蔗区和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的玉米生育期基本保持不变;其它各区域玉米生育期均有所延长。与2000s时段相比,B2情景下,2030s东北大豆春麦甜菜区的春玉米播种期将推迟2-5 d,其它各农业种植一级区的玉米播种期将提前2-19 d;东北大豆春麦甜菜区、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和华南双季稻热带作物甘蔗区的玉米成熟期将推迟4-15 d,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川陕盆地稻玉米薯类柑橘桑区和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的玉米成熟期将提前2-12 d,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橘区和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的玉米成熟期则基本保持不变。2030s时段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和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的玉米生育期则将缩短3-6 d,其它区域的玉米生育期将延长2-15 d。【结论】中国气候正朝着增温、变干和低辐射的方向发展。受温度、降雨和太阳辐射量变化的影响,中国不同农业种植区域内玉米生育期变动明显,其中除东北大豆春麦甜菜区外玉米播种期以提前为主,玉米成熟期的变动则较为复杂,玉米的生育期则以延长为主。  相似文献   
20.
黄河流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候要素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河流域102个气象站点1961-2013年气象数据,选用相对湿润度指数作为干旱指标,探讨年尺度和季节尺度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尝试利用偏导数方法计算分析相对湿润度指数的气候要素敏感性及其与气候要素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上游旱情比中游和下游地区偏重,春夏秋冬各季分别处于中旱、轻旱、中旱和特旱状态,全年尺度处于特旱程度,季节和全年尺度的相对湿润度指数均呈现从西北到东南递增的变化趋势,春季、秋季和全年尺度特旱区域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宁夏北部以及内蒙古地区,而气象干旱减缓的站点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上游地区,干旱增强的站点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东南部。相对湿润度指数对太阳辐射和相对湿度呈正向敏感,对温度和风速呈负向敏感。上游和中游地区夏季相对湿润度指数最敏感要素分别为太阳辐射和平均温度,全流域春季、秋季、冬季和全年尺度对相对湿度最敏感。全流域春季和夏季与相对湿润度指数相关性最强的要素均为相对湿度,上游和下游地区秋季的主控要素为太阳辐射,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冬季则分别与温度、风速和风速相关性最强。全年尺度上,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相对湿润度指数变化的主控要素则为太阳辐射、相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