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2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31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介绍鲁单6075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以期加快玉米育种进程,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有效解决玉米供求关系日益紧张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大英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产量稳定,利于管理,年种植面积均在11万亩以上。为提高我县水稻播栽质量,增加单产,在生产上应继续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和选择适期播种,普及旱育壮秧、示范推广强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防病治虫等综合配套增产技术措施,确保水稻丰收。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蔬菜硝酸盐累积现状,概述了蔬菜不同种类、品种和不同部位的累积特征的内因和施肥、光照、水分、收获时期等外因影响蔬菜对硝酸盐吸收及其土壤硝酸盐的变化动态,进而总结了农艺措施的改进、环境因子的调节和蔬菜新品种的培育等降低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排草香(Anisochilus carnosus)、碰碰香(Plectranthus hadiensis var.tomentosus)两种芳香药用植物为试验材料,在气雾栽培(雾培)和土壤栽培(土培)两种栽培方式下,对两种植物的生长指标(株高、根长、株重)、营养成分(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硝酸盐)和药用成分(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雾培与土培的植物在生物量、营养成分及药用成分含量等方面差异明显:(1)雾培组排草香株高、根长、株重分别比土培组增长28.8%、58.9%、146.7%,碰碰香增长14.4%、58.6%、103.6%。(2)雾培组排草香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土培组增长13.6%、42.9%、51.3%,碰碰香增长28.9%、42.9%、20.4%。雾培组的硝酸盐含量分别是土培组的3.76倍、3.58倍,而游离氨基酸含量则是土培组比雾培组增加16.0%、44.9%。(3)土培组的排草香、碰碰香总黄酮含量比雾培组的增加186.4%、277.5%。两种植物土培组与雾培组的抗氧化能力无太大差异。气雾栽培相对于传统的土壤栽培,植物生长速度可以提高1.4~5.2倍,且一些营养成分含量显著提高,但药用成分的积累偏低。  相似文献   
15.
连续水旱轮作对水稻冷浸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宇  王飞  李清华  林诚  何春梅 《土壤学报》2018,55(2):515-525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采用单季稻-冬闲(CK)、油菜-水稻(R-R)、春玉米-水稻(C-R)、紫云英-水稻(M-R)和蚕豆-水稻(B-R)五个处理探究水旱轮作模式对水稻冷浸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土壤理化因子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旱轮作能够显著增加水稻产量18%~44%。与CK相比,绝大多数水旱轮作降低了土壤细菌的丰富度,而细菌多样性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为土壤中的优势细菌类群,其中变形菌门的丰度最高。与CK相比,轮作后酸杆菌、放线菌、硝化螺旋菌、慢生根瘤菌和亚硝化螺菌等参与碳氮循环的菌群丰度明显增加。聚类分析表明CK和M-R轮作土壤细菌群落单独聚为一类,而B-R、C-R和R-R轮作土壤聚为另一类。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全磷、有效磷和p H是影响水旱轮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福建黄泥田肥力质量特征与最小数据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泥田为福建省主要中低产田类型之一,约占水稻土面积的30%。为解析关键限制因子及开展黄泥田肥力质量评价,进而实施针对性的改良措施,采用配对采样方法,采集福建省20对典型黄泥田与邻近同一微地貌单元内高产灰泥田表层土壤,分析了两种土壤类型28项属性因子指标差异及其原因,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构建福建省黄泥田肥力质量评价因子最小数据集,通过加权指数法分别计算最小数据集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与差异显著因子构成的重要数据集土壤肥力质量指数。结果表明,与灰泥田相比,黄泥田的有机质含量低19.1%,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低14.8%、29.9%和25.4%,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低17.8%、56.7%和39.3%,CEC、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分别低12.9%、50.6%和30.8%,有效铁、有效硼和有效锌含量分别低25.6%、33.3%和44.1%。