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88篇
林业   268篇
农学   78篇
基础科学   32篇
  229篇
综合类   651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124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6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31.
运用线性回归插补途径和RHtest方法分别对1961-2010年我国东部林区853个站点的日最高气温资料进行插补和均一化检验订正,建立完整且均一的日最高气温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我国东部林区近50年来最高气温订正前后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订正后东部林区年及四季(春、夏、秋、冬)平均最高气温每10年分别增加0.171,0.233,-0.002,0.201和0.263℃,订正后整个区域年平均最高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而订正前有部分站点呈降温趋势;春、秋、冬3季平均最高气温在整个林区几乎全部呈现上升趋势,夏季东部林区多数站点呈降温趋势,尤其是长江和黄河流域之间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2.
湿地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在整个亚洲居于首位,但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的不当活动,我国的湿地面积锐减严重,且环境不断恶化。针对此种情况,本文详细论述了四川省湿地资源现状,并深入分析了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3.
为了探索日益增强的旅游活动是否会对黄龙水质产生影响,从2010年4月下旬到11月上旬,以泉水中保守离子Sr2+作为示踪剂,采用野外自动监测、水样采集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黄龙风景区溪流水中Sr2+、PO43-、NO3-等离子质量浓度做了一个旅游季节的监测;结果表明,在补给泉和相应景点间,水中磷酸盐质量浓度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且后者比前者均有所升高,其年平均值在5个景点分别升高2.65、1.94、0.91、0.11和1.35倍,而示踪剂Sr2+离子质量浓度变化趋势则正好相反,说明黄龙风景区溪流水磷酸盐浓度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外源污染;进一步对比分析各景点磷酸盐、硝酸盐质量浓度与同期游客人数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间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一致性;为了排除偶然性因素影响,笔者于2011年对水中磷酸盐质量浓度重新做了上述观测,结果与2010年相似;因此可以推断,黄龙景区溪流水中磷酸盐、硝酸盐质量浓度已明显受到过度旅游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4.
曾铃雁  肖倩  袁煜旻  罗言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459-5461,5538
基于市场营销理论中对于6PS的开发,针对观光农业的特性,分析得出观光农业的6PS,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权力与公共关系需要关注的问题,需要政府、农民、社会、科研机构一起努力共同实现农村闲置土地的合理流转,最终实现四川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促进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35.
今年是四川在全国率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周年。文章阐述了20年来工程建设历程和建设成效,归纳出六条"四川经验"。  相似文献   
136.
四川柑橘适宜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是四川省和我国主要水果产品之一。以气候为主的环境变化,对作物空间布局产生了显著影响。为合理优化柑橘生产空间,本研究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构建柑橘适宜分布与环境变量的关系模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检测模型精度,刀切法(Jackknife)筛选主导环境变量;采用ArcGIS技术对比1980年、2010年四川柑橘适宜区分布,揭示近30 a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省柑橘适宜区的分布与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四川柑橘适宜性的主导环境变量主要体现为以光、热、水为特征的气候环境变量。近30 a四川省气候暖干化的变化趋势改变了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引起了柑橘种植适宜区的时空变化。1980—2010年柑橘种植适宜性空间格局呈现出2个变化特征,一是高适宜区呈整体向北迁移的趋势,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区与川东北地区过渡地区;中适宜区界线向东南方迁移。二是适宜性级别呈现出逐级调整,低、中适宜区的等级调整变化明显。2010年高适宜区面积约为4.22万km2,中适宜区4.19万km2,低适宜区4.4万km2,大部分地区为不适宜区。以高适宜区为参照,通过政策措施,政府部门可增加在川南地区、成都平原地区南部的柑橘生产布局。本研究客观地反映了气候变化下,四川省柑橘种植适宜性变化特征,合理确定了柑橘适宜性面积及分布,为柑橘空间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大熵模型在对物种分布进行准确模拟和预测时具有较强应用价值,对作物气候适宜性区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对于不同区域和作物应选取合适的环境变量、空间尺度和物种采样位置,减少系统累计误差,提高作物气候适宜区划定精度。  相似文献   
137.
