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52篇
  免费   1581篇
  国内免费   1777篇
林业   4347篇
农学   1212篇
基础科学   1202篇
  5342篇
综合类   10109篇
农作物   730篇
水产渔业   928篇
畜牧兽医   1447篇
园艺   494篇
植物保护   1699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555篇
  2022年   745篇
  2021年   837篇
  2020年   828篇
  2019年   985篇
  2018年   555篇
  2017年   957篇
  2016年   1170篇
  2015年   984篇
  2014年   1370篇
  2013年   1494篇
  2012年   1963篇
  2011年   1980篇
  2010年   1541篇
  2009年   1568篇
  2008年   1417篇
  2007年   1521篇
  2006年   1325篇
  2005年   1038篇
  2004年   807篇
  2003年   673篇
  2002年   549篇
  2001年   461篇
  2000年   413篇
  1999年   259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收集河南省各县市的气象资料与土地利用、工农业生产等统计数据,利用Penman模型与河南省用水定额等方法计算出各县市的生态用水各项分量,利用GI S 等工具分析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省生态用水平均为82488.08×104 m3,但变异系数较大,用水量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南部、西部山区;生态用水密度平均为59.10×104 m3/km2,其变异系数较小;生态用水量主要由生态环境需水量与水体蓄水量组成,与土地利用方式、气候条件、植被状况、国土面积等因素有关;排序分析表明,河南省生态用水大致可以分为用水量大但密度较小、用水量小但密度较大、用水量与密度均小3个区域。  相似文献   
952.
田丰  王振祥  苏建业  陶涛 《绿色科技》2014,(4):266-267,269
指出了水利工程移民生产安置是关系到移民的生产水平能否恢复或超过安置前的生产水平的问题,但移民安置也会带来诸多环境问题。处理和解决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移民安置产生的环境问题则是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及工程综合效益充分发挥的重要工作。对移民安置于环境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53.
武威绿洲灌区冬小麦田土壤水热特征对耕作措施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内陆河武威绿洲灌区不同耕作措施对冬小麦田土壤水热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覆盖(NTS)和免耕立茬(NTSS)处理较免耕秸秆不覆盖(NT)、传统耕作(T)和秸秆翻压(TIS)处理具有显著的保墒作用;冬小麦返青至收获期NTS和NTSS处理对土壤具有"降温作用",且气温越高"降温作用"越大;NTS和NTSS处理有利于提高冬小麦产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分别较T处理显著提高产量15.65%~16.84%和6.98%~12.75%、穗粒数10.93%~12.34%和3.57%~23.41%、千粒质量7.85%~10.13%和5.57%~6.40%,分别较TIS处理提高产量8.01%~11.29%和2.94%~4.25%、穗粒数1.83%~9.50%和0.95%~13.28%、千粒质量1.77%~7.69%和0.40%~3.23%,分别较NT处理提高产量4.56%~9.23%和0.92%~1.04%。免耕秸杆覆盖和免耕秸杆立茬处理具有保水、降温、增产的作用,是适宜该区冬小麦生产的有效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954.
以地方品种‘建昌红香芋’为材料,设置6个植株配置组合,研究其对植株生长、冠层特征、光合参数及球茎产量品质等指标的影响,以探讨营养面积和行株距配置对芋植株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营养面积越小,芋植株株高越高,叶片开展度越低。在营养面积为0.165m2和0.220m2的条件下,宽窄行为(70+40)cm的植株冠层光合有效辐射透过率显著高于宽窄行为(80+30)cm的植株,而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则相反。株距为30cm的芋植株叶面积指数和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最大,冠层光合有效辐射透过率最小,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最低,其单株球茎产量最低,品质最差。株距为35cm时,芋植株具有较高的Pn,形成的单位面积球茎产量最高,品质最好。说明,合理的营养面积和行株距配置可有效调控芋植株冠层形态结构和光合有效辐射(PAR),影响光合作用,并最终影响球茎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55.
肖龙山 《绿色科技》2014,(3):185-188
指出了当前牛栏江水污染严重,牛栏江生态廊道绿化的任务是提高河流“自净”能力,净化水质。探讨了绿化技术途径,包括对河岸带进行区划,确定各带(区)的功能,根据各带(区)特点,布置植物,强调在有限的空间内,千方百计地增加湿生与水生植物种植面积,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体,从而实现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956.
指出了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环境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不仅影响景观,还影响植被的生长。为了能尽快恢复植被的生长,对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中先锋树种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边坡绿化的功能,提出了高速公路边坡先锋植物的选择原则和习性要求,分析了垄茶高速公路边坡的环境特点,并探讨了其边坡绿化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就先锋树种选择、植物的文化内涵和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应用植物35种,其中包括豆科、蔷薇科、杜鹃花科、胡颓子科、桦木科、鼠李科等。其结果对国内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7.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的自然观指导.本文挖掘整理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颇族创世史诗《目瑙斋瓦》中的自然观,明确了景颇族朴素自然观表征的历史脉络,分析了其中蕴含的天、地、人“三才”和谐统一的辩证思维方式,这对把握滇西景颇族维系生态平衡的民族传统,合理利用地方性知识促进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有现实意义,也对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58.
中国城市环境面临的挑战是:污染物排放总量大,雾霾污染、水体污染和重金属污染仍然比较严重.随着不断增加环保投入,提高污染治理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城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下降,城市环境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因此,我们需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创建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59.
新型城镇化将是我国今后几十年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也是促进民族地区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通过对武陵山民族地区6个县新型城镇化的实地调研,了解到改革开放以后这个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当地政府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面对“四化”的新形势,武陵山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十分明显,主要是城镇规划无序滞后,产业发展先天不足,民族文化传承任重道远,建设资金欲求无门,政策“洼地”严重失衡.根据以上情况,提出了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960.
以内蒙古枸杞产区主要害虫枸杞瘿螨为研究对象,于2008-2013年分别在内蒙古托克托县五申镇、乌拉特前旗先锋镇和内蒙古自治区园艺研究院试验场等地,选择不同栽培环境的枸杞园地开展枸杞瘿螨发生危害调查,并进行枸杞行间套作藿香蓟、薄荷及苜蓿等开花植物生态调控枸杞瘿螨试验,为实施以植物多样性为基础的枸杞瘿螨综合调控技术、降低农药使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枸杞园环围栽培向日葵、玉米和瓜类等多种植物,枸杞行间套作和毗邻向日葵、藿香蓟等开花作物,枸杞与向日葵、玉米间隔呈条幅带作栽培,对枸杞瘿螨的发生危害有抑制作用。生态调控区枸杞瘿螨的发生危害以6月最重,6月到8月危害呈现下降趋势,因此认为,药剂防治仍应是目前早春4-6月枸杞瘿螨出蛰活动期必须实施的措施,之后随着多作物生态环境的营造,可以持续控制枸杞瘿螨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