黄泥田的物理性黏粒、0.001 mm黏粒和容重分别较灰泥田高20.8%、25.6%和12.3%,而孔隙度低19.3%。黄泥田过氧化氢酶活性较灰泥田高20.4%,脲酶活性较灰泥田低40.4%。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上述19项有显著差异的因子构成的重要数据集中归纳出累计贡献率达76.22%并能反映黄泥田综合肥力特征的6个主成分,建立了由CEC、全钾、有效磷、有效硼和孔隙度5项因子组成的黄泥田肥力评价最小数据集,相应的黄泥田最小数据集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仅相当于灰泥田的69.5%,通过与重要数据集的土壤肥力质量指数相关分析比较,最小数据集可代替重要数据集对福建省黄泥田土壤肥力质量进行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宜盛花期刈割、饲草品质好、再生能力强紫云英品种,以期提高南方稻区紫云英综合利用价值,本研究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分别在盛花期和成熟期对浙紫5号、闽紫6号、闽紫7号、84(8)7-1-1、升钟5个紫云英品种(系)进行刈割,并测定紫云英草产量及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盛花期刈割紫云英地上部生物产量显著低于成熟期(P<0.05),但营养成分和品质显著高于成熟期(P<0.05),84(8)7-1-1和升钟紫云英盛花期综合性状较好;再生期紫云英地上部生物产量和养分累积量均显著低于成熟期(P<0.05),升钟和闽紫7号再生期综合性状较好。由此可知,盛花期刈割紫云英作为饲草能够获得更高的实用价值和更优品质,再生的紫云英作为绿肥翻压回田可为土壤提供有机肥源。因此,在福建地区,升钟和84(8)7-1-1盛花期刈割后,适宜作为饲草推广;升钟和闽紫7号再生草作为绿肥翻压回田可提供更多的肥源。综上,升钟紫云英适合作为饲草和绿肥两段式利用。  相似文献   
18.
硝磺草酮10%悬浮剂苗后防除玉米田杂草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在山东省济南市六一农场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了硝磺草酮不同剂量的除草效果和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通过试验得出:硝磺草酮对阔叶杂草防效好于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硝磺草酮对杂草防效与其施药剂量关系密切,供试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硝磺草酮对敏感杂草防效提高。硝磺草酮对生产上主推的16个玉米品种,3个玉米自交系,1个糯玉米品种生长无影响,产量比清水对照区略高。重复用药叶片易出现轻微白化斑点,建议不要重复喷药。  相似文献   
19.
王飞  林诚  李清华  何春梅  林新坚 《土壤》2017,49(5):882-887
冷浸田为福建省主要低产田类型之一。基于福建省浅脚烂泥田、青泥田与锈水田主要冷浸田类型,通过田间3个点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105、150与195 kg/hm~2)与施用时期(基蘖肥︰穗肥=10︰0与基蘖肥︰穗肥=7︰3)运筹组合对单季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促进了各类型冷浸田水稻分蘖期分蘖生长速率。不同氮肥组合的锈水田、青泥田与浅脚烂泥田水稻籽粒产量分别较不施肥(CK)增幅14.5%~45.5%、9.4%~13.5%和10.4%~15.9%,但在105 kg/hm~2用量基础上再进一步增施氮肥,籽粒增产效果明显放缓。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成熟期水稻有效穗数,但对每穗实粒数及千粒重影响不明显。105、150、195 kg/hm~2 3种氮肥用量下各类型冷浸田的农学效率均值分别为17.4、13.3与12.8 kg/kg。除浅脚烂泥田施用穗肥的秸秆产量有显著差异外,其余氮肥不同施肥时期的籽粒与秸秆产量均无显著差异。增施氮肥有提高籽粒氮的趋势,但同时降低了籽粒钾含量。鉴于冷浸田土壤氮素水平较高,单季稻氮肥经济用量宜控制在105~150 kg/hm~2中低水平,超过150 kg/hm~2,农学效率递减,且无明显增产效果。另从人工成本及效益考虑,宜选择基蘖肥︰穗肥=10︰0的施氮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以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仁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辅助超声波提取其中的多酚,确定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采用FRAP、DPPH和ABTS 3种方法测定了山核桃仁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并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其总酚含量。结果表明,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组合为料液比1∶50(g∶m L),乙醇体积分数30%,超声时间20 min,提取温度35℃。FRAP、DPPH和ABTS法测得山核桃仁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分别为108.94、184.71和175.92μmol Trolox/g。山核桃仁多酚是较好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