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52篇
  免费   511篇
  国内免费   1429篇
林业   474篇
农学   980篇
基础科学   318篇
  639篇
综合类   7303篇
农作物   632篇
水产渔业   851篇
畜牧兽医   7403篇
园艺   787篇
植物保护   305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485篇
  2022年   423篇
  2021年   497篇
  2020年   469篇
  2019年   617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529篇
  2016年   783篇
  2015年   565篇
  2014年   908篇
  2013年   811篇
  2012年   1061篇
  2011年   1259篇
  2010年   1110篇
  2009年   1209篇
  2008年   1301篇
  2007年   1082篇
  2006年   919篇
  2005年   810篇
  2004年   518篇
  2003年   488篇
  2002年   394篇
  2001年   395篇
  2000年   301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204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212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利用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中表达PCV2-ORF2基因,并以构建的重组杆状病毒为免疫原,通过杂交瘤技术,研制针对PCV2的单克隆抗体,为建立准确快速的PCV2诊断方法奠定基础。首先将PCV2-ORF2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的转移载体pFastBacTM1中,然后将其转化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10Bac中,与DH10Bac中的穿梭载体Bacmid发生转座,通过抗性和蓝白斑筛选,得到重组杆状病毒质粒reBacmid-ORF2,通过脂质体介导reBacmid-ORF2转染Sf9细胞,成功获得了表达PCV2-ORF2基因的P1代重组杆状病毒。将所获得的重组杆状病毒经Vivaflow200浓缩后,免疫6~8周龄BALB/c小鼠,取其脾脏与Sp2/0细胞融合,以IFA进行筛选,经多次亚克隆后得到3株能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5H6、4E2和5F7。通过IFA、IPMA及Western-blot试验对3株单抗特异性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显示,3株单抗均能与PCV2-Cap蛋白产生特异性的反应,并利用流式细胞术初步建立了对PCV2毒株感染PK15细胞的检测方法,从而为快速检测PCV2病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2.
针对小鼠RAW264.7细胞IRGl基N设计4个RNA干扰靶位,筛选出最佳干扰序列构建shRNA慢病毒载体质粒并包装获得慢病毒颗粒,进而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转细胞系,实现IRGl基因在RAW264.7细胞基因表达的沉默。并通过布鲁菌l6M株及M5株感染基因沉默细胞对IRGl基因在布鲁菌感染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慢病毒介导的shRNA高效、稳定地沉默了IRGl基因的表达,布鲁菌侵染RAW264.7细胞后IRGl基因表达上调。未试验为1RG1基因及相美调控基因抗布鲁菌病作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3.
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实验模型,通过N-乙酰L-半胱氨酸(NAC)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索脑梗死病理过程及药物治疗途径。NAC预处理21d,利用栓线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造模后24h进行神经症状评分,TTC染色,检测血浆MDA、GSH含量,观察大脑皮质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显示,通过神经症状评分和TTC染色判定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实验模型建立成功。与对照组相比,NAC预处理组(100mg·kg^-1)大鼠血浆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NAC模型组细胞凋亡率及Bax/Bcl-2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NAC通过改善氧化应激状态,调控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从而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84.
<正>鸡传染性贫血是我国近年来养禽生产中较为多发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其致病原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ns anemia virus),以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病理特征。当鸡受到CIAV感染后,CIAV对T细胞的损害会影响细胞因子和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以及对体液免疫和局部黏膜免疫功能的降低,从而影响整个免疫调控系统的协调作用,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在感染期间如继发其它细菌或病毒感染,会加速患病  相似文献   
985.
<正>犬附红细胞体病(Canine eperythrozoonosis)是由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脊髓液的专性血液寄生物一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所引起,临床上以贫血、发热及黄疸为基本症候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1928年Schilling和Dinger几乎同时分别在啮齿类动物中查到类球状血虫体(E.coceoides),随后相继在牛、羊、猪等家畜体内陆续发现该虫体,命名为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1]。在我国,晋希民于1981年首次在病兔中发现兔附红细胞体~[2];华  相似文献   
986.
本研究选用39只140~150g SPF级SD大鼠作为动物内毒素血症模型,运用组织学常规HE染色和PAS染色技术,采取定性、定位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观察不同试验组大鼠肠黏膜杯状细胞(GC)的数量和分布的动态变化来探讨内毒素(ET)对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ET能够破坏肠道黏膜的正常结构,影响肠黏膜的正常功能,同时能够在不同程度上降低GC数量,从而破坏肠道黏膜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987.
<正>1技术措施1.1疫苗选用可选用质量好,不易被外源病毒污染的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即猪瘟ST苗进行免疫。该苗采用了进口克隆同源细胞,避免了使用和培养异源细胞(如牛睾丸细胞)易被外源病毒污染的缺陷。该疫苗病毒滴度高,可达牛睾丸细胞苗的10倍以上,成品苗RID(即疫苗感染量或反应量)可达15000个以上,由于RID含量高,可控制猪瘟亚临床感染,故该苗对体内有一定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的猪的免疫效果也较  相似文献   
988.
猪附红细胞体病(Swin Eperythro—zoonosis)是由猪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suis)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以贫血、血凝不良、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传染病。2004年5月10日到5月31日,中宁三个乡的2~2.5月龄仔猪暴发了附红细胞体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9.
流动细胞仪通过测定红血球中的脱氧核糖核酸萤光来检验多倍体鱼类。在38尾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和38尾鳙鱼(Hypophthalmichthys noobilis)中各检测到了一尾多倍体鱼。10尾在形态:上认为是二倍体的雌草鱼和雄鳙鱼的杂交鱼,包括幼鱼被证实为二倍体。所有形态上认为的多倍体杂交鱼,确实为多倍体,但其中有两尾是四倍体,剩下的为三倍体。  相似文献   
990.
取红花萱草的花蕾、花茎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用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BA和生长素NAA进行培养。结果表明:花茎的分化率比花蕾高,而最适合的培养基配方是:MS+BA 0.5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琼脂8 g/L。可诱导分化出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愈伤组织增埴的同时可获得健壮的再生植株。最适的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3 mg/L+活性碳0.3 g/L+蔗糖30 g/L+琼脂8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