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8篇
  免费   360篇
  国内免费   833篇
林业   1027篇
农学   518篇
基础科学   330篇
  2065篇
综合类   2429篇
农作物   606篇
水产渔业   225篇
畜牧兽医   496篇
园艺   111篇
植物保护   214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289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456篇
  2016年   446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491篇
  2012年   563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马铃薯多功能专用肥配方筛选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省河西内陆灌区的耕种栗钙土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多功能专用肥配方筛选及与土壤理化性质和马铃薯经济效益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马铃薯产量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多元复混肥>保水剂>聚乙烯醇>5406菌剂>糠醛渣;因素间最佳组合是:5406菌剂101.25 kg·hm-2、多元复混肥1 500 kg·hm-2、保水剂22.50 kg·hm-2、聚乙烯醇67.50 kg·hm-2、糠醛渣11.25 kg·hm< sup>-2。多功能专用肥施肥量与土壤孔隙度、团聚体、蓄水量、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微生物数量、马铃薯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pH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多功能专用肥施肥量的增加,马铃薯产量、肥料贡献率在增加,但边际产量、边际利润在递减,多功能专用肥施肥量在1.40 t·hm-2的基础上,再继续增加施肥量,边际利润出现负值。经回归统计分析,多功能专用肥施肥量与马铃薯产量间的肥料效应回归方程是:y=24.79+6.5408x-0.9251x2,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为1.3999 t·hm-2,马铃薯理论产量为35.7602 t·hm-2。在耕种栗钙土上施用多功能专用肥,有效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提高了马铃薯的施肥利润和产量。  相似文献   
992.
针对垂直摇臂式喷头导流器几何结构及运动特性,研究了摇臂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及约束情况,并结合动力学理论计算公式,计算和分析了喷头在运动过程中载荷大小和约束情况.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摇臂三维模型,对摇臂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静力学分析及疲劳可靠性分析.通过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出各阶模态下摇臂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该摇臂的各阶振型主要表现为弯曲、扭曲及局部变形;当摇臂的工作频率小于41.785 Hz时,其振动以一阶振型为主.通过静力分析得出摇臂的应力分布情况,发现在摇臂安装导流器处存在较大的应力分布;通过对摇臂的疲劳分析,发现摇臂各部位安全系数差别很大,其最小值位于摇臂前端,为1.229 1,长期工作此处易发生裂纹或断裂.为提高摇臂的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可以通过加强薄弱部位设计,或改进局部结构、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来实现.  相似文献   
993.
以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图嘎煤矿排土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生物笆与沙障2种不同治理措施下的土壤状况(温度、湿度、有机质、pH值)和植被状况(种类组成、密度、盖度)的测定与分析,对其植被恢复效果进行了评价。初步分析表明,生物笆区的表土温度比沙障区低2~5℃,生物笆具有遮阴性;生物笆区的表土湿度比沙障区增加0.60%~1%,生物笆具有增湿性。在措施实施5 a后,生物笆区的表土有机质比沙障区增加了2~5.80 g/kg。在整个植物群落中,多年生草本所占植物种类总数的比例,生物笆区比沙障区多13.84%;生物笆区以多年生植物的重要值较大并占有绝对优势,沙障区以一年生植物占优势;生物笆区的植被平均密度比沙障区多2.60株/m2,盖度大18.50%。在锡林郭勒草原矿区目前常用的生物笆(单网格20 cm×20 cm)治理措施比沙障(行距30 cm,株距10 cm)更有利于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994.
黧蒴栲生长材性热值灰色关联分析及优良半同胞家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科学选择生长、材性、热值多性状优良的黧蒴栲半同胞家系,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试验方法,通过对6年生家系生长测定与材性、热值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证实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关联度较高。利用木材材积、木材密度和热值三性状计算得出黧蒴栲半同胞家系综合选择指数为I=0.4480X1+0.5395X2+0.5762X3,指数遗传力为0.8158,均值化综合育种值选择进展△H=0.1693。以综合选择指数均值加1.25倍标准差的指数作为适用于黧蒴栲半同胞家系材积、木材密度、热值多性状综合选择的指标,有5个半同胞家系即:PG07、RS09、TD01、RS08、PG08入选,其材积、基本密度、热值增益分别为156.33%~391.78%、12.70%~25.22%、15.81%~31.80%。黧蒴栲半同胞家系初次选择效果十分显著,可为黧蒴栲种子园的营建和制定遗传改良策略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评价甲氰菊酯在苹果园使用后的生态环境行为和效应,采用室内模拟方法,借助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了甲氰菊酯在3种苹果园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与土壤理化性质和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是微生物降解,非生物降解所占比例较小,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25℃时降解半衰期为27.5~30.4d;甲氰菊酯在苹果园土壤中降解的半衰期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呈显著高度负相关,常温下相关系数为0.9;综合微生物降解和非生物降解因素,苹果园土壤中甲氰菊酯降解的适宜温度是30—35℃。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半干旱退化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查研究.得出不同土地利用措施土壤机械成分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0-40 cm土层,88542整地和人工草地的粗砂粒平均含量高于天然草地;在0-100 cm土层,最大田间持水量:人工林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毛管持水量:人工草地>人工林地>天然草地;土壤总孔隙度:人工林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毛管孔隙度:人工草地>人工林地>天然草地;土壤的透气性:人工林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在0-100 cm土层:有机质的含量为:人工林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土壤碱解氮的含量变化为:人工林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土壤速效磷的含量变化为:人工林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结果表明,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改善了土壤结构和肥力,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改变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其中人工造林整地对土壤容重、持水量、土壤养分的促进作用均优于其它利用方式,有利于植被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997.
