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4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林业   527篇
农学   93篇
基础科学   14篇
  103篇
综合类   667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775篇
畜牧兽医   326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16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为比较牙鲆"鲆优2号"在不同养殖地区的生长和存活性能,实验利用连续多代对生长性状和抗迟缓爱德华氏菌病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和基因组选择的结果筛选出的亲本,建立28个"鲆优2号"家系,在河北(Site 1)和山东(Site 2)进行对比养殖试验,利用混合线性动物模型对生长和存活性状进行了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Site 1和Site 2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5和1.2 g/d,养殖成活率分别为81.4%和82.2%,"鲆优2号"在两个养殖地点的生长和抗病性能均表现优异。不同养殖环境间收获体质量和存活性状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57(<0.7)和0.82(>0.7),说明不同养殖环境间收获体质量存在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但是不同养殖环境间存活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不显著。研究表明,牙鲆"鲆优2号"新品种在不同养殖地点的生长和存活性能均表现良好,为保证良好的推广效果,需要对牙鲆的制种方案进一步优化,针对不同的养殖地区进行"鲆优2号"苗种生产,或培育具有普适性的"鲆优2号"苗种,保证在不同养殖环境下的快速生长和高存活率优势。  相似文献   
112.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on the reproductive success of Arctic charr, Salvelinus alpinus (L.), were examined by holding broodstock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from mid‐May until the end of September: fresh water at ambient temperature (NFW; 8–16 °C); salt water (25–30‰) at ambient temperature (NSW; 4–10 °C); fresh water cooled to saltwater temperature (CFW; 4–10 °C); or salt water heated to freshwater temperature (HSW; 8–16 °C). The relative fecundity of females was similar among groups (P > 0.05; 2685 ± 706 eggs), but females reared in NSW produced significantly larger eggs than those raised in NFW. The highest spermatozoa concentrations were found in milt from males reared in SW and the highest milt glucose concentration was from males kept under coldwater conditions (CFW, NSW). Eggs from NSW and HSW females contained more proteins than eggs produced by NFW females. Eggs from NSW females also contained 40% more lipids than was observed in the other groups, and total energy content was 27% higher in eggs from NSW females than in eggs from NFW females. When FW was cooled (CFW), females produced eggs with protein contents similar to those in NSW, but the lipid contents remained 30% lower. Finally, the best survival at the eyed stage and at hatch was observed in families produced by NSW broodstock. Intermediate values were observed in families from NFW or CFW while the highest mortality occurred in families from the HSW group. All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u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coastal seawater conditions offered the most favourable summer rearing condi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reproductive success of Arctic charr.  相似文献   
113.
选择3种生根剂处理迷迭香插条,采用露地和搭建拱棚两种方法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3种生根试剂处理的迷迭香插条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ABT处理插条成活率92.3%,NAA处理插条成活率93.7%;搭建拱棚扦插有利于插条生长。  相似文献   
114.
本试验进行了华南厚皮香不同扦插时间,不同激素浓度及处理时间,不同扦插方式,不同扦插基质的技术研究。结果表明:3月扦插成活率最高,采用ABT 6号生根粉150 mg/kg浓度处理2 h能明显提高扦插成活率,容器袋扦插可大大提高扦插成活率,两种扦插基质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15.
为提高柿树移栽成活率,从柿树生物学特性出发,分析了玉溪绿化柿树移栽成活率低的具体原因,总结了提高柿树移栽成活率的措施,即带土球栽植,改良土壤质地减轻根病发生,选择端午节前后和深冬进行移栽,缩短起树到移栽时间减少柿树失水,适度修剪维系根冠平衡,建立养护档案,按时按量浇水。  相似文献   
116.
以川三蕊柳1年生嫩枝、1年生粗壮枝和2年生粗壮枝为试材,选取水塘、水田和旱地3种不同生境,采用直插法和斜插法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川三蕊柳扦插育苗对生境要求较高,以1年生粗壮枝在水田中用直插法进行扦插育苗,其苗木的成活率最高,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17.
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差异与移栽成活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不同添加物处理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和移栽后成活的影响,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食用甘薯粉、工业甘薯粉、食用马铃薯粉、工业马铃薯粉、木薯粉、香蕉粉以及香蕉泥进行培养,2个月后对组培苗进行移栽驯化,并统计地上部及地下部指标,4 个月后统计移栽成活率。结果表明,添加食用甘薯粉处理的组培苗鲜重和分蘖数最多;而添加香蕉泥处理有利于组培苗株高、节间数、叶片数及2~5 cm之间根数的增加;添加工业甘薯粉处理的组培苗茎粗最粗。各处理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香蕉泥>工业甘薯粉木薯粉>工业马铃薯粉>食用甘薯粉>香蕉粉跃食用马铃薯粉。通过对不同添加物处理下组培苗性状与移栽成活率的灰度关联分析,得出影响石斛组培苗成活率的首要因子为节间数,其次为叶片数和株高袁而2~5 cm根条数,大于5cm根条数、鲜重、平均节间长、总根数、分蘖数、茎粗尧小于2cm根条数等指标与移栽成活率关联度较低。因此,在铁皮石斛组培过程中,除了注意诱导生根外,还要注意添加物的种类,尤其以能促进其节间数、株高、叶片数增加的添加物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8.
盐度对脊尾白虾存活、生长和蜕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盐度突变对脊尾白虾成活的影响,以及水体盐度(0、6‰、12‰、18‰)对单个体养殖条件下脊尾白虾生长、成活和蜕壳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度由6‰到0的突变组,脊尾白虾的成活率最低,96 h成活率仅为6.67%;而盐度由6‰至12‰、18‰的突变组,96 h的成活率均在93%以上.(2)单个体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体盐度提高(盐度0~12‰条件下),脊尾白虾最终体长、总体长增长率和成活率均有增加趋势;盐度超过12‰时,总体长增长率显著下降,但成活率变化不大.(3)盐度对脊尾白虾的蜕壳周期有一定影响,盐度12‰组虾的第1次、第5次、第8次和第9次蜕壳周期最长;整体上,盐度12‰组平均蜕壳周期最长(9.57 d),盐度0组平均蜕壳周期相对较短(8.47 d).因此,脊尾白虾对盐度低于6‰的水体适应性较差,盐度12‰有利于提高该虾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9.
杜涛  罗杰  林向阳 《水产科学》2004,23(7):24-26
为建立一套海水鱼类人工育苗技术,分别采用室内水泥池、室外对虾高位池以及室内水泥池与室外对虾高位池相结合的育苗方法进行美国红鱼、花尾胡椒鲷等鱼类人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水泥池育苗成活率为11%~98 8%,室外对虾高位池育苗成活率最高为6%,室内外相结合育苗的成活率为37 5%~73%。采用前期室内人工培育,幼苗体长约10mm移到室外对虾高位池培育,既可提高育苗成活率,又可降低育苗成本,是目前值得推广的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120.
黄耆吾  阎永祥 《水产学报》1989,13(3):189-199
根据对虾流网结构特点设计兼有捕虾和接获网上掉虾功能的专用网具,研究了对虾流网作业全过程的掉虾数量;同时还对暂养模拟掉虾和对虾在网上直接死亡率作了调查;并研究了流网掉下对虾的成活率。所得结果为调整渤海区秋季对虾汛的捕捞结构,实行以流网代替拖网作业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