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1篇
  36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水稻-虎纹蛙”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稻-蛙”模式中。经济效益达2163—4683元/667m^2,而对照单纯种植水稻的试验地中,经济效益仅607元/667m^2。“稻-蛙”模式是单纯种水稻经济效益的3.56—7.71倍。值得提出的是。“稻-蛙”种养模式栽培出的水稻由于没有使用化肥和农药,其稻谷的质量要比对照单纯种植水稻的稻谷更好。“稻-蛙”模式也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2.
通过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展节水农业研究,总结出节水型生态农业规划必须遵循的原则和依据,按照这些原则和依据进行规划,才能合理调配和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丽水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建设调研,分析了丽水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具有的资源优势,提出了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4.
受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的影响,科左后旗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后劲不足本文针对科左后旗农业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脆弱的生态环境现状,依据科左后旗具备的独特的气候、资源、地理、市场、技术优势,对科左后旗农业经济的建设进行了探讨,从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庭院经济4个方面论述了科左后旗发展以集约化草地畜牧业为主,多元产业综合发展的生态农业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5.
简介了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发育的花江大峡谷顶坛片区自然环境条件及其石漠化现状,分析其正实施的治理石漠化的几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花椒-养猪-沼气模式、砂仁-养猪-沼气模式、传统粮经作物(包谷、花生等)-砂仁、花椒套种模式)效应,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6.
生态农业是当今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增效和环境保护功能,对改善和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生产健康优质的安全食品具有重大意义。简述了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安全现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并发展生态农业应因地制宜、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7.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和农业区。黄十高原生态建设的目的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系统。在对环县生态建设与农业发展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不同治理模式的对比分析,以及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生态农业发展的研究。表明环县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人口压力过重、水土流失加剧、植被缺乏、耕地质量差、自然灾害多等。提出生念建议与农业发展的模式,即“林草封顶、桃杏缠腰、阳坡刺槐、阴坡油松、坡地梯田、乔灌混交、杨柳垫底、沟道筑坝”。  相似文献   
28.
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41,自引:6,他引:35  
以杭州市浮山综合生态场为例,介绍了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分析了该场沼气工程的设计和系统结构及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1983~1993年该场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能实现资源的多层次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9.
甘肃省环县生态环境建设及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作者的实地调查,对甘肃省环县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生态农业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环县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人口压力过重,贫困人口多;水土流失加剧,荒漠化面积扩大;植被缺乏,人为破坏严重;耕地质量差,土壤垦殖率高;水资源匮乏,自然灾害多等。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提出本区域建立生态农业产业基地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不仅适用于此区域,对西部其它一些生态脆弱,农业生产条件差的地区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30.
华北平原典型区生态农业规划与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以华北低平原典型区巨鹿县为例,探讨设计了适应本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农畜林工经、种养加销和牧渔农综合生产"典型模式,并通过优化生态农业结构与布局,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