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18篇
  免费   506篇
  国内免费   1041篇
林业   2481篇
农学   1732篇
基础科学   1915篇
  1214篇
综合类   14026篇
农作物   1364篇
水产渔业   1108篇
畜牧兽医   6832篇
园艺   2706篇
植物保护   787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551篇
  2022年   565篇
  2021年   639篇
  2020年   588篇
  2019年   979篇
  2018年   561篇
  2017年   845篇
  2016年   923篇
  2015年   1038篇
  2014年   1315篇
  2013年   1243篇
  2012年   1530篇
  2011年   1779篇
  2010年   1438篇
  2009年   1343篇
  2008年   1586篇
  2007年   1325篇
  2006年   1219篇
  2005年   5719篇
  2004年   2699篇
  2003年   1798篇
  2002年   1052篇
  2001年   677篇
  2000年   522篇
  1999年   311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223篇
  1996年   214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6篇
  1965年   11篇
  1958年   13篇
  1957年   17篇
  195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本文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11月5日凉城县特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凉城县位于冷高压边缘位置处,地面以东风为主,气压梯度较大,在凉城县有冷暖空气交汇,不稳定性增强,是特大暴雨天气形成的原因;凉城县上空有偏东气流、西南暖湿气流和地面强冷高压3股气流,增强凉城县不稳定能量,从低层到高层相对湿度均>90%;河套至凉城县200~500 hPa以正散度区为主,而500~850 hPa以负散度为主,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抽吸作用有利于强烈上升运动的产生。  相似文献   
22.
2017年6—8月长沙县不同深层地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2017年6—8月长沙县40、80、160、320 cm深层地温观测资料分析了该站点深层地温夏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一日中,40 cm地温波动变化较大,其次是160 cm和320 cm地温,80 cm地温基本稳定少变,出现变化均在白天,各层变化时段略有差异;6—8月深层地温从40 cm至320 cm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下降幅度以160 cm至320 cm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23.
24.
结合诏安县茶产业发展现状,阐述了2014—2016年诏安县现代茶业项目建设扶持对象、建设内容、资金用途与补助标准、实施情况及建设成效,并提出了诏安县现代茶业发展目标,以期为提升诏安县茶叶质量,促进县域茶产业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5.
26.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15年8月1日凉城县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属一次飑线过程,破坏性强大;主要由斜压锋生所产生,高空较强冷平流使垂直温度梯度变大,低空较强暖湿气流促使水平梯度变大,高低空冷暖平流构成锋区;斜压锋生的强烈抬升构成动力强迫,促使强对流天气出现。  相似文献   
27.
28.
广东粤西年例一直因其保存有古老的傩舞仪式而备受社会关注,举办年例成为一村一社集体向外宣传自己的最大舞台,同时也是村社内最好的一次大聚会。但经历近千年的演变,受经济发展的驱动,情感与面子在这个舞台上,越来越多地呈现出现代性的因素,"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成为了年例的新功能。  相似文献   
29.
2017年水稻品种综合性状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减少和防范水稻新品种种植风险,2017年组织了12个水稻新品种的综合性比较试验,其中粳稻新品种11个,杂交水稻组合1个。结果表明,产量以杂交水稻Y两优900最高,理论产量达到12 483.82 kg/hm~2,实收产量10 102.5 kg/hm~2,粳稻平均实收产量达到9 00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30.
目前,3S技术在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尤其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成熟以及相关技术应用经验的积累,3S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如应用在森林火灾防护中可形成有效的火灾防护监测体系。基于此,本文在解析3S技术的基础上,深入探讨3S技术在森林火灾防护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