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3篇
  免费   530篇
  国内免费   248篇
林业   1025篇
农学   321篇
基础科学   105篇
  162篇
综合类   2078篇
农作物   341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240篇
园艺   136篇
植物保护   149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绿僵菌治蝗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目前对防治多种蝗虫效果较好的虫生真菌--绿僵菌的种类、株系,以及绿僵菌对蝗虫的致病机理、 对环境的安全性等,并讨论了国内外应用绿僵菌防治蝗虫的田间试验效果、剂型研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
在半自然条件(田间网罩)下,将人工饲养的玉米螟卵按4、8、16块/株3个处理分别固定在网罩内的玉米植株中上部叶片上,然后每网罩分别引入供试赤眼蜂20头,24 h后更换玉米螟卵块,连续3 d。7 d后调查供寄生的玉米螟卵被寄生率及羽化率。结果表明:在半自然条件下广赤眼蜂伊朗1-1品系虽寄生能力高于其他供试品系,但到第2、3天明显降低;玉米螟赤眼蜂北京6-2-2品系每天均维持一个较平稳的寄生能力,产卵量在时间上的分配比较分散,并在第2、3天显示出比其他品系较高的寄生潜能。广赤眼蜂伊朗1-1品系的卵块寄生数量可随卵块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其他品系则在各处理密度下,寄生数量基本没有变化;从卵粒寄生率看,广赤眼蜂伊朗1-1和吉林1-2两个品系的寄生数量随卵块密度的增加而大幅度提高,其他品系增加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43.
将蜡蚧轮枝菌Vp菌株在PDA培养基上23℃黑暗培养,分别于第5、15、20、25、30天后采收。将不同时间采收的分生孢子置于2%葡萄糖培养液内培养,16 h后检测其萌发率,结果表明,采收于第5天和第15天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达到89.76%和94.98%,显著高于采收于第25天(30.27%)和第30天(6.12%)的孢子的萌发率;在PDA培养基培养5 d和15 d的分生孢子在相同浓度下对温室白粉虱的致病力分别达到83.40%和74.44%,显著高于培养了30 d的分生孢子的致病力(8.76%)。  相似文献   
44.
Although adult Rumex obtusifolius are problematic weeds, their seedlings are poor competitors against Lolium perenne, particularly in established swards. We investigated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this weakness to augment control of R. obtusifolius seedlings with combinations of Gastrophysa viridula (Coleoptera: Chrysomelidae) and the rust fungus Uromyces rumicis. Rumex obtusifolius seedlings were grown in competition with L. perenne sown at different rates and times after R. obtusifolius: they competed successfully with L. perenne when sown 21 days before the grass. Sowing both species at the same time resulted in a dominant grass sward, with R. obtusifolius becoming dominant when sown 42 days prior to L. perenne. Grass sowing rate had no effect on R. obtusifolius growth or biomass. A second experiment investigated how competition from L. perenne sown 21 days after R. obtusifolius combined with damage from G. viridula and/or U. rumicis (applied at either the 3–4‐ or 10–13‐leaf stage, or at both stages) affected the growth and final biomass of R. obtusifolius. Beetle grazing at the latter leaf stage was the only treatment that reduced R. obtusifolius biomass, although rust infection at the earlier application led to an increase in shoot and root weight.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potential for use of these agents in the field.  相似文献   
45.
针对木材害虫声发射(AE)信号检测问题,研究杨树木段中麻点豹天牛幼虫AE信号波形特征及其信号的能量,为钻蛀害虫声音的监测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取一段具有麻点豹天牛幼虫的杨树木段,通过采样频率为500 kHz的2通道木材蠕变声发射信号采集系统采集原始AE信号。对采集到的原始信号滤波后进行小波分解,通过对各层高频信号的分析获取AE信号的频域特征,并对其进行重构与信号解析。结果表明,麻点豹天牛幼虫AE信号的主频主要集中在30 kHz附近,其信号的能量在16:00最高,反映了该幼虫在15:00-16:00较活跃。  相似文献   
46.
通过分析森林生物多样性与森林病虫害的现状及其对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提出了提高意识、加强管理,依靠科技手段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建议,以期可持续发展森林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47.
本文对昆虫嗅觉传导信息化合物的机理在监测物质开发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参与昆虫嗅觉传导的多种蛋白组分、关键组分OBPs和Ors缺失后对昆虫行为的影响;其次对昆虫嗅觉及其关键组分在害虫监测仪器的开发和高效诱集物质研发上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期提高害虫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48.
利用2000倍液、3000倍液、4000倍液3个不同体积分数的3%高渗苯氧威进行了室内、室外防治春尺蠖幼虫试验,结果表明:施药72h后,室内试验的3个体积分数平均死亡率均达到100.0%;室外试验以2000倍液和3000倍液死亡率为最高,达到98.5%,防治效果显著。3%高渗苯氧威是理想的防治春尺蠖的仿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小麦田间后期观测,针对芮城县小麦栽培区,提出小麦扬花后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而促进该县小麦高产、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50.
王芮华 《北京农业》2011,(9):251-252
土地采用保护性耕作方法,可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提高雨水利用率,培肥地利,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耕作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各种农作物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