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3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89篇
林业   75篇
农学   95篇
基础科学   34篇
  527篇
综合类   801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149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在二系杂交水稻种于生产中,由于母本雄性不育不彻底,往往造成自交种子污染;在不育系繁种时,由于与外源花粉串粉杂交或机械混杂,因此难以保证不育系纯度。作者选用叶绿素缺失突变体为模式标记,讨论了标记性状必需具备的条件及其应用方法。最后以一个转绿型白化突变体为例,证明了标记性状对当代及F_1杂种优势无负效应,从而证实了这一去杂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
李向力  章建军  朱海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341-3341,3372
建立了二次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蔬菜中铅含量的新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如pH值、电沉积电位、平衡电位等.结果表明,铅的线性测定范围为O~160ng,相关系数r=0.9999,铅的检出限为O.59ng/ml.该法测定蔬菜中铅含量的结果与石墨原子吸收法在0.05水平上无差异.  相似文献   
83.
以中国沿海农田防护林主栽树种木麻黄的种子为材料,研究Cd~(2 )、Pb~(2 )单一及复合污染胁迫对木麻黄的萌发生长及其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2 )、Pb~(2 )单一及复合污染胁迫浓度的增大,木麻黄种子萌发率、株高、根长、鲜重、干重等明显降低,而MDA含量和SOD活性均随Cd~(2 )、Pb~(2 )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升高。研究表明,Cd~(2 )、Pb~(2 )单一及复合污染都会对木麻黄的初期生长造成伤害,Cd~(2 )、Pb~(2 )胁迫在木麻黄种子萌发生长上表现出协同效应,在对生物体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生理反应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4.
采用芥菜发芽试验研究了柠檬酸(CA)、苹果酸(MA)、草酸(OA)、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PTA)、腐植酸(HA)和土壤提取液(A)对Pb2 的毒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分子量有机酸柠檬酸和苹果酸降低了Pb2 的毒性,但增加了Pb2 的生物可利用性,低浓度乙二胺四乙酸(EDTA)、草酸(OA)和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均降低了Pb2 的毒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相反,腐植酸增加了Pb2 的毒性,降低了生物可利用性。pH<5时,上述低分子量有机酸增加了Pb2 的毒性和生物可利用性;pH>5时,则降低了Pb2 的毒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土壤中Pb2 的生物可利用性和毒性效应取决于土壤溶液中共存有机物质的性质和溶液的pH值。  相似文献   
85.
城市垃圾填埋场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全面踏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南平市城市垃圾填埋场重金属Mn、Zn、Pb、Cd、Cr、N i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填埋2 a的垃圾填埋场重金属含量较低,填埋10 a的垃圾填埋场的重金属含量较高;垃圾渗滤液不同浸蚀时间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浸蚀10 a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是浸蚀2 a土壤的3.24-8.34倍,而浸蚀10a土壤重金属含量则是对照的4.1-9.83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重金属污染也比较严重,其中Zn、Pb、Cd、Cr含量超过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标准),Zn、Cd含量超过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6.
剑麻对重金属铅的吸收特性与累积规律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热带地区一种生物量极大的经济作物剑麻(AgaveSisalanaPerrineexEngelm)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室砂培,对Pb在该植物体内的吸收特性、累积分布及迁移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试验表明,Pb处理浓度低于1300mg·kg-1时对剑麻生长影响较小,但Pb加入浓度达到15900mg·kg-1时,显著抑制了剑麻的生长,其生物量仅为对照的6.7%。剑麻对Pb有很强的吸收性,并分布在其植株的各个部位,其中根系的吸收性最强,是地上部的3.0~13.6倍。Pb处理浓度为12700mg·kg-1时,剑麻地上部和根系的吸收量最大,分别为2220.3和22544.8mg·kg-1,是对照的65.6和221.3倍,且地上部迁移量高达55.87mg·株-1,说明剑麻对修复Pb污染土壤有一定的潜力,因而为今后探明植物积累Pb的机理和Pb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7.
分析了邻二氯苯(o-DCB)、间二氯苯(m-DCB)、对二氯苯(p-DCB)和1,2,4-三氯苯(1,2,4-TCB)4种典型低分子量氯代苯(CBs)在几种典型叶菜类和根菜类蔬菜及土壤中的含量,研究其在土壤-蔬菜间的分配关系,并运用分配限制模型进行机理探讨.结果表明,低分子量的CBs主要以m-DCB和1,2,4-TCB形式在叶菜类和根菜类蔬菜中累积;CBs在蔬菜中的富集表现为菠菜、白菜和芹菜中根>叶>茎,而白萝卜和胡萝卜为叶>茎>根,符合分配限制模型,表明根部吸收是低分子量CBs进入植物的主要途径,其生物富集主要与蔬菜脂肪含量、污染物Kow有关.  相似文献   
88.
豫产栝楼子的矿质营养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分析了河南省不同产地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子的矿质营养元素.结果表明,栝楼子中的N、P、K平均含量分别为20.66、3.54、4.66 g·kg-1;矿质元素种类齐全,人体必须的Ca、Na含量丰富,平均含量分别为4.99和0.35 g·kg-1,人体必需的Fe、Cu、Zn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别为54.11、5.51、35.22mg·kg-1,栝楼子中重金属如Pb、Cd污染较少,其含量平均为2.43、0.048 mg·kg-1,符合栝楼GAP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89.
对水培条件下的黄瓜幼苗进行不同浓度的铅处理,探讨了铅胁迫对黄瓜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及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低浓度铅胁迫条件下(100 mg/L)对黄瓜幼苗根系早期生长有促进作用,铅浓度越高,对黄瓜幼苗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主根长度随铅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在100 mg/L浓度铅胁迫下最长,而铅胁迫对幼苗根系的侧根形成没有太大的影响。4种内源激素变化表现为:随铅浓度的增加,IA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Z(玉米素)的含量呈下降趋势,ABA的含量一直上升,对GA3含量的变化似乎没有太大影响,但是所有铅处理的GA3含量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90.
汉源铅锌矿区植物对Pb和Zn的积累及耐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采取野外调查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汉源3个典型矿区内17种优势植物中Pb和zn的吸收富集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种植物对Pb和Zn的吸收有较大差异,其中:星毛角柱花、籽粒苋的地上部分和曼陀罗的地下部分对Pb的积累较好,积累含量分别为331.63、226.44和253.13mg·k^-1;新樟的地下部分和银柳的地上部分对zn的积累能力较强,积累含量分别达到1068.40和823.32mg·kg^-1:蔗茅的地下部分以及大乌泡的地上部分对Pb和Zn均表现出较强的富集能力,其Pb积累含量分别达到455.75和673.52mg·kg^-1,其Zn含量为1317.62和893.34mg·kg^-1。同时,籽粒苋、卷柏、蜈蚣草、冬青对Pb和ZII以及新樟对Pb的生物迁移系数均大于1,尤以新樟对Pb和卷柏对Zn的生物迁移系数最为突出,分别高达15.88和8.44。虽然所有植物均未达到超富集植物临界含量要求,但其部分体内已形成耐性,成为Pb和Zn耐性植物,其中蔗茅、大乌泡、新樟、籽粒苋和曼陀罗5种植物,可以作为潜在的Pb和Zn污染修复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