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32篇
  免费   435篇
  国内免费   1647篇
林业   160篇
农学   433篇
基础科学   3731篇
  2496篇
综合类   2565篇
农作物   331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66篇
园艺   180篇
植物保护   832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339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439篇
  2018年   344篇
  2017年   490篇
  2016年   680篇
  2015年   444篇
  2014年   438篇
  2013年   553篇
  2012年   766篇
  2011年   707篇
  2010年   644篇
  2009年   558篇
  2008年   460篇
  2007年   487篇
  2006年   413篇
  2005年   420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膜下滴灌量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开展不同滴灌量对甜瓜品质影响的研究,对于新疆等西北干旱地区生产优质甜瓜、节约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膜下不同滴灌处理对甜瓜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疆的气候条件下,田间持水量70%-80%的处理,甜瓜品质表现较好,8601和新密1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3.69%和16.75%,维生素C含量分别达到8.05、12.55mg/kg,小区产量也分别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2.
针对在扬黄灌区采用低压管灌时经常存在的泥沙淤积和碎柴草堵塞等常见问题,在宁夏盐环定扬水工程三泵站的低压管灌示范区进行了含沙量、泥沙淤积、管道流速、碎柴草及悬浮物的现场观测试验。对灌区的管网设计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支管的不淤流速与观测到的不淤流速结果基本相等。提出了在扬黄多风沙地区预防管道淤塞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3.
民勤绿洲生态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勤绿洲边缘 ,光照丰富、温差大 ,有利于农产品质量的提高。但是水资源缺乏 ,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和土地沙化是民勤绿洲农业生产的首要问题。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生态资源 ,并充分提高其利用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主要课题。只有通过引进优良品种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4.
棉花调亏灌溉的生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盆栽棉花为材料,通过苗期和现蕾期不同程度的亏水处理(低、中、高三个水平),对调亏灌溉节水效应及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时适度的水分亏缺可使植株旺盛的营养生长得以有效控制,株型和根冠比都更为理想。调亏期间,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都明显下降,而光合速率下降不明显,复水后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明显恢复且接近或高于对照;此外,水分亏缺不仅影响棉桃的数量,而且影响单果重。表明适度的亏水处理可使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而经济产量接近或高于对照,同时节水20%以上。  相似文献   
25.
采取限水灌溉的方法,研究了灌水对棉花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灌水能促进棉花开花成铃,延长最佳成铃时段,增加棉株优质节位的成铃数,单株籽棉干物重增加23.4%~61.9%,产量提高16.8%~45.3%。灌水量以675m3/hm2效果最好,灌水效益高达0.57kg/m3,灌水量达1350m3/hm2增产幅度下降,灌水效益仅0.21kg/m3。  相似文献   
26.
吴平康 《湖南农机》2015,(2):121+126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一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农业来说,运用科学技术解决好农业的水利问题,这对于农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农村机电提灌站就是为了解决农业的水利问题而建设的,下面笔者就农村机电提灌站存在的问题及应作好的工作和大家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7.
Adjustments on planting date and on the time to terminate irrigation may reduce agricultural water use. However, such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regions with extreme weather conditions have the potential to negatively affect yield. A 3‐year (2012–2014) study was conducted on a clay‐loam soil in a cool, semi‐arid environment to (i) determine the response of confection sunflower to planting date and irrigation termination timing and (ii) identify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yield components in irrigated confection sunflower across planting dates. Early May planting had considerable negative effects on all studied variables, except on the percentage of large seeds. The highest yield of total and large seeds was obtained from the late May plantings, averaging 3,777 and 3,379 kg/ha, respectively. None of the irrigation strategies affected the measured variables. Howev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lanting date and termination of irrigatio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1,000‐seed weight. Our study revealed the last week of May as suitable planting period for confection sunflower in the semi‐arid north‐western region of Wyoming, USA, and that irrigation on heavy soils may be terminated as early as at R5.5 stage without a significant yield reduction. The path‐coefficient analysis indicated head diameter and the number of seeds per head as important traits tha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yield of confection sunflower across planting dates.  相似文献   
28.
为探明华北地区山前平原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小麦合理的氮肥运筹。于2013-2015年2个小麦生长季,设置4个滴灌施氮量(N0-不施氮、N1-120 kg/hm~2、N2-240 kg/hm~2、N3-360 kg/hm~2)处理,研究滴灌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吸收积累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N1、N2和N3处理的小麦干质量及产量较处理N0显著增加,N1、N2和N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施氮量对小麦茎秆的氮含量影响较大,但对籽粒氮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处理N3的小麦总吸氮量分别显著高于处理N0、N1和N2,但处理N1和N2之间无显著差异;氮肥收获指数以N2处理最高,氮肥当季回收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均表现出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施氮量超过240 kg/hm~2,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且随种植年限的延长更加明显。采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获得小麦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238.46~250.78 kg/hm~2,经济施氮量为174.28~207.18 kg/hm~2。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该条件下小麦滴灌经济施氮量以174~207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29.
为探明拔节期氮肥运筹对不同滴灌量下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滴灌技术条件下,以‘新冬4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4种拔节期氮肥运筹处理[N0(0 kg/hm2)、N1(90 kg/hm2)、N2(180 kg/hm2)、N3(270 kg/hm2)]对3种不同滴灌量[W1(1500 m3/hm2)、W2(3000 m3/hm2)、W3(3450 m3/hm2)]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滴灌量下各氮肥处理冬小麦拔节至乳熟期叶片SPAD值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最大值均在灌浆期;LAI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在孕穗期达最大。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滴灌量增加,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增加,而胞间CO2浓度(Ci)则降低。滴灌量较低时(W1处理),增加拔节期施氮量能有效提高滴灌冬小麦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和收获系数;水分充足时(W2、W3处理),增加拔节期施氮量反而不利于产量的提高。综合考虑各项产量指标及氮肥利用效率得出,在滴灌量3000 m3/hm2条件下,拔节期施氮量180 kg/hm2时,滴灌冬小麦籽粒产量较高,氮肥利用率最大,可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30.
为测定膜下滴灌调亏马铃薯全生育期内不同调亏水平土壤养分、土壤水热动态、生长动态、产量效应和水分利用效率,于2016年在河西荒漠绿洲灌区民乐县益民灌溉试验站开展了马铃薯不同生育阶段水分调亏灌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膜下滴灌调亏土壤水热变化均匀且利用率高,有利于马铃薯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和利用;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核心,是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膜下滴灌调亏栽培能有效减少土壤速效养分的流失,并提高马铃薯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利用效率;不同生育阶段马铃薯耗水量受水分调亏程度影响较大,其耗水量随调亏程度增大而显著减少(P0.05),水分调亏处理马铃薯全生育期总耗水量均低于全生育期充分灌水CK处理。块茎形成期轻度水分亏缺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生物量均达到最大,较全生育期充分灌水显著提高29.04%,35.61%。因此,块茎形成期轻度水分亏缺灌溉方式能使马铃薯根区土壤始终保持湿润状态,有效减少渗漏损失和植株间无效蒸发损失,改善土壤水、肥和热量状况,有利于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且不显著降低马铃薯最终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