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2篇
  免费   555篇
  国内免费   759篇
林业   1263篇
农学   404篇
基础科学   147篇
  3849篇
综合类   2860篇
农作物   194篇
水产渔业   190篇
畜牧兽医   390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319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40篇
  2022年   401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357篇
  2019年   420篇
  2018年   333篇
  2017年   514篇
  2016年   597篇
  2015年   505篇
  2014年   573篇
  2013年   731篇
  2012年   761篇
  2011年   692篇
  2010年   441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耐盐菌在盐渍土壤中分布广泛,研究其分布特征可为下一步盐渍土改良和降低植物盐害工作提供有益参考。【方法】从深圳坝光和宝安填海区灌木根际采集10个土壤样品,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培养基分离耐盐菌种,并通过电镜形态观察和基因组DNA扩增测序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从灌木根际土壤中分离出66株根际菌株,其中14株具有强耐盐能力,可在10%~14% NaCl浓度下生长。电镜结果和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深圳坝光和宝安填海区土壤耐盐菌种类丰富且形态差异明显,14株细菌中有13株来自芽孢杆菌属(Bacillus),1株来自溶杆菌属(Lysobacter)。此外,对其中3株耐盐菌的碳源利用能力分析结果表明,3株菌具有不同的碳源利用能力,NY12可利用的碳源种类最多。【结论】首次对灌木根际耐盐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14株强耐盐菌株,其形态和碳源利用能力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2.
长期以来都是通过测定四氯化碳荷量或吸苯率,来评价用于气相吸附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由于四氯化碳是剧毒试剂,苯是致癌物质、所以本文改用环己烷作为吸附质,通过测定各种活性炭对环己烷的吸附等温线,详细讲话他环己烷荷量作为评价活性炭吸附性能的条件。并介绍了快速测定活性炭对环己烷的吸附荷量的迎头色谱穿透曲线法。  相似文献   
143.
Overgrazing contributes to rangeland degradation altering plant community composition, erosion and biodiversity. Little unanimity in the literature exists on the effects of livestock grazing on soil carbon and biodiversity, in part, due to uncontrolled grazing pressure from native and feral animals. Paired paddock contrasts at three, long‐term (>8 years) study locations in the southern Australian rangeland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managing grazing intensity through the use of exclusion fencing and rotational grazing on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soil nitrogen (TN), ground cover and biodiversity (flora and invertebrates). Grazing management had no effect on SOC or TN on grey soils (Vertisols), but for red soils (Lixisols),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SOC were found for both the 0 to 5 and 5 to 10‐cm soil depths (0·3% and 0·27% respectively) and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TN. We found strong and consistent relationships among SOC and higher perennial (p < 0·001), higher litter (p < 0·05) cover and close proximity to trees (p < 0·05). Managing grazing intensity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higher perennial ground cover (p < 0·001) on Vertisols (8·9 to 11%) and Lixisols (12·5 to 15%) and higher plant diversity (both native and exotic) but negatively impacted invertebrate diversity, indicating trade‐offs between production and resources. We 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 effects of grazing management on SOC are mediated by ground cover and increased organic matter supply and/or reduced soil carbon redistribution (eros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management of grazing intensity may provide a tool to avoid soil carbon loss in rangelands.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4.
以内蒙古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3种草原实验区草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 设置7种氮添加梯度, 分别为CK(0 g N·m-2·a-1)、N1(5 g N·m-2·a-1)、N2(10 g N·m-2·a-1)、N3(15 g N·m-2·a-1)、N4(20 g N·m-2·a-1)、N5(25 g N·m-2·a-1)、N6(30 g N·m-2·a-1),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法研究不同浓度梯度氮添加下不同草原类型区植被生物量、土壤碳氮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氮添加并未对3种草原类型地下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P<0.05),且本研究初步判断在N3添加时接近饱和阈值, 整体上氮添加使内蒙古草原总生物量平均增加了29.66%,较干旱的荒漠草原对氮添加的响应较为明显。施氮肥使草甸草原的根冠比显著降低(P<0.05),典型草原根冠比在N3处理下显著增加(P<0.05),但对荒漠草原影响不显著(P>0.05)。2)选择不同土层(0~10 cm、10~30 cm)分析氮添加对3种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氮添加对草甸草原土壤碳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土壤碳氮含量存在显著影响(P<0.05),且0~10 cm土层对施氮的响应更明显。3)施氮条件下地上生物量与土壤C/N、年均降水显著相关(P<0.01),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均与土壤全氮含量、有机碳含量、土壤C/N、年均温、年均降水显著相关(P<0.01)。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草地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土壤碳氮含量对施肥的响应存在差异,这意味着草地恢复与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养分的添加作用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45.
土壤活性有机碳能够准确反映土壤有效性,表征土壤质量变化,是探索可持续草地管理措施的关键指标之一。以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围封、放牧和刈割野外控制试验,探讨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SOC)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发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SOC含量表现为围封>刈割>放牧,其中围封区和刈割区土壤SOC含量显著大于放牧区,围封区与刈割区土壤SOC含量差异不显著,在土壤活性有机碳中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表现为放牧>围封>刈割。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OC)含量均表现为围封>刈割>放牧,围封区与刈割区土壤MBC和土壤ROC平均含量差异不显著,且均显著大于放牧区。土壤MBC、ROC和SOC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土壤ROC和土壤MBC与土壤全氮和土壤全磷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围封与刈割有利于土壤SOC、MBC、ROC的提升,放牧对土壤DOC有一定累积作用。围封和刈割增强了土壤SOC的稳定性,活性有机碳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能够敏感地反映土壤有机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6.
MS微滤材料在活性炭废水治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尽论述了以MS微滤材料为核心的过滤器代替沉淀地治理活性炭废水的应用与实效,利用过滤法回收活性炭,活性炭回收率高达99%,同时实现出水回用;社会和经济效益大,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条件。  相似文献   
147.
溶液的酸度、二氧化碳、空气、微生物、光照及人为和环境等因素对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继而造成氮肥生产中有关碘量分析法的误差,通过控制溶液的pH值,防止二氧化碳气体的渗入,加强对分析人员的管理,可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实际中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出现的析硫现象,保持其浓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8.
木质原料热解及活性炭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椰壳为代表原料进行热解研究,用热重分析法分析了椰壳热分解的机理。与一般木质原料一样,椰壳也是由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椰壳中的半纤维素的分解温度在200~260℃,纤维素的分解温度在260~295℃,木质素的分解温度在295~320℃。本研究还探讨了椰壳炭的孔结构参数,炭化温度425~720℃,其微孔容积为0.124~O.222mL/g,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椰壳炭的表面形貌,椰壳在热分解时,细胞壁分解形成了微米级的大孔,并保留了椰壳的纤维状结构。采用离子发射光谱,分析了椰壳炭的微量元素组成,主要有铝、钡、铁、镁、钙、硅等。  相似文献   
149.
国际碳市场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国际碳市场目前已形成以项目市场为主流市场、准许市场为辅助市场的基本格局。文中首先对国际碳市场的基本结构进行了定性划分,然后着重从交易主体、交易数量、交易价格和交易类型等方面对项目市场展开了深入分析,最后对国际碳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0.
糠醛渣活性炭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糠醛渣为原料,成功地制备出脱硫活性炭,并详细考察了制备过程中影响炭性能的诸因素,该炭表面基团丰富,中孔发达,特别是经CO2改质后,脱硫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