小麦中功能性多糖-阿拉伯木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素梅  王强  张晓娜 《核农学报》2009,23(2):297-301
阿拉伯木聚糖(AX)是小麦细胞壁的主要结构多糖,具有高分子量、高粘度、氧化胶凝等物化特性。AX对于小麦及其面制品的加工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它还具有显著的降血脂、减肥、免疫调节等生理活性。小麦品种间阿拉伯木聚糖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规律。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小麦阿拉伯木聚糖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将为更好地利用这一功能性多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98.
梅江盆地叶塘组紫色岩上发育土壤的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梅江盆地白垩系上统叶塘组(Kyt^2)紫色岩上土壤物理性质特征扣差异,结果表明:叶塘组紫色岩母质发育的土壤粘粒含量低而砂粒含量高,具有容重较大,比重相对偏小,孔隙度不高,自然含水量偏低的特点。从丘顶、丘腰到丘脚,土层逐渐增厚,土壤粘粒含量逐渐增加,砂粒含量逐渐减少,容重递增而比重减小。孔隙度表现出丘顶〉丘腰〉丘脚的趋势,含水量则表现出丘顶〈丘腰〈丘脚的趋势。针对情况,提出相应建议以维护紫色土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9.
稻米和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nsumption of rice is the main source of micronutrients to human in Asia. A paddy field with unknown anthropogenic contamination in Deqing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was selected to characterize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and distribution of micronutrients in rice grain and soil. A total of 96 paired soil and rice grain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harvest. The micronutrients in the soil samples were extracted by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 (DTPA). The mean micronutrient concentrations in rice grain were 3.85 μg Cu g-1, 11.6 μg Fe g-1, 39.7 μg Mn g-1, and 26.0 μg Zn g-1. The mean concentrations were 2.54 μg g-1 for DTPA-Cu, 133.5 μg g-1 for DTPA-Fe, 30.6 μg g-1 for DTPA-Mn, and 0.84 μg g-1 for DTPA-Zn. Semivariograms showed that measured micronutrients in rice grain were moderately dependent, with a range distance of about 110 m.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DTPA-extractable micronutrients all displayed strong spatial dependency, with a range distance of about 60 m. There was some resemblance of spatial structure between soil pH and the grain Cu, Fe, Mn, and Zn. By analogy, similar spatial vari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and DTPA-extractable micronutrients in the soil. Kriging estimated maps of the attributes show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the variables in the field,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micronutrients and for potentially refining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practices at a field scale.  相似文献   
1000.
半封闭热泵干燥系统的热力学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谷物干燥装置的车载移动功能,必须通过提高设备性能来实现装置小型化,为此,基于前期谷物干燥试验和理论研究,设计出一种半封闭热泵流化床谷物干燥系统。该系统采用蒸汽压缩式热泵(热泵工质为R134a)提供热量,以卧式多室流化床为干燥器,让热泵蒸发器回收流化床前段排气中水蒸气潜热,鼓入环境状态的新风以回收干燥后物料的热量。针对该系统建立了集流化床内的流动、颗粒传热传质、床层干燥过程与热泵系统耦合为一体的综合数学模型。计算表明:干燥室入口空气温度在60~90℃之间变化时,干燥系统的除湿能耗比(SMER)存在一个最大值。开发出了干燥样机。试验表明:干燥过程中,干燥室入口空气温度在64.4~71.7℃间波动,新风比约为30%,平均热泵性能系数 (COP)为3.34,SMER可达1.935 kg/(kW?h)。模型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采用该装置进行谷物干燥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