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6篇
  49篇
综合类   3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宜君县地处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县城面积1531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是一个集体林地比重较小、生态地位独特的山区县,是渭河以北黄土高原地区地带性值被保存较为完整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72.
普通节能日光温室是指在北纬36°~41°地区冬季不加温或简单加温就能够生产喜温蔬菜的保护设施,这种温室的增温、保温性能主要受采光条件和建筑材料的影响。近年来,各地都采用了当地最佳采光的理论设计和最好的隔热保温材料。山西南部普通节能型日光温室的喜温蔬菜常年情况下可以安全进行越冬生产,但在海拔较高的太原、大同等地,普通节能型日光温室在寒冷的1月份,低夜温、低地温的威胁依然很大,特别是在大风降温和连续阴雪天低温的灾害性天气条件下,室内最低温度常在5℃以下,地温则在8℃左右,这种温室的临时加温已变为长期加温,即使双层草…  相似文献   
73.
基于“3S”技术的黄土高原地区水蚀荒漠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黄土高原地区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3S”技术在水蚀荒漠化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步骤 ,尝试了基于 Map GIS软件制图过程的分析途径 ,完成了黄土高原地区水蚀荒漠化现状图的制作 ,并建立了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这一成果对中国三北地区荒漠化的研究 ,特别是开展黄土高原地区水蚀荒漠化调查研究 ,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4.
半干旱半湿润的延安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和植被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90年代以来以造林为主的植被建设效果并不理想。以果园地为研究重点的延安不同地区和不同立地条件下存在土壤水分状况的空间差异和普遍的土壤干化现象,土壤水分的总体亏缺是延安地区土壤干层出现的客观依据。延安地区土壤水分状况表明,延安南部和中部地区可以进行合理的人工造林,而北部地区应以灌草植被恢复为主,而地形破碎的梁峁地在造林过程中必需运用水平阶等集水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75.
我国农业生产是从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地区旱作物的人工栽培开始的。首先要开垦荒地,芟除杂草来播种作物,随后还要灌溉、施肥、除草、收割等等。所有这些措施都离不开对改变土壤条件的耕作。我国北方农区,雨量不多而且集中在盛夏。历来耕地能否保墒是庄稼成败的关键。依靠多耕来维持耕层土质疏松保水,多耙来造成暄土的表层覆盖减少蒸发,以及多锄来消除杂草争夺水分。其‘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成效显著,深入人心。美国中……  相似文献   
76.
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土高原地区气候类型多样、地貌特征复杂、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农业生产条件在区域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有必要对耕作制度进行分区,以指导该区农业生产发展。以热量(≥0℃积温)、水分(降水量、干燥度)、地貌等作为分区指标,以县(区)为基本单元,采用地理位置-地貌-水旱作-熟制的命名方法,将该区划分为10个耕作区,并描述了各区的自然与社会条件、作物类型、主要耕作方式及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77.
黄土高原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发展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发展现状的全面分析,指出了目前该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发展本地区先进、高效、适用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8.
在我国北方果树主产区,特别是环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晚霜冻害是严重威胁苹果、梨、桃、李、杏、樱桃等多种果树安全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春季土壤解冻后,我国北方果树产区回暖较快。但气温波动较大,常出现较强的寒流或辐射冷却,造成急剧降温。据近50年的经验、记载,从3月初(“惊蜇”)至4月中、下旬(“谷雨”前后),每隔7~10天会有1次西伯利亚和蒙古冷空气侵袭,冷空气前锋一过气温可聚降6~12℃,影响1~3天。不同地区冷空气出现的时间、次数、频率、强度有所不同,威胁该地区果树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9.
生态移民是解决迁出地生态环境与贫困人口问题的重要举措。研究移民意愿对于生态移民后续发展与迁出农户甄别具有重要意义。以原州区三营镇金轮村为例,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金轮村296户农户的移民意愿、留居意愿和生态移民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户主年龄、搬迁后产业发展情况、家庭人均纯收入、家庭主要收入方式是影响农户搬迁意愿的主要因素,户主年龄较小,或搬迁后农户拥有的生计产业越多,农户生态移民意愿越强; 2)移民工程对农户原居住地生态环境改善作用显著,但农户生计没有得到解决,影响了移民稳定性; 3)有51. 01%的农户表示想迁回原居住地,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居住条件、灌溉条件是影响农户留居意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0.
区域尺度下黄土高原土壤全钾含量的空间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高原区域地区尺度上土壤全钾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该文采用状态空间方程和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对该区土壤全钾含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其与土壤体积质量、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土壤酸度、降水、气温和海拔高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上变量在30~50km的采样间距下均表现出较好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土壤体积质量、黏粒含量、粉粒含量、降水和气温与土壤全钾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相关关系,可用于土壤全钾的状态空间模拟。不同因素组合下的状态空间方程均比使用相同变量的线性回归方程能更好的模拟土壤全钾含量的空间分布。使用土壤体积质量和黏粒含量的双因素状态空间方程模拟效果最好,决定系数R2为0.978,均方根误差(RMSE)为0.049。状态空间模拟在大尺度区域的应用表现出较好的效果,为研究该区其他土壤属性的空间异质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