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2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林业   342篇
农学   376篇
基础科学   150篇
  456篇
综合类   1778篇
农作物   141篇
水产渔业   109篇
畜牧兽医   228篇
园艺   84篇
植物保护   26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1.
为绣球菌进一步开发利用及工厂化生产奠定基础,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法,以绣球菌菌丝鲜重为指标,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绣球菌菌丝体液态发酵最佳工艺条件:PDA培养基、培养温度26℃、振荡速度150 r/min、发酵时间13 d、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玉米粉。以液态发酵法高效获取绣球菌菌丝体及菌种是行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然需求,本研究结果为绣球菌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山丹县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树种优选及提高造林质量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山丹县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是当前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能够起到调节水文的作用,必须加大对其的研究重视程度。基于此,分析了山丹县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树种优选的措施,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学选种,以及符合水土保持的选择原则两点策略。探讨了山丹县林业重点工程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包括:合理排布林业造林布局、完善造林前准备工作、引入抗盐碱造林技术以及调整林业造林防护管理模式,这些措施对提高山丹县林业造林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3.
为探索不同覆膜材料对旱地农田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五种覆膜处理(T1: 0.01 mm普通聚乙烯地膜, T2: 0.01 mm降解地膜, T3: 0.007 mm降解地膜, T4: 0.006 mm降解地膜, CK: 裸地),研究不同覆膜材料对土壤水热状况、养分含量、以及春玉米产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T1和T2处理的0~25 cm土层的土壤温度较其他处理高0.82~6.05℃,0~4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高于其他处理0.42%~ {4.44% }。在0~20 cm土层中,T2处理的土壤碳、氮含量及腐殖酸含量较其他处理高 {4.69%~ }59.24%。T1和T2处理下春玉米的产量指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并且T2处理的穗粗和穗粒数最高,秃尖率最低。研究表明,T2处理有助于改善旱地春玉米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可作为春玉米高产环保栽培的覆膜材料。  相似文献   
94.
试验通过建立景观水模型,探究了木聚糖酶在不同作用条件下对景观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的降低效果。结果表明:作用时间、温度、酶浓度一定时,pH值7.0时COD降低19.19 mg·L-2,去除率可达9.84%;pH值、酶浓度、温度一定时,作用时长11 h时COD降低19.36 mg·L-2,去除率可达10.86%;pH值、作用时间、温度一定时,酶浓度3 IU·L-2时COD降低31.97 mg·L-2,去除率可达17.02%;pH值、酶浓度、作用时间一定时,55℃时COD降低18.16 mg·L-2,去除率可达9.39%;酶浓度4 IU·L-2、温度50℃、作用时间11 h,COD降低57.06 mg·L-2,去除率可达29.53%。因此,木聚糖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高效降解景观水中部分有机物,有望联合其它水处理工艺,进一步提高景观水的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95.
为提高江苏河蟹主产区产量预测能力,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河蟹养殖发展规划,本研究对河蟹主产区附近设立的7个观测台站2013—2017年的气象数据和该区产量数据进行了采集,利用插值法补足少量缺失值,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取了最能代表江苏省河蟹主产区特点的5个主成分作为研究对象建立BP神经网络,探索其用于江苏省河蟹主产区产量随气象因子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通过PCA主成分分析降维处理后数据的大部分特点能被BP神经网络学习到,预测值与真实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2267,具备一定的模拟气象因子数据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96.
早熟陆地棉品种与气候因子互作对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熟陆地棉品种与气候因子互作对棉纤维品质的影响,为选择品质优良的早熟陆地棉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信息。【方法】 采用EXCEL 2003和SPSS19.0软件,对参试品系3年的试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和逐步回归分析,分析棉纤维品质性状与品种特性及气象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最优回归模型,研究关键影响因子。【结果】 出苗-开花期天数对绒长、伸长率有极显著作用,对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存在显著作用;各棉纤维品质中,伸长率与纤维长度间存在直接作用,且呈极显著正相关;马克隆值与断裂比强度分别对断裂伸长率与纤维长度起间接作用,且作用显著,断裂比强度对整齐度起显著正效应;气象因子中,日温差对棉纤维品质指标中的纤维长度、马克隆值、断裂伸长率均呈显著负相关;≥10℃有效积温对断裂比强度起到显著正相关作用。相关性指标均可构建逐步回归方程,且t检验显著。【结论】 不同生育阶段,出苗-开花天数对纤维品质存在显著影响。各纤维品质指标间,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与伸长率、马克隆值呈极显著相关;断裂比强度与伸长率呈极显著相关,马克隆值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呈极显著相关。各气象因子中,日温差越大,纤维长度、马克隆值、伸长率越低,≥10℃有效积温越高,断裂比强度越高。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不同参考作物蒸散量(ET0)与显著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各显著气象因子对滴灌枣园实际蒸散量(ETc)的贡献率。【方法】在阿克苏地区枣树滴灌试验,选取Penman-Monteith(PM)、Hargreaves-Samani(HS)、Priestley-Taylo(PT)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ET0的显著气象因子,以及各显著气象因子对枣园ETc的贡献率。【结果】平均相对湿度(RH)与ET0呈负相关,太阳辐射(Rn)、天顶辐射(Ra)、最高温度(Tmax)、最低温度(Tmin)、平均温度(T)、风速(U)与ET0呈正相关;各模型的显著气象因子对ETc贡献率为:PM-Rn(62.6%)、U(19.9%)、T(11.8%)和RH(5.7%);HS-Tmax(55.1%)、Tmin(30.1%)、Ra(11.6%)和T(3.2%);PT-Rn(84.1%)、T(12%)和Tmin(3.9%)。【结论】TmaxRn对滴灌枣园ETc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98.
