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99篇
  免费   888篇
  国内免费   1943篇
林业   1040篇
农学   2034篇
基础科学   888篇
  2351篇
综合类   6222篇
农作物   1056篇
水产渔业   1342篇
畜牧兽医   1323篇
园艺   713篇
植物保护   1161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308篇
  2022年   479篇
  2021年   558篇
  2020年   575篇
  2019年   680篇
  2018年   532篇
  2017年   761篇
  2016年   920篇
  2015年   777篇
  2014年   881篇
  2013年   1043篇
  2012年   1202篇
  2011年   1290篇
  2010年   922篇
  2009年   931篇
  2008年   805篇
  2007年   829篇
  2006年   641篇
  2005年   594篇
  2004年   447篇
  2003年   348篇
  2002年   328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283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试验以玉米sh2胚乳突变体(特甜1号和增甜2号)为材料,研究了低温逆境下A、B 2种抗寒剂包膜超甜玉米种子对其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逆境下2种抗寒剂均显著提高了特甜1号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壮苗率和幼苗素质.增甜2号2种抗寒剂处理的发芽率和壮苗率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2个品种2种抗寒剂处理的苗高均显著高于对照,而根长均显著短于对照.低温逆境结束后,增甜2号2种抗寒剂处理的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均显著高于对照,2个品种质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与低温逆境前比,恢复生长3 d后,2个品种2种抗寒剂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幅度均比对照大.低温逆境后,2个品种脯氨酸含量提高;恢复生长3 d后含量下降,但抗寒剂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并接近低温逆境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952.
为了了解覆盖透明膜对土壤的增温和消毒效果,以土壤无覆膜处理为对照,研究了陕西关中地区利用透明膜覆盖进行土壤太阳能消毒期间的温度变化,及对消毒土壤上生长的4个大白菜品种产量和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的地表及地下5,10,15和20 cm的最高温度分别可达62.95,54.05,48.05,42.1和40.7℃,与对照相比,平均温度最大差值分别为12.37,10.43,9.46,7.62和7.87℃,即随土壤深度增加,覆膜处理的增温效果下降;就温度持续时间而言,在处理的30 d内,处理与对照温度超过40℃的时间有极大差异,覆盖使地下5,10,15和20 cm处在15:00超过40℃的时间分别为18,14,1和1 d,在19:00分别为15,12,4和1 d,而对照均为0 d;覆膜使土壤日温差加大,晴天尤为显著,并随土层深度增加日温差递减,晴天15:00时,覆膜土壤地表及地下5,10,15和20 cm处的温度分别为对照平均温度的1.41,1.40,1.31,1.23和1.29倍。消毒效果表明,处理田块生长的02杂64、北京桔红心、春晓和秦白二号4个大白菜品种生长势明显增强,毛菜产量较对照高(春晓除外),炭疽病发生率较对照显著降低,降幅达32.3%~71.1%。  相似文献   
953.
 用丰度为93.3%的H#+(10)#-3BO#-3于1991年秋施2.0mgB·kg#+(-1)土以及1992年春分别施B2.0、1.2和0.8mg·kg#+(-1)土。在主要物候期测细根、果实(或花)、短枝大叶、果台副梢叶、土壤(有效硼)的全硼与Bdff%,结果表明:1.秋施#+(10)B,翌年土壤的有效硼与Bdff%低于相同剂量春施#+(10)B,花与短枝大叶的Bdff%在开花期比春施高8~10倍,春施#+(10)B主要积累在根中。2.随着施#+(10)B量增加,细根中全硼与Bdff%增加,但不成比例;施1.2 mg·kg#-(-1)与2.0 mg·kg#-(-1)的地上部器官差异不明显,由开花期转至新梢旺长期,细根中的Bdff%约下降40%,而幼果提高5~7倍。3.土壤中有效硼与Bdff%随施#+(10)B量增加而提高,随时间推移而下降。  相似文献   
954.
[目的]探明低温胁迫对油麦菜抗寒性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分别在4、8℃低温条件下对油麦菜幼苗叶片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电解质外渗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低温胁迫初期油麦菜幼苗叶片内电解质外渗率和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胁迫后期呈下降趋势,抗低温能力增强。与对照组相比,4、8℃低温胁迫时油麦菜幼苗叶片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升高。[结论]低温胁迫时油麦菜幼苗叶片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升高,有助于提高它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955.
罗云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28-7929,8003
[目的]为了探讨家庭居室内PM10污染物的来源,对人体的危害及影响因素。[方法]在丹东市的三个区选择了14个家庭,对其厨房、卧室和客厅进行PM10浓度的测试,并对室内的PM10污染物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室内空气PM10浓度主要受吸烟、烹饪时的燃料、不同清洁方式、室外颗粒物浓度、室内人员多少和活动频繁程度、通风量7个因素的影响,被测14户家庭中有7户所有的房间均超标。[结论]丹东市家庭室内PM10浓度超标不容乐观,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956.
日光温室建筑参数对室内温度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室建筑参数对室内的环境有直接影响。通过对具有不同朝向、墙体高度、后坡仰角的单斜面日光温室室内温度环境的对比实验,探讨了温室建筑参数对室内温度环境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晴天时,南偏西温室室内夜间温度高于正南及南偏东温室:但阴天时,温室朝向对室内温度环境无明显影响;在朝向正南,保持后坡仰角、跨度、后坡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随墙体高度的增加,夜间室内温度增加;保持后墙高度、跨度、后坡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随后坡仰角的增加,各处理温度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957.
空气温度对水稻生长影响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996~2006年水稻生长发育资料和同期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借助一元非线性回归统计方法,建立了水稻播种至三叶期、移栽至分蘖期、分蘖至抽穗期的生长速度、有效分蘖及孕穗至抽穗所需日数与日平均气温关系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对水稻有关发育期生长所需的空气温度作了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958.
结合某在建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针对施工期日温差及发生寒潮等气温骤降情况,进行了气温骤降条件下面板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全过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气温骤降条件下,面板表面及中心的温度将随气温骤降的发生而持续降低,其中面板表面温度降幅最大;此时面板表面和中心均出现拉应力,面板表面的最大主应力大于面板中心的最大主应力;面板表面和中心的最大主应力均发生在高程约为坝高一半的位置。采取保护措施,可以明显削减气温骤降所产生的面板降温幅度及最大主应力增幅,保护措施越强其削减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959.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与温度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贵阳对8个籼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进行了间期为10-15d的分期播种,以套袋自交结实性作为育性考查指标,结果所有核不育系都有稳定不育期和可育或部分可育期表现,且育性转换明显。稳定不育期的长短因不育系不同而有差异,范围在5-33d。自交结实率与日平均气温之间的相关性表明,所有不育系都在幼穗发育的一定阶段内对温度表现敏感,大多数不育系的温度敏感时期在抽前7-24d,培矮64S在抽穗前17-30d。不同不育基因供体来源的不育系对温度敏感时期和持续时间长短存在着差异,同一不育基因供体来源的不同不育系之间,其育性对温度敏感时期和持续时间长短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960.
春甘蓝抽薹特性的研究(Ⅰ)——抽薹鉴定的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 7份抽薹特性有差异的春甘蓝自交系为试材 ,在 6 ,8,10叶龄分别进行低温处理 30 ,4 5和 6 0 d。结果表明 ,8片真叶低温处理 4 5 d为鉴定不同抽薹特性甘蓝育种材料的最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