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54篇
  免费   899篇
  国内免费   2425篇
林业   613篇
农学   2078篇
基础科学   1464篇
  3009篇
综合类   8090篇
农作物   1371篇
水产渔业   129篇
畜牧兽医   691篇
园艺   245篇
植物保护   1388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67篇
  2022年   607篇
  2021年   666篇
  2020年   709篇
  2019年   735篇
  2018年   601篇
  2017年   856篇
  2016年   1000篇
  2015年   750篇
  2014年   984篇
  2013年   907篇
  2012年   1245篇
  2011年   1149篇
  2010年   954篇
  2009年   929篇
  2008年   786篇
  2007年   899篇
  2006年   724篇
  2005年   683篇
  2004年   499篇
  2003年   398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208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4篇
  1962年   1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利用生物接种、血清学反应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对大田发生的玉米矮花叶病毒源进行了鉴定。利用超薄切片系统研究了玉米受MDMV侵染后超微结构的变化。在细胞质中观察到风轮状、卷叶状、束状、圆柱状内含体和简单的囊泡到高度卷曲的膜系统。受侵细胞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胞间连丝,a型为正常胞间连丝,b型的胞间连丝伸出指状突起,这可能是细胞限制病毒在寄主体内运转的一种结构。壁旁体的出现与寄主细胞壁加厚及封闭胞间连丝有关。  相似文献   
992.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条件下氮素反硝化损失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北京潮土上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用量处理,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量为4.71~9.67 kg·ha-1。夏玉米生育期是反硝化损失的关键时期。氮肥施用后的1~2周是氮素反硝化损失的最剧烈阶段。土壤N2O的生成、排放与反硝化作用有相似的规律性,N2O可能大部分来自于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993.
液膜果袋在石榴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榴生产中存在果实感病较多,果面光洁度、色泽较差及农药残留量高等问题,套纸袋和塑膜袋各有缺点,为了探索新的套袋途径,对液膜果袋和纸制果袋、塑膜袋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液膜果袋后的石榴果实比套纸袋、塑膜袋及对照的感病率低,果实着色指数及果面光洁度较高,单果重增加,果实六六六残留量低于套纸袋和塑膜袋。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模拟厌氧胁迫下薏苡(CoixlacrymajobiL.)和玉米(zeamayL.)的丙醛(MDA)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及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厌氧胁迫处理增加薏苡、玉米根系和叶片的MDA的含量,同时导致膜脂过氧化物的生成;但在根系中,薏苡膜脂过氧化物含量低于玉米,MDA含量与处理前比较处于较低水平;此外,薏苡根系中SOD维持较高的活性,而玉米则在叶片中有较高的POD和SOD活性。  相似文献   
995.
沙地云杉座水覆膜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4年到2006年,通过3 a对沙地云杉2 a、3 a和4 a生苗木的田间座水覆膜试验,结果表明:座水覆膜可以明显地提高土壤温度,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土壤温度平均提高2℃,土壤含水量平均提高1.87%~2.36%。2 a、3 a和4 a生苗木造林成活率比对照分别提高25%、21.4%和23.8%,苗木高生长量比对照分别提高26%、44%和22%。  相似文献   
996.
针对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干旱少雨,风大风多,风蚀沙化严重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影响农田风蚀沙化的各种因素,研究提出了防沙型带状留茬间作轮作技术。结果表明:采用带状留茬间作轮作技术,冬春风蚀季节可以降低留茬带风蚀量幅度基本为68.5%~88.7%,由于留茬带的保护作用,降低间作裸露带风蚀量幅度为42.4%~68.3%。在减轻风蚀的同时,带状留茬间作轮作保持了由于秋季耕翻松土的多蓄降水作用,降低了冬春季节近地面风速和水分蒸发,同时还拦截了冬雪,播种时有留茬带保护的间作裸露带0~1m土层贮水量提高15~41.5mm。由于带状留茬间作轮作的集水、保墒和边际效应,增产作用明显,增产幅度为12%~75%。  相似文献   
997.
密度和肥料对高油玉米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不同肥料、密度下高油玉米的叶绿素、NRA、光合作用和氮、磷、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高油玉米的叶绿素、NRA、光合作用和氮、钾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密度为52500株/hm^2,施肥量为N:360kg/hm^2、P2O5:120kg/hm^2,K2O:180kg/hm^2的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998.
水作与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作水稻和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水作稻田当季用水总量是旱作稻田的 3 5~ 3 7倍 ,旱作稻田灌溉水生产效率是水作稻田的 1 0 6~ 1 6 4倍 ,田间总水分利用效率也达到水作的 3倍左右。尽管地表覆盖有较好的保墒增温效果 ,但因水分胁迫使旱作水稻生育期较水作延长 4~ 1 0d ;旱作中的覆膜处理保墒增温效果最好 ,灌水量最低 ,其耕层土壤温度比其他旱作处理平均高 1℃ ,生育期延长时间最短。水作、覆膜、盖草和裸露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为 95 74、 85 1 8、 84 81和 7833kg·hm-2 。覆膜处理虽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上略高于盖草处理 ,但差异不显著 ,且覆膜处理存在成本高 ,污染土壤等缺陷。因此盖草不失为一项较好的替代水稻覆膜旱作的技术。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对我国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的发展前景、研究进展、育种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析了目前国内、国外的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常规育种方法。建议普及品质分析仪器,指出今后的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策略,以便对以后的育种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00.
1990~1992年在山西榆次市对黄土高原旱地春谷吸肥与土壤耕层供肥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耕层氮磷供给能力动态变化遵循倒Logist10生长曲线方程变化,钾的供给能力动态变化遵循一次方程变化;谷子不同生育时期吸收氮磷钾动态变化遵循Logist10生长曲线方程变化;谷子一生随着生育进程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逐渐增加,土壤氮磷钾供给量则随着谷子吸收量的增加而减少,即供给能力趋于减弱,氮的吸收高峰与土壤供给高峰基本一致,磷的吸收高峰在土壤供给高峰之后,钾的吸收高峰在土壤第一供给高峰期,孕穗至抽穗阶段是谷子吸收氮磷钾的高峰期;从谷子一生来看,吸收氮磷量小于土壤供给量,钾的吸收量大于土壤供给量。通过分析并对榆次市黄土高原区旱地春谷施肥问题提出新见解,即亩产要达到200kg以上应重视施用钾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