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100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41篇
  65篇
综合类   19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荷包牡丹又名兔儿牡丹,它的花朵象荷苞,叶子象牡丹,是多年生的草本花卉,茎干直立,梢头向外弯曲,叶为三出复叶,总状花序,常为拱形,花有四瓣,外边一对红色,里边一对白色,象个小小的荷包,颜色有红、黄、白及玫瑰红等色,花姿优美。  相似文献   
42.
一、依据.枣疯病病原为类菌质体,主要在枣树韧皮部生存,通过筛管组织在树体内传导.冬季,类菌质体从地上部转移到根部越冬,翌年春季随树液流回到枝干.据此,采用手术治疗可有效消除类菌质体.  相似文献   
43.
44.
建立了适合全钒液流电池计算的电化学模型,并对部分电化学模型进行了简化;利用建立起来的电化学模型,数值模拟了在一个充放电循环过程中钒离子浓度、质子浓度、电流、温度与电解液流量对电堆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表明:电流越大,电堆的充放电时间越短,电堆的电压效率与能量效率越小;总钒离子浓度越大,电堆的充放电时间越长,电堆的电压效率与能量效率也越大;硫酸浓度、温度和电解液流量,不影响电堆的充放电时间,但影响电堆的电压效率与能量效率。  相似文献   
45.
为了给荔枝园的适时、适位和适量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需要准确了解荔枝树蒸腾耗散过程,理解其对水分的吸收利用机制。利用热扩散式液流探针(TDP)对广州市桂味荔枝在3~5月的树干液流变化特征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荔枝树干液流速率呈现"昼高夜低"的变化特征。(2)在不同气象条件下,荔枝树干液流速率变化规律并不一致。晴天或多云天气下,荔枝树干液流速率的变化为单峰曲线;阴雨天气下荔枝树干液流速率的变化大多为多峰曲线,且晴天或多云时的液流速率大于阴雨天的液流速率。(3)不同月份树干液流速率变化存在差异,3月份荔枝树干平均液流速率显著低于4月和5月,4月份荔枝树干平均液流速率峰值出现时间比5月早。(4)荔枝树干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树干液流与太阳光照度和空气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6.
植物4种水势测定方法的比较及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势是植物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水分生理参数之一,水势大小影响着植物的代谢、生长发育及抗逆性,也是合理灌溉的生理指标(李德全等,1990)。目前国内在教学、科研中植物水势的测定主要采用小液流法、压力势法、热电偶法和木质部压力探针法。小液流法和压力室法测定水势简便易行,但2种方法都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王军等,1997)。热电偶法测定水势具有应用范围广、使用样品量少等  相似文献   
47.
以廊坊地区杨树胶合板用材林主要造林树种中林46杨和廊坊杨为研究对象,应用快速称重法和热扩散茎流计分别观测了不同杨树叶片蒸腾速率和树干液流变化特征,旨在为该地区更精确地估计生态用水定额提供科学依据,而且也可为该区域杨树胶合板材林的造林、营林及流域综合管理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无论晴天还是阴天,林木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都呈现有规律的单峰曲线,晴天表现为单峰宽峰曲线,阴天为单峰窄峰曲线;树干边材液流的日变化均表现出明显的昼夜规律;树干的测定方位不同,其液流速率存在着一定差异,白天均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树干南侧液流速率>树干北侧液流速率,而夜间树干南北液流速率大小相差不大,维持在0~2cm/h上下波动。  相似文献   
48.
小型西瓜深液流水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蔬菜无土栽培因能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缩短生育期,节水、节肥,易于机械化管理而发展迅速.但西瓜无土栽培特别是水培技术难度较大,影响因素很多,直接限制了西瓜无土栽培的发展,本文就小型西瓜深液流水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9.
猕猴桃茶日本松泽恒友等人研制出来的猕猴桃茶,其加工制作技术是:先将猕猴桃叶洗净,放入蒸汽杀青机内用100℃蒸汽蒸15 min,再进行揉捻15~20 min,使猕猴桃叶的组织细胞被破坏,汁液流出.然后再在烘干机中用100℃的热风烘干,即制成猕猴桃干叶粗品,再和茶叶制作成猕猴桃茶.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猕猴桃干叶粗品与绿毛茶进行掺和、搅拌、碾碎及装袋,制成猴猴桃茶袋泡茶;另一种制作方法是将茶鲜叶杀青、揉捻后,与猕猴桃叶混和放入揉捻机中揉捻,而后再经过抖筛、分筛、初烘、摊凉及复烘,制成条状猕猴桃茶.由于猕猴桃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前身物质,这种物质在高温加工过程中可转化为维生素C.因此,猕猴桃茶含有大量维生素C及其它营养保健物质,具有清凉、消脂、降压、抗癌防癌等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50.
降雨能够改变土壤水分状况进而促进林木蒸腾,然而场降雨量及其持续时间对林木树干液流及其环境控制机制的影响尚不明确。为此,在华北半干旱半湿润区的北京市顺义区共青林场,选取位于河岸生态系统不受土壤水分胁迫的欧美杨(Populus×euramerican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2019年和2021年生长季,使用TDP热扩散法测量树干液流,同步监测气象及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子。根据对该区长期(2016—2017年、2019年和2021年)降雨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将2次降雨脉冲间隔超22.5 h的事件划分2场独立的降雨事件。按照降雨事件雨量及历时,将其中位数±1.5倍标准误的事件定义为常见事件,而将累积概率大于90%的事件定义为极端事件。结果表明:(1)太阳辐射是唯一显著控制该杨树人工林生长季树干液流的环境因子(偏相关系数rp=0.539),饱和水汽压差、风速和土壤含水量均与树干液流不相关(p>0.533),降雨事件发生前后这一环境控制特征没有发生变化;(2)雨后树干液流随着场降雨量的增加而降低(R2=0.78,p=0.004),但与降雨事件历时无显著相关关系;(3)树干液流在常见降雨事件和极端事件后,在半小时尺度上随时间变化无显著差异(p≥0.264),但4类降雨事件后主导的环境控制因子却不完全相同,太阳辐射和饱和水汽压差总能显著促进半小时尺度的树干液流(rp≥0.374),而土壤含水量仅在常见和极端的强降雨历时事件后,显著促进雨后半小时尺度液流(rp≥0.215)。风速显著抑制常见场降雨量事件后半小时尺度的树干液流(rp=-0.258),却能显著促进常见和极端场降雨历时事件后半小时尺度的树干液流(rp≥0.183)。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入揭示降雨特征对树干液流及其生物物理控制机制的影响,以及改进气候变化下生态水文过程的模拟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