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5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241篇
林业   211篇
农学   279篇
基础科学   357篇
  268篇
综合类   1083篇
农作物   238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95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11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光电控制穴盘精密播种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根据水稻工厂化育秧农艺的要求,设计了穴盘精密播种装置,该装置以PIC16C57为核心,采用光电一体化技术来控制电磁振动排种器,使其每次只排出一粒种子,提高了播种精度,降低了漏播率。试验表明,该播种装置的单粒率达98%以上,重播率小于2%,漏播率为零。  相似文献   
42.
流体播种技术发展及其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干旱缺水是影响旱作农业的重要因素,研究旱作节水技术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流体播种是一种抗旱、节水、增产的新技术.为此,在调查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流体播种技术及其在节水,提高出苗率、成活率等方面的特点;简述了保水剂的发展和应用情况以及流体播种机具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流体播种技术应用的排种器伤种、流体播种液的配制、播种精度和均匀度、保水剂的使用经济性等关键技术问题,并探讨了其解决措施,可为流体播种技术和播种机具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根据新疆气候特征,种植业特点,土壤特性,设计研制了2BCM一6型茬地免耕半精量播种机。主要介绍了工作部件的设计、工作原理、技术指标等。2BCM—6型茬地免耕半精量播种机通过性能实验,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4.
论述了系统仿真技术的基本概念框架及其发展现状.详细阐述了在播种机领域内开展仿真研究的状况.指出了当前这一领域里存在的问题。用新的仿真技术和方法将播种机作为一个系统来开展仿真研究,同时开展坐水播种机仿真研究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5.
为实现精密播种作业中播种下压力和播深的实时监控和质量评价,设计了一种多行播种机下压力和播深CAN总线监控与评价系统。系统采用基于角度和轴销传感器的播深和下压力测量装置,优化设计了液压驱动和分区控制的气压驱动装置,开发了基于Co De Sys(Controlled development system)编程环境的智能终端交互界面和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控制程序,实现了基于CAN总线通信的作业参数监测控制和质量评价。通过搭建的室内试验台完成了播深和下压力静态建模试验,建立了适应不同设定播深的下压力测量模型。分区控制系统响应测试试验表明,在调节范围(0. 2~0. 6 MPa)内,系统超调量低于5. 97%;响应时间与控制行数和设定气压正相关;在设定气压(0. 1~0. 6 MPa)范围内,6行播种机调节时间不超过2. 35 s。为测试系统工作性能,在25、50、75 mm 3种设定播深下,对左区控制(600 N)、右区控制(300 N)、机械调节和自重调节4种控制方式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土壤压实和播种下压力控制效果试验表明,主动分区控制方式可实现更为稳定的土壤紧实度,且在浅旋地块环境下,右区控制方式可达到最优的下压力稳定性,其控制合格率不小于95. 78%;播深控制效果试验表明,随着设定播深的增大,播深质量显著降低,在设定播深25~75 mm范围内,左区控制、右区控制、机械调节和自重调节对应的最小播深合格率分别为91. 92%、92. 53%、70. 44%和58. 72%,对应的最大标准差分别为2. 22、3. 11、3. 69、7. 70 mm,对应的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 52%、4. 40%、4. 96%和14. 01%。相比机械调节和自重调节,分区控制系统提高了单体下压力和播深稳定性。  相似文献   
46.
播期对花生光合性能与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青花5号花生品种为材料,在田间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系统研究了不同播期对花生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花生功能叶片光合性能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叶面积系数、叶绿素SPAD值、净光合速率、产量均以4月30日和5月10日播种的较高,过早和过晚播种均不利于功能叶片光合性能和产量的提高。研究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5月上旬是花生获得高产的最佳播期。  相似文献   
47.
环模制粒机中环模结构型孔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苜蓿草粉对环模系统的磨损是造成饲料制粒机关键部件环模失效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应用Pro/E及ANSYS软件完成三种类型环模型孔的建模及有限元静力分析.得到了三种类型环模型孔沿轴向路径的应力与变形分布,找到了环模孔倒角与环模孔轴向路径的应力与变形的影响关系,60°倒角环模孔结构好,为环模进行结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8.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大豆在苗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的根瘤及地上部形态特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根瘤数逐渐减少;苗期主根根瘤数多于侧根发生根瘤数,从开花期开始侧根根瘤数明显多于主根根瘤数;苗期主要发生小根瘤,从开花期开始大根瘤数明显多于小根瘤数.随着播期的推迟,株高、茎粗、主茎出叶数、分枝数、豆荚数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9.
底墒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针对甘肃陇东旱作雨养农业区的冬小麦产量低而不稳,水分利用效率低下,冬小麦夏季休闲期正值该区的降雨高峰期,降雨和无效蒸发同步且土壤保持水分不足的问题开展试验研究。通过夏季休闲期的地膜覆盖、集雨抑蒸,提高播前底墒,并对模拟底墒试验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播前底墒对该区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的影响,通过提高底墒,对于稳定产量有较大贡献,提高生育期降水利用率,对提高产量有较大贡献。在分析多年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冬小麦产量和播前土壤水分含量之间的模拟关系式以及冬小麦产量和生育期降雨量之间的模拟关系式。  相似文献   
50.
解释黑客概念,描述黑客攻击行为,分析黑客攻击的流程。详细介绍了攻击前准备阶段工作,各类攻击信息的收集方法和途径,从开放端口分析、系统漏洞扫描、公开的信息、社会工程学四个方面介绍了信息的收集。常用端口介绍,常见系统漏洞列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