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9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282篇
林业   1277篇
农学   396篇
基础科学   65篇
  568篇
综合类   2718篇
农作物   258篇
水产渔业   92篇
畜牧兽医   527篇
园艺   308篇
植物保护   35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520篇
  2011年   516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372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卢琼妹 《北京农业》2011,(12):119-120
香草又称芳香植物、芳香药草,是会散发出独特香味的植物。介绍适应广东地区生长及常用香草植物种类,分析其应用价植,阐述香草植物从繁殖到田管理等方面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32.
张彩霞  方香玲 《草业学报》2023,32(1):203-215
草类植物病害是限制草牧业生产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抗病品种的开发利用是目前防治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植物抗病机制的研究对开发抗病品种和构建生态环境友好型病害防治至关重要。植物受病原菌侵染时形成多种复杂的防御机制,本研究主要从植物组织结构抗性、生理生化抗性、抗性基因和抗性数量性状位点(QTLs)定位等分子机制方面综述草类植物抗病机制研究进展,并提出我国草类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以期为草类植物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菌根真菌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形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而观赏植物是重要的依赖菌根真菌的植物类群,对于美化环境、改善生态条件、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人们给予了众多研究,其中,观赏植物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表明观赏植物菌根真菌具有丰富的形态、物种和功能多样性。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观赏植物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今后研究方向,旨在为进一步开展观赏植物菌根研究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彩叶植物分类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叶植物是园林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倍受园林工作者青睐。彩叶植物的园林应用应遵循生态适应性原则,考虑季相变化,突出设计主题,并与环境相协调,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应用形式。指出了彩叶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5.
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1979—2010年发表的盆栽观叶植物研究论文,从资源介绍、栽培养护、景观配置及生态功能等4个方面对我国盆栽观叶植物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总结我国盆栽观叶植物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6.
湛江市园林水景的水生植物配置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湛江市几个滨水绿地的实地调查,详细研究了湛江市主要园林水景中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性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其应用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37.
Assessing factors influencing phosphorus (P) availability in soils is important in preventing its overexploitation and excessive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al systems. Despite high historical P applications in the federal state of Brandenburg (Germany), county data on soil test P (STP) reveal considerable disparities in soil available P. In addition, negative soil balances as a result of small mineral P and manure inputs have been observed,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the factors leading to this situation. Our work focused on identifying possible causes operating at the farm management level by conducting a letter survey in two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of Brandenburg, the counties Barnim and Uckermark, linking farm management factors (ownership type, farm size, land tenure, animal husbandry with or without grassland and its intensity, presence of a biogas plant and organic production) to farmers’ self‐indicated levels of STP. Small‐ to medium‐sized individual farms tended to have (very) high STP, while large partnership farms and companies/cooperatives were sensitive to factors resulting in low STP. Farms with low shares of land ownership, the presence of grassland, extensive cattle farming and stockless organic farming had lower STP. On the other hand, biogas plants, partly in combination with intensive livestock (cattle) farming, were associated with larger STP. It was concluded that more care should be devoted to the design of agricultural policies and that further (inter‐ and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this topic is needed.  相似文献   
38.
本试验旨在研究豆粕酶解发酵物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选用144头49日龄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占1/2)。阴性对照组饲喂无抗生素添加的基础饲粮,抗生素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60 g/t吉他霉素,试验组饲喂试验饲粮(基础饲粮中10%豆粕被豆粕酶解发酵物替代)。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试验组仔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阴性对照组高5.06%、10.07%、5.03%(P0.05),腹泻率比阴性对照组低39.59%(P0.05),与抗生素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2)试验组仔猪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抗生素对照组仔猪血清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组仔猪盲肠、大肠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抗生素对照组(P0.05),十二指肠中总细菌数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抗生素对照组(P0.05)。综上,豆粕酶解发酵物能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利于乳酸杆菌在肠道内形成优势菌群,降低腹泻率,生长性能达到使用抗生素水平。  相似文献   
39.
茶园间作芳香植物罗勒和紫苏对茶园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茶园间作芳香植物研究其对茶园害虫和天敌种群数量、土壤养分状况、茶树生长及茶叶生化成分等的影响,分析间作芳香植物对幼龄茶园的生态综合调控效果。幼龄茶园间种芳香植物能减少小贯小绿叶蝉和绿盲蝽的数量,增加茶园中瓢虫、草蛉、寄生蜂和蜘蛛等天敌的数量;芳香植物间作区土壤中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高于绿肥间作区和对照;茶园间作芳香植物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茶树生长、培养幼龄茶园的树势和树冠、增加茶叶产量。茶园间作芳香植物能减少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和儿茶素含量,改善茶叶品质。可见茶园间作芳香植物是一种具有较好生态效益的茶园栽培管理模式,能促进生态茶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解决包头南海湿地氮磷等营养元素富集的问题,提升包头南海湿地的水质。【方法】于2017年7—9月,在包头南海湿地构筑了一段由3种水生植物单独或混合种植的人工浮岛,并对浮岛的水质进行跟踪监测。【结果】经过92 d的试验处理,风车草对TN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36.02%,可以使水体中TN质量浓度提高到地表水Ⅴ类标准;风车草+水葱+千屈菜对TP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41.61%,可以使水体中TP质量浓度从地表水Ⅴ类标准提高到Ⅳ类标准;对CODcr去除效果最好的是风车草+水葱+千屈菜,去除率为27.01%。对浮游藻类抑制效果最好的是风车草,可以有效抑制水华束丝藻。【结论】混合植物人工浮岛比单一型人工浮岛去除氮磷等有机物的效果要好,尤以风车草、水葱、千屈菜3种植物混合组成的人工浮岛对氮磷等有机物的效果最好。风车草、水葱、千屈菜可以作为包头南海湿地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浮岛栽培植物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