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算法模拟川中丘陵区参考作物蒸散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ET_0)是作物精准灌溉管理与农业高效用水的核心参数。为提高川中丘陵区气象资料缺省下的ET_0预报精度,利用不同的气象因子组合,建立15种基于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算法(multivariate adaptive regression splines, MARS)的ET_0预报模型。选取11个代表性气象站点1961—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与其他ET_0预报模型进行对比,并利用可移植性分析评价MARS模型在川中丘陵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温度和风速项输入的MARS_5(输入大气顶层辐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2m处风速)、MARS_9(输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2 m处风速)和MARS_(13)(输入最高气温、2 m处风速)模型,以及仅基于风速项输入的MARS_(15)模型都具有良好的模拟精度;大气顶层辐射和风速是决定机器学习模型地域性适应能力的关键;引入大气顶层辐射后,MARS_6(输入大气顶层辐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MARS_7(输入大气顶层辐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长)、MARS_8(输入大气顶层辐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模型均优于相同气象因子依赖下的Irmak-Allen、Irmak、Hargreaves-M4模型;通过可移植性分析发现,在训练站点和测试站点的随机交叉组合下,MARS_5模型保持了较高的精度(纳什效率系数和决定系数均大于0.985),且输出较为稳定的模拟结果,均方根误差变化范围为0.121~0.193 mm/d,平均相对误差变化范围为2.7%~4.2%。因此,基于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算法的ET_0预报模型可作为川中丘陵区ET_0预报的推荐模型。  相似文献   
138.
以川中丘陵区"带状采伐+补阔"试验基地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林下天然更新情况。结果表明:(1)采伐带、保留带天然更新的幼树幼苗明显高于对照样地(P<0.05)。10m、8 m、6 m、4m采伐带、保留带的天然更新幼树幼苗分别是对照的10.63倍、9.38倍、7.92倍、7.50倍和3.33倍、3.75倍、4.38倍、6.04倍。(2)采伐带、保留带、对照样地内的更新幼树幼苗的树高均显现为左偏单峰结构,且均以树高≤0.1m的幼苗数量最多。不同带宽采伐带和保留带内天然更新的幼树幼苗高度分级占比不尽相同。(3)所有处理下的天然更新的幼树幼苗均呈聚集状分布的状态,且聚集强度较大。(4)除柏木外,天然更新的树种种类多以香樟、香椿、乌桕等喜阳或半喜阳的为主。  相似文献   
139.
四川省地形起伏度与人口/经济的空间自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四川省地形起伏度与人口经济的空间关系,为区域人口合理布局、经济格局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ASTER GDEM数据为基础,通过均值变点法确定四川省地形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分析地形起伏度的分布特征;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讨地形起伏度与人口/经济的空间关系。[结果]四川省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整体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地形起伏度与人口/经济呈空间负相关,聚集特征显著。甘孜、阿坝、凉山自治州是高地形起伏度,低人口分布,低经济水平地区;成都市是低地形起伏度,高人口分布,高经济水平地区;南充市南部县、阆中市等是低地形起伏度,高人口分布,低经济水平地区;攀枝花市仁和区、甘孜州石渠县等因自然资源或地理位置因素,地形对人口或经济影响不明显。[结论]四川省地形起伏度与人口经济呈空间负相关,但这种关系因地而异。  相似文献   
140.
以四川省183个县域为基本单元,选取人均GDP指标,结合区域差异的统计方法和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了1998-2016年四川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省县域经济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波浪式减弱态势.低于四川省人均GDP平均水平的县域是县域经济数量结构的主体地位将长期保持.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都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经济发达的县域集聚在成都平原和安宁河谷平原的腹地,形成了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差异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