【目的】对比分析天山北坡不同下垫面融雪期积雪特性(积雪深度、积雪密度、液态含水率、雪层温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融雪期林地、草地、裸地积雪特性、气象因子(气温、太阳辐射、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因子(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气象因子、土壤因子与3种下垫面积雪特性间的相关性。【结果】融雪期林地、草地、裸地平均积雪深度分别为8.06、18.67、16.34 cm;林地积雪层平均积雪密度、平均液态含水率均大于草地和裸地,分别为0.48g/cm3、0.66%;林地平均积雪层温度(-0.032℃)均小于草地、裸地;融雪期裸地积雪深度与太阳辐射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60;草地积雪密度与太阳辐射显著正相关;裸地积雪密度、液态含水率、积雪层温度与气温极显著正相关;融雪期林地积雪密度与10 cm处的土壤层温度、土壤层含水率显著正相关;草地积雪深度与40、50、60 cm处的土壤层温度极显著负相关,与20、30cm处的土壤含水率显著负相关,草地积雪密度与20、30、40、50、60cm处土壤层温度极显著正相关;裸地积雪深度与10 cm处土壤层温度显著负相关,裸地雪层温度与20、30 cm处的土壤层含水率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融雪期草地平均积雪深度最大;林地平均积雪层温度最小;林地平均积雪密度、液态含水率均大于草地、裸地;气温、太阳辐射是影响林地、草地、裸地积雪特性的主要气象因子;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与林地、草地、裸地积雪深度呈负相关,与积雪密度、液态含水率、雪层温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
针对安徽省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中小麦赤霉病气象等级预报模型精度不高问题,基于安徽省中南部滁州、庐江、池州和宣城4个代表站历年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发育期及对应气象资料,采用线性相关、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基于雨日和雨量的综合降水指数气象等级预报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拟合检验和预测检验。结果表明滁州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关键为始穗前5d至始穗后25d、庐江为始穗前8d至始穗后20d、池州为始穗前7d至始穗后24d、宣城为始穗前4d至始穗后24d。对建立的区域小麦赤霉病气象等级预报模型进行拟合检验和预测检验发现:滁州地区预测模型的拟合准确率和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6.8%和92.0%,庐江分别为87.6%和70.0%,池州分别为85.6%和88.0%,宣城分别为88.3%和84.0%。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区域小麦赤霉病气象等级预报模型可用于安徽省中南部农业气象业务服务。  相似文献   
100.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hypothesis tested was that Penaeus monodon post‐larvae (PL) experience lower growth when exposed to crushed conspecifics, which was achieved by exposing individual P. monodon PL with abundant food for 4 weeks to a gradient from 0 to 100 crushed conspecific PL L?1. Both dry weight (48.5±7.2 mg) and body size (28.0±1.3 mm) of animals exposed to 1 macerated PL L?1 were significantly (P≤0.011) higher than those of animals in treatments with 0, 5 and 10 crushed PL L?1 (average over treatments: 25.6±3.2 mg; 23.4±0.5 mm). All animals died within 1 week when exposed to 70 and 100 crushed PL L?1, and within 3–4 weeks when exposed to 50 and 30 crushed PL L?1. Exposure time affected mortality and it appeared that LC50 values decreased from 60 to 13 crushed PL L?1 from 1 to 4 weeks' exposure. Survival of P. monodon PL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pH,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ammonia and nitrate. In conclusion, low dose of crushed conspecifics has a stimulatory effect on P. monodon PL, as larvae were heavier and larger, while high doses cause high mort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