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16篇
  免费   1383篇
  国内免费   1899篇
林业   3101篇
农学   1431篇
基础科学   2828篇
  2412篇
综合类   8322篇
农作物   1021篇
水产渔业   410篇
畜牧兽医   1792篇
园艺   570篇
植物保护   3711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460篇
  2022年   698篇
  2021年   840篇
  2020年   833篇
  2019年   885篇
  2018年   522篇
  2017年   730篇
  2016年   1011篇
  2015年   793篇
  2014年   1302篇
  2013年   1224篇
  2012年   1632篇
  2011年   1639篇
  2010年   1192篇
  2009年   1308篇
  2008年   1066篇
  2007年   1288篇
  2006年   1158篇
  2005年   885篇
  2004年   835篇
  2003年   757篇
  2002年   599篇
  2001年   598篇
  2000年   479篇
  1999年   409篇
  1998年   339篇
  1997年   334篇
  1996年   264篇
  1995年   258篇
  1994年   220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巫溪红池坝改良草地鼠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飚  袁昌定 《草业科学》2001,18(1):34-36
对重庆巫溪红池坝改良草地中鼠形动物的种类进行抽样调查、室内饲养、解剖鼠胃和洞道研究,结果显示,该改良草地中有鼠形动物2目3科4种,其对草地危害方式和为害程度均不一样。提出了改良草地中鼠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2.
为保护自然生态,对泰山月观峰和索道站冲沟采取了生态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恢复了泰山自然景现,达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3.
用呋喃丹防治蝼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呋喃丹每床 (2 0m2 )施用 0、10 0、2 0 0、4 0 0g防治蝼蛄的试验 ,第一天防治效果达 79.7% ,第三天平均蝼蛄死亡 2 .3头·m-2 ,第四天很少发现死亡虫尸。试验表明 :每床施用 10 0g即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呋喃丹防治地下害虫对苗木不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94.
一类挖坑机械钻头横向振动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一类挖坑机械钻头横向振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阻尼函数作为控制变量,研究了该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得出了两个定理。  相似文献   
95.
本文对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并针对财会工作的自身特点,从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两个方面阐述了电算化会计信息下的内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6.
趋利行为使得在企业收益分配中占主导地位的股东及经营者,有可能通过盈余管理或侵蚀他人利益来增加自身利益。为了保证分配的效率和公平,防止他人利益受损,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本文认为,需要从财务角度对企业收益的内部分配进行规范,建立基于财务视角的企业收益内部分配的管理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97.
栎粉舟蛾Femtoma ocypete(Bremer)是柞树的重要害虫之一。此虫在辽宁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7月中旬开始羽化,持续到8月中旬。羽化后即可交配产卵。7月下旬到8月下旬均有幼虫孵出。幼虫经6个龄期,于9月中、下旬入土化蛹。防治方法:8月中旬往柞树上喷洒0.025%浓度的“杀虫灵”农药,能杀死各龄幼虫,防治效果为90%左右,七天后养蚕无害。  相似文献   
98.
An experimental protocol consisting in the colonisation of pregerminated bean seeds dressed withTrichoderma sp. was us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sms correlated with the protective effect againstPythium splendens. Seed dressed with TH-11 (T. koningii) for 24 h presented a higher protective effect and a higher level of seed colonisation as compared to those dressed with TH-13 (T. longibranchiatum). The levels of seed coat colonisation by TH-11 and TH-13 was shown to be correlated with the carboxymethylcellulase activity, as measured in the seed coats retreived from germinating dressed bean seeds. The seed coat colonisation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activities of endo-1,3--glucanase and endochitinase measured in seed extracts, and an inhibitory effect of seed extracts onPythium sporangia germination. Pretreatment of TH-13-dressed seeds with a commercial cellulase improved all parameters mentioned above, thus suggesting a role of cellulase activity in the colonisation process and the linked protective effect. The possible role of hydrolytic enzymes in the protective effect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
本文研究香菇干制过程的计算机控制。在研制了系统硬件之后,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控制对象的广义数学模型,用飞升曲线法求取模型中各参数。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几种常用的算法进行比较,得出了采用大林算法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00.
Conventional ways to control aphid vectors on potato crops rely essentially on cultural and chemical methods. The extensive use of insecticides, too often applied regardless of real needs and consequences, has resulted in more and more failures in both controlling aphids and virus spread. This paper stresses the need to introduce more rationale in the operation of existing methods b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some of them like forecasting systems,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of others like fertilization and semiochemicals and to put most efforts on resistant cultivars so that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can be operated in the near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