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林业   123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34篇
  370篇
综合类   321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04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5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探究单颗粒液滴飞溅对泥沙颗粒起动的影响。试验共设计4种地表坡度(0,15°,25°,35°)及4种粒径的均匀沙(0.098~0.104,0.104~0.5,0.5~0.78,1~1.4 mm),选取当量直径为4.5 mm的液滴进行模拟试验,同时利用高吸水树脂材料泡发后的水球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颗粒直径和坡度的变化对颗粒起动的影响较为显著,飞溅子液滴对液滴溅蚀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颗粒的起动逐渐由液滴冲击和子液滴飞溅裹挟共同作用转变为液滴冲击动能传递为主,飞溅携带为辅。当颗粒直径相同时,坡度的增大导致飞溅沙粒不再均衡,斜坡下方的颗粒飞溅量和位移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坡度越大,下方颗粒溅蚀深度与上方的差距也越大,导致上方颗粒失去支撑,整体失稳垮塌,发生微小滑坡。同种粒径时,树脂水球溅蚀坑的宽深比明显小于相同直径的液滴溅蚀坑,液滴溅蚀量远大于树脂水球直接撞击作用下起动的颗粒量,子液滴的拖曳对颗粒起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explore a suitable cultivation approach for cas- sava in Hunan province. [Method] With SC9 (Southern China 9) as test materials, the test included four treatment methods, as follows: control group by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with crops uncovered (CK), treatment 1 by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with mulch coverage, treatment 2 by powder ridge cultivation with crops uncovered, and treatment 3 by powder ridge cultivation with mulch coverage.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s were kept the same. [Resul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CK), the treatment by powder ridge cultivation with mulch coverage performed bet- ter. Specifically, yield per unit area reached 44 790 kg/hm2, increasing by 86.38% (20 760 kg/hm2) than that of control; starch content grew by 17.24%. The cultivation method considerably improved cassava yield and quality. [Conclusion] Powder ridge cultivation with mulch coverage is a cultivation approach suitable for cassava in Hu- nan province.  相似文献   
33.
以探讨西安市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化密度、绿化植被类型三者与空气中Pm^2.5浓度之间的关系为目的,选取了西安市区内7个监测点为代表点,测量范围为监测点方圆400m,约50万m^2.从2013年8 ~11月,历时4个月,每天获取监测点提供的PMt2.5浓度值.结果表明,提高总体绿化密度,采用适合的绿化植被种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气中的Pm^2.5浓度,提高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34.
利用宁夏月牙湖生态移民区2010年与2012年2期卫星影像数据,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并且与实地土地利用调查资料相结合,对该生态移民区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2010—2012年,由于生态移民过程中对移民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规划调整,移民区天然草地、沙地面积明显减少,而耕地、林地面积明显增加,生态移民对改善当地土地利用方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分级标准,研究区2010—2012年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35.
以内蒙古荒漠地区胡杨林为研究对象,应用混合像元分解方法从TM多光谱数据中提取了胡杨林植被覆盖度,并以高分辨率Quickbird影像分割结果作为真值进行精度评价,与传统的基于植被指数提取植被覆盖度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几何顶点端元选取的混合像元分解方法可以有效提取胡杨植被覆盖度( R2=0.893,RMSE=0.12),优于植被指数回归方法提取精度(R2=0.574)。研究结果有助于开展荒漠地区较大范围的胡杨林动态监测和保护。  相似文献   
36.
本文通过 2年对新绛县北乡曲村旱地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调查研究 ,提出 5项应变配套技术 ,对完善地膜覆盖技术体系 ,挖掘其增温保水保肥的增重潜力 ,具有综合的整体效应 ,两年比较试验比常规对照栽培平均增重 11 94 %。  相似文献   
37.
开发建设项目中植被自然恢复的水土保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最新的水土保持监测所获得的实地植被调查样方资料,论述了植被自然恢复在开发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作用,并结合监测实践,探讨了植被自然恢对水土保持评价指标的影响。(1)在山西省雨量较为充沛的地区,如果重视保留表土并用之覆盖地表,就能使地面植被得到较大程度的自然恢复,其恢复面积占可绿化面积的比例约达25%。(2)在雨量较多地区的扰动地面,依靠植被自然恢复功能,可使植被盖度在1~2a内达到50%以上,形成初级植被。(3)由于对乔灌木等深根性植物的破坏较为严重,因此,在1~2a时间内,扰动地面上自然恢复所形成的植被一般为草本群落,并不能完全恢复当地的灌草植被、疏林灌草植被。  相似文献   
38.
四川省植被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四川省植被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利用MODIS NDVI数据按不同植被类型对GIMMS NDVI数据进行模拟拓展,并采用变异系数、趋势分析和偏相关等方法进行变化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1)近30a四川省植被NDVI以基本无变化和减小为主,减小的区域主要位于盆周山地、川东北的中海拔山地和川西北高原湿地,增长变化的区域较小,主要位于四川盆地中北部和川西高原西部;(2)植被受气温影响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以灌丛和高山植被覆盖为主的甘孜西南部、西北部以及四川盆地的西南部,以针叶林和水稻种植为主的成都平原、四川盆地中部以及川东北的广元则对降水更敏感。[结论]过去32a间四川省年最大NDVI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植被NDVI的变化与降水和气温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且气温和降水对植被变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秸秆和地膜双元覆盖条件对设施黄瓜结果期根系生长和根际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为北方寒旱区设施农业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设施黄瓜为试材,采用日光温室试验和室内测定的分析方法。[结果]玉米秸秆加地膜的双元覆盖处理可明显增加根际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促进植株根系生长,其中0.72kg/m2秸秆量并覆膜处理效果和推广性最佳,与对照相比,在结果后期提高根际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含量及根系数、根冠比、总根长、根表面积、根系活力分别达20.83%,22.83%,5.16%,5.53%,73.24%,32.76%,65.42%,45.94%和10.41%。[结论]秸秆和地膜复合的双元覆盖效果优于秸秆或地膜单一覆盖处理。  相似文献   
40.
为提高果园轻型机动喷雾机的作业性能,设计了一种果园在线混药型静电喷雾机,进行了混药均匀性与稳定性试验和静电喷雾沉积试验。试验测得混药均匀性和混药稳定性的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4.46%和3.51%。采用风辅静电喷雾方式的无冠层采样架上采样点正面的雾滴附着率相对于无风辅无静电喷雾方式分别提高了9.3%、46.3%和53.2%,采样点反面的雾滴附着率分别提高了82.9%、164.3%和184.2%。风辅静电喷雾下在仿真柑橘树冠层内部叶片正面的雾滴附着率为48个/cm2左右,叶片反面为37个/cm2,相对于无风辅无静电方式分别提高了166.7%和428.6%。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在线混药系统具有良好的混药性能,风辅静电式喷雾系统可提高雾滴吸附能力和穿透能力,能够满足25个/cm2的病虫害防治附着率要求。该研究为果园喷雾机的机构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