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6篇
  49篇
综合类   3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盐渍化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详细地叙述了黄土高原地区盐渍化土地资源的数量及其分布规律;(2)从化学机制上对本区盐渍土的形成和发育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3)从本区的几种积盐过程出发分析了盐渍土形成的原因;(4)对本区的盐渍土改良利用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82.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在长期同水土流失斗争实践中创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增产粮食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淤地坝综合开发利用率,探索出淤地坝水产养殖技术的可行性,2009年山西省忻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利用现有淤地坝的资源,在忻州市静乐县开展了淤地坝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3.
正为加快推进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和工程安全度汛工作,确保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安全运用和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16年4月1日,水利部在北京召开座谈会,部署黄土高原地区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和工程安全度汛工作。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局长  相似文献   
84.
李林虎 《甘肃农业》2005,(12):232-232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一种优良豆科牧草,更适于黄土高原地区种植,营养丰富、产量高,适应能力强,适口性好,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当家牧草,在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紫花苜蓿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发展前景广阔。紫花苜蓿的生态适应能力特强,在很多地区均可种植。为了拓宽紫花苜蓿的发展区域,作者对紫花苜蓿的特性作以总结,为紫花苜蓿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柴立丰 《山东饲料》2013,(6):362+321
本文从设备选用、一般路基填筑、多年冻土地区施工、雨季施工、环境保护、后勤及医疗措施、环境保护、安全措施等方面浅述了黄土高原地区的路基土方填筑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6.
金岭梅 《家畜生态》1997,18(2):19-21
黄土高原地区发展畜牧业的实践与思考金岭梅(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200232)现代化畜牧业是一种专门化、集约化、商品化、科学化水平都很高的经济产业,特别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加快发展现代化畜牧业,努力把畜牧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7.
多年生香豌豆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贸易购买方式从美国引进优良牧草-多年生香豌豆,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多年生香豌豆引种后的适应性很强,适生中心区为黄土高塬沟壑区、黄土丘陵沟壑区一副区、二副区、三副区和冲积平原区;一般适生区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四副区、五副区;适生边缘区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五副区。其生长迅速,产草量很高,产草量鲜重可达80t/hm^2,为紫花苜蓿的2倍以上;生态经济利用价值很高,粗蛋白含量为27.92%,粗脂肪为3.16%,适口性好;枝叶氮、磷、钾含量高,特别是通过其根瘤的固氮作用,可以很好地促进与其间作的林木快速生长;草层茂密,根系发达,水土保持作用很好;栽培技术简便易行,在饲料、园林以及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8.
水土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宝贵的水土资源大量流失,造成洪水泛滥,干旱缺水、粮食低产和地区贫困等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经济难题,而且会造成土地贫瘠化和沙漠化,危及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89.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由技术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构成。长期以来 ,对社会保障体系缺乏深入分析 ,使两大体系之间出现了许多不协调问题 ,制约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所以 ,将社会保障体系纳入到治理方略的制定 ,加强和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尤为重要。从这个意义出发 ,探讨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概念、合理的体系结构及其良性运作 ,指出宏观调控和政府政策、行为十分关键 ,并且初步探讨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途径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潜力与粮食生产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运用DSSAT3模型模拟研究黄土坑原地区28个代表点小麦、玉米、谷子、大豆和马铃薯(或水稻)生产潜力的基础上,统计计算了14个生态类型区粮食作物单产潜力及其开发率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可望在2020年前实现区域粮食自给,但其前提是需要投入巨大的物质和技术,加之该区广大山塬旱区粮食生产效益低,故该区粮食生产目标应定位于保证农业人口的粮食自给,不宜过分强调区域粮食自给和商品粮生产,粮食短缺部分应从国内外粮食市场寻求解决,以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及经济的巨大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