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73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5篇
  17篇
综合类   285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7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草业科学》2002,19(11):17-17
凤眼莲俗称水葫芦,原产南美洲。因其可作禽畜饲料、净化水质并具观赏价值,此物明代已有,引入说亦不一,后沦为野生状态,现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大部分省市的河流、湖泊和水塘中。连绵1000hm^2的滇池,水葫芦疯长成灾,布满了水面,导致水中植物和动物的死亡,16种水生植物已经难觅踪影,  相似文献   
32.
紫茎泽兰的危害和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茎泽兰(俗名飞机草),原产于中美洲,是一种多年生菊科半灌木植物。大约在上个世纪初从中缅、中越边境进入云南南部,在上个世纪70年代传入攀枝花,并以每年约40~50km的速度向北、向东推进、蔓延。现已广泛分布于海南、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的攀枝花和凉山地区。1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危害紫茎泽兰是一种公认的世界性害草,其植物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2月份开花结实,其间正是冬春风大的季节,由于其籽实非常轻(每千粒仅重0.265g),能够随风飘走,能够通过流水、车辆、人畜及苗木调运传播,人们的衣服、鞋底、车轮及河水中都可能带有紫茎泽兰…  相似文献   
33.
我国几大有毒植物造成家畜灾害性疾病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栎属植物1 .1 灾害概况 栎属植物在我国约有 1 40种 ,其中经动物试验证实在其中槲树、槲栎、栓皮栎、锐齿栎、白栎、麻栎、小橡子树、蒙古栎、包栎、辽东栎等 8个种 2个变种有毒。我国现有 1 4个省、市、自治区报道发生该植物中毒 ,发病地区多集中在农牧交错地带 ,受害的动物主要见于牛。据不完全统计 ,陕西省汉中地区 1 977~ 1 982年发病 1 .5万头 ,死亡 440 0头 ;贵州省 1 976~ 1 979年共发病 883 4头 ,死亡 4878头。给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1] [2 ] 。栎属植物中毒是导致家畜“生态灾害性疾病”之一 ,其造成灾害主要因素有以下…  相似文献   
34.
紫茎泽兰对草地危害及防除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紫茎泽兰群体性侵占凉山草地26.64hm^2,草地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每年牧草减产5.17亿kg,牲畜死亡3360头(只),经济损失2101.6万元,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其根源主要是草地监测系统不健全,草地管理不善,宣传认识不够,群体体系未形成。应依靠科技进步,多方筹资,加快制定建设、利用、保护草地的措施,用人工控除,放飞泽兰实蝇,喷洒草甘膦,种植多年生牧草,建立隔离带等方法控制轻害区,围歼重灾区,集中连片,综合防除紫茎泽兰。  相似文献   
35.
紫茎泽兰的各种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茎泽兰是一种有毒恶性杂草,在我国西南部地区扩散范围日益扩大,已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本文就紫茎泽兰引入我国对畜牧业、农业、林业等的危害,全面地阐述了从能源利用、饲料和肥料的开发、建材利用及病虫害和植物病原菌防治等方面,积极开发综合利用紫茎泽兰,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不同年限休闲地、采伐迹地、五年采伐迹地,不同伐桩密度和不同林龄的林地条件下,紫茎泽兰发生情况的实地调查。初步探明,紫茎泽兰种群数量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发生动态显著不同。不同年限采伐迹地,只要有母树,林木自然更新,有可能替代控制紫茎泽兰。在留有伐桩的采伐迹地,当伐桩密度达到50株/亩或更大,五年就可达到控制。林木随林龄增加,郁闭度达到0.7时,可以替代控制紫茎泽兰种群。  相似文献   
37.
紫茎泽兰离体叶片为材料,研究灰葡萄孢代谢产生的毒素对紫茎泽兰叶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测定毒素诱发电解质渗漏液的部分成分.结果表明:灰葡萄孢毒素能使紫茎泽兰叶组织细胞膜透性增大,叶组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大后减少;电解质渗漏液中含有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  相似文献   
38.
紫茎泽兰精油各馏份对4种仓库害虫的杀虫活性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紫茎泽兰精油的20℃ ̄150℃,150℃ ̄200℃,200℃ ̄230℃,230℃ ̄300℃和300℃以上馏份,分别以44.44mg/L的熏蒸浓度处理米像、玉米象、绿豆象和蚕豆象,结果表明,在5个馏份中,以150℃ ̄200℃馏份的杀虫活性最高,其次是20℃ ̄150℃和220℃ ̄230℃馏份,而300℃以上馏份的杀虫活性最低。进一步的生测结果表明,150℃ ̄200℃馏份对米象、玉米象、绿豆象和蚕豆象  相似文献   
39.
一些森林、农业区、水域、湿地、城市居民区.不同程度地受到外来物种入侵,水葫芦、紫茎泽兰、水花生、红火蚁、食人鲳……公众对外来生物不再陌生。外来生物入侵已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0.
用AFLP技术分析紫茎泽兰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茎泽兰是国家环保局公布的我国首批 1 6种外来入侵性有害生物之一 ,其入侵性位居前列。目前其入侵的原因尚不明了 ,因此从遗传学角度揭示其根源已经成为生物学界关注的热点。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承担了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制与控制基础研究 (科技部 973计划 2 0 0 2CB1 1 1 4 0 2 )子专题 :危险入侵杂草紫茎泽兰的