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1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428篇
林业   982篇
农学   138篇
基础科学   182篇
  1952篇
综合类   1234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62篇
畜牧兽医   1017篇
园艺   104篇
植物保护   46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380篇
  2011年   363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荒漠草原植被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希拉穆仁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水分进行测定,研究了荒漠草原植被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与土壤水分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尤其是10 cm深度范围内土壤水分随植被盖度呈二次抛物线性趋势增加(R2=0.904 9);由于根系层分布的差异使得土壤剖面不同深度上对这种影响的水分响应不尽相同,灌丛植被覆盖的土壤水分含量在剖面0~40cm范围内明显大于其他植被类型,以坡顶土壤含水量最低;荒漠草原植被覆盖状况变化不仅影响土壤水分含量大小,而且显著影响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退化较轻的河滩草甸植被有利于维持相对均匀的土壤水分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揭示飞播后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恢复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于2013—2017年在浑善达克沙地11个飞播区进行了植被调查试验,并从功能型角度出发,结合对应分析、关联度分析以及Mann-Kendall趋势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探讨了飞播区植被恢复的阶段性以及各功能型植物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果显示: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19 a恢复时间共分为3个恢复阶段,且飞播后,伴随恢复时间的推移,乔木、灌木半灌木、多年生杂类草、一/二年生杂类草、多年生豆科牧草、多年生禾草、一/二年生禾草7个功能型植物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逐渐减弱;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群落的稳定性逐渐增大。不同恢复阶段,植被恢复的主导功能型并不唯一,可在不同阶段进行适时管理,从而使植物群落的演替阶段和整体发展趋势更有利于退化沙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评价京津风沙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自2000年启动实施近20 a以来的防风固沙效应,以指导工程二期的实施。[方法] 选取植被覆盖度、风蚀量和防风固沙服务功能保有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京津风沙源区以草地为主,其次为林地和农田;工程实施以来,多年平均土壤风蚀量为7.87×108 t,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一期工程实施期间的土壤风蚀量总体呈逐年减小趋势,二期工程实施以来,风沙源区遭受风蚀危害又逐渐加重,尤其是沙化草原亚区,该区风蚀模数变化趋势达到了8.96 t/(hm2·a);就防风固沙服务功能保有率而言,整个风沙源区均值达到了0.82,低值区主要分布于沙化草原亚区(0.743)和晋北山地丘陵亚区(0.752);二期工程实施以来,大部分区域保有率均显著提升,这与二期工程实施期间全年及冬春季的植被覆盖度变化情况一致。[结论] 京津风沙源的风蚀防治区重点在保有率下降区域和以草地和沙地为主的沙化草原亚区、浑善达克沙地亚区和科尔沁沙地亚区。  相似文献   
104.
草地反射太阳光偏振特性测量个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志刚  吕达仁 《草地学报》1998,6(4):237-243
本文在中国科学院植的研究所岩石草原定位研究站对羊草和苔草样方进行太阳反射光偏振特性的测量。  相似文献   
105.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评价草地质量初探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以草地优良牧草产量、可食牧草产量、载畜量、牧草利用率和覆盖度为主要指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工分析的方法,对武威地区32个类型草地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质量最好的草地是山地草甸,质量最关的是干荒漠和荒漠摹。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武威地区草地质量分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6.
Change in 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 (PNV) distribution associated with climate change due to the doubling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2×CO2) was estimated with a global natural vegetation mapping system based on the modified Kira scheme to the globe and the continents. With an input of widely-distributed global climate data, the system interpolates data onto a 1° latitude by 1° longitude grid over the globe, generates estimates of vegetation type, and produces a composite PNV map. The input climate data corresponding to the 1×CO2 and 2×CO2 consists of observations prior to AD 1958 at 2,001 weather stations worldwide and the 2×CO2 simulation output from the Japan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e's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respectively. As a result of the simulated global warming, the vegetation zones expanded mostly from the tropics toward the poles. PNV area changed by 6.98 billion (G) ha of the total land area (15.04 Gha) and potential forest area corresponding to the closed forest and open forest (woodland) reached 9.74 Gha with the increase of 1.29 Gha. The potential forest area in Europe had obvious advantages to the climate change accompani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ctual forest area. Although the actual forest area has decreased in North America and Asia, the potential forest area in these continents also benefitted from the climate change. In the end, the remaining continents tended to bear the brunt of the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107.
张芸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8):101-102
我国是世界上缺水最严重的干旱区之一,因而研究抗旱植物在风景林遣景中的应用,在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过去的风号林景观规划存在重视景观效果而忽视抗旱植物对其少以利用的现象。文章拟在综合抗旱兼观赏性良好的植物种类中挑选出不同的搭配组合予以应用到风景林遣景中去,并对这些抗旱植物种类进行分类,对它们的生长习性和园林应用进行介绍,使之符合风景林景观抗旱植物的选择与造景的规划设计理念,进而指导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08.
韦宇  李秀寨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222-223,226
在分析楚雄市植物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植物资源和植被类型特点,并提出植物资源的保护对策,以期为楚雄市植物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9.
张茹春 《北方园艺》2007,(12):184-185
对北京怀沙河、怀九河水生植被的种类组成、分布区类型以及植被类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共有水生植物16科18属24种;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广泛分布成分最多,其次为北温带分布;水生植被分为沉水、浮水和挺水3个植被亚型和香蒲群落、慈菇群落、满江红群落、水毛茛群落、豆瓣菜群落等13个群系.  相似文献   
110.
盐生植被的保护、利用及盐碱荒地的生态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盐生植被的脆弱性及其在荒漠系统中的作用,提出了我国目前恢复盐生植被生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