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95篇
林业   50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139篇
  137篇
综合类   221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7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青海大通退耕还林工程区的林木耗水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给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树种选择提供依据,2002—2003年,通过实地观测并应用PenmanMonteith方程和定位通量法,对青海大通黄土高寒区自20世纪80年代陆续退耕还林后营造的青海云杉、紫果云杉、华北落叶松、白桦、青杨和沙棘进行了林木耗水特性研究。结果表明:2种方法测算林地蒸散的月平均相对误差是57%。中龄林的青杨沙棘混交林、白桦纯林、青杨灌木混交林和白桦青海云杉沙棘混交林的生长季蒸散总量为488~538mm,其中蒸腾量占蒸散总量的74%~79%,林地土面蒸发总量占蒸散总量的10%~12%,林地无地表径流产生;处于幼龄生长阶段的紫果云杉、青杨、华北落叶松、青海云杉混交林生长季蒸散总量为450~510mm,其中蒸腾总量占蒸散总量的45%~69%,林地土面蒸发总量占蒸散总量的16%~44%,地表径流量占林地降水量的1%~6%。大部分林分6—8月的蒸腾耗水量占全年的80%。  相似文献   
62.
旱稻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旱稻不同灌溉处理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供水条件下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的主要层次均为80cm以上,120cm以下土层土壤水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且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供水较多时旱稻水分耗散量、耗水强度也较大,而相同供水条件下旱稻水分耗散量和耗水强度又小于水稻对照;相同灌溉处理旱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水稻对照;而充足供水有利于旱稻根系在0~20cm表层发育,但不利于其根系在下层生长,而W2可促使根系下扎,更充分利用下层水分。  相似文献   
63.
膜下滴灌水分调控对甜椒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究膜下滴灌水分调控对大田甜椒生长状况、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在张掖市灌溉试验站开展了甜椒膜下滴灌水分调控试验,试验共设4个膜下滴灌水分调控处理(充分灌水处理(T4)、轻度胁迫灌水处理(T3)、中度胁迫灌水处理(T2)及重度胁迫灌水处理(T1))和1个膜垄沟灌对照处理(CK)。结果表明:(1)甜椒坐果期,处理T4的株高和茎粗均显著高于处理T1,且该生育期平均日耗水强度和耗水模系数均达到最大,依次为3.28mm/d和31.55%,故坐果期为甜椒需水量最大时期。(2)与处理CK相比,处理T4增产9.27%,水分生产效率(WUE)和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分别提高25.33%和24.62%;膜下滴灌不同处理间,充分灌水处理T4分别比水分胁迫处理T1、T2和T3增产79.46%,71.11%和33.83%,WUE依次提高26.21%,32.23%和17.01%,IUWE依次提高8.22%,14.19%和16.60%。故膜下滴灌充分灌水处理为甜椒最适灌水模式,即最佳土壤含水下限为70%田间持水量(70%θf),上限为100%θf。  相似文献   
64.
为了探讨提高胡麻产量的合理施肥措施,以不施肥(T1)和施化肥(T2)为对照,比较了施用胡麻油渣(T3)、农家肥(T4)、化肥与胡麻油渣配施(T5)以及化肥与农家肥配施(T6)不同肥料对"张亚2号"胡麻耗水特性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1和T2处理相比,T5和T6处理在现蕾至盛花期和盛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显著提高,100—140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显著增加,其中T5处理在120—140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较T1和T2处理分别显著增加30.50%和30.04%。说明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尤其是土壤深层贮水的利用,以满足胡麻现蕾后的水分需求。T5和T6处理现蕾至盛花期和盛花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开花后和成熟期每株干物质积累量分别高达132.65~146.22mg和377.42~402.49mg。T5处理的籽粒产量与T6处理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以T5处理的最高,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38.90%和10.01%。因此,化肥和胡麻油渣配施是本试验条件下胡麻最佳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65.
保水剂在京郊果园的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研究了果园施用保水剂后剖面土壤水分动态、果树耗水规律,探讨了保水剂作用下土壤水分对果树生长、果料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规律,同时对保水剂在山区果园的应用进行了经济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66.
新疆水资源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 ,远离海洋 ,降水稀少 ,气候干燥 ,蒸发强烈 ,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区 ,水资源非常宝贵。新疆生态脆弱、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水 ;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新疆 ,特别关键的因素仍在于水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开发建设新疆的关键制约因素仍在于水。水资源随着自然的变化和人类的干预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非常有必要对新疆水资源问题进行重新认识。科学地认识、评价新疆水资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1 新疆水资源可利用量1 .1 现 状新疆地表水资源量为 794× 1 0 8m3,平…  相似文献   
67.
降水施肥与前茬对旱地玉米丰歉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8.
新疆水资源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69.
郭霄  韩茁  徐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694-7695,7776
通过多年试验及数据监测,在防雨棚下的测坑中设置不同的水分处理,研究无覆盖与秸秆覆盖对冬小麦耗水特征、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区冬小麦生育期间,覆盖与不覆盖处理间总耗水量差异明显,但不显著;秸秆覆盖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也存在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利用校正过的棉花模拟模型COTTON2K对华北平原和新疆的棉花生产和耗水进行了模拟,分析2个地区棉花的耗水特征。结果表明,新疆石河子地区在水分充分供给条件下石河子的耗水量为655 mm,而禹城的耗水量为541 mm;石河子的平均产量几乎为禹城的2倍;同时分析了2个站点产量和耗水量的关系以及不同生育期耗水规律和降雨的同期性,结果表明禹城的降雨能满足棉花80%的需水量,灌溉时期主要集中在苗期和蕾期;石河子的降雨仅能满足棉花需水的21%;另外,石河子的水分利用效率大于禹城,但是新疆的棉花生产基本依靠灌溉,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