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0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92篇
林业   724篇
农学   70篇
基础科学   33篇
  300篇
综合类   1119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38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13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滞后一直是困扰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以洪雅县生态示范区为例,指出山区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山区的特点探讨了在山区建设生态示范区的途径。  相似文献   
32.
太行山丘陵区气候条件与牧草生长发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金铜  蔡虹 《草业科学》1997,14(6):17-20
对在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引种的29种牧草中能正常生长的11种牧草的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豆科牧草的沙打旺、扁豌豆适应性较差,不适于在此地区发展,红豆草也一定程度地表现出较差的适应性。表现最好的为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的紫花苜蓿、其他苜蓿、黄花草木樨等。  相似文献   
33.
“退人还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一个来源于湘西州扶贫开发实践、服务于民族贫困山区农民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是国家易地扶贫战略的新发展。“退人还山”遵循了山区自然法则和经济规律,它是贫困山区农民改变贫困命运的根本出路,是国家生态建设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34.
祁连山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对不同类型草地植被的研究可为草地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样方法,采集并分析了祁连山东段4种不同类型的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并对牧草营养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草地植被和功能群落存在差异,其中高寒草甸植被香农威纳、优势度和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类草地(P<0.05);地上生物量表现为高寒草甸和沼泽化草甸显著低于草原化草甸和人工草地(P<0.05),地下生物量则相反。不同类型草地牧草营养和牧草碳、氮、磷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综合比较不同草地类型植被群落特征,牧草碳、氮、磷含量以及牧草营养,发现高寒草甸的植被群落稳定性,牧草营养最优,沼泽化草甸次之,草原化草甸最差。  相似文献   
35.
放牧是新疆山地草甸重要的利用方式,探明放牧对草地土壤呼吸的影响机制,可为深入了解草地碳汇功能,合理的利用草地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在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甸开展,以长期放牧和围封草地(CK)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将土壤筛分为<0.25 mm,0.25~1 mm,1~2 mm,2~4 mm粒径的土壤团聚体,并测定了各粒径团聚体的比例、土壤β-葡萄糖苷酶、土壤β-木糖苷酶、土壤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活性及其21天的CO2释放量。研究结果表明:放牧显著增加了<0.25 mm粒径的团聚体比例,降低了<0.25 mm,1~2 mm土壤团聚体的CO2释放量;<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CO2释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粒径;三种土壤酶活性在<0.25 mm,1~2 mm粒径的土壤团聚体中与土壤呼吸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综合分析表明,在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甸,放牧会抑制<0.25 mm,1~2 mm团聚体酶活性,降低土壤呼吸,使得草地整体代谢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36.
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福建柏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浙江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福建柏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动态过程及机制。结果表明:在所设的样地中,福建柏种群大小级分布图的形状基本相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其分布格局主要以随机分布为主,也有一定比例的集群分布,但集群强度有差异,且幼苗和幼树的集群强度明显大于中树,树种呈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37.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娟  马钦彦  杜凡 《林业科学》2006,42(1):7-15
报道大围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结果:大围山内现有野生维管植物238科1 121属3 299种,分别占全国维管植物总科、属、种数的65.38%、34.92%、12.15%.其中种子植物188科994属3 027种及变种,平均种密度高达19.69种·km-2,是全国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区内种子植物的古老性、珍稀性、多样性和完整性极具代表性.其种子植物区系具有4个显著特征:1)种类组成丰富,属内种系相对贫乏,分化程度较弱;2)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古老的特有属丰富;3)大围山是多种区系成分的交汇地带,但热带分布的科占绝对优势;4)大围山植物区系与中南半岛特别是北部湾植物区系的联系紧密,同时与东亚植物区系亦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8.
武义牛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浙江省武义县牛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13种,其中国家级7种,省级6种;同时又发现其中7种为武义分布新纪录。对区内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现状及保护价值等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保护意见。  相似文献   
39.
在内蒙古大青山山前冲积平原区构建农田防护林体系,根据立地条件类型选择新疆杨、北京杨、合作杨、群众杨、白柳、旱柳、垂柳等适应性强、生长快的优良品种,采用了适当的抗旱造林技术措施。经测定得出:造林成活率为95%-99%、保存率为95%以上;从2000—2003年营造的农田防护林带均已进入速生期,林带的平均高为9.1 m,平均林带树冠高7.6 m,平均冠幅2.6 m×2.5 m;同时防护林带均发挥出了明显的防风、降温及增加湿度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40.
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雾灵山有高等植物166科、645属、1809种;已记录到野生动物152种,昆虫800多种;有10个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分划成1300多个自然片段。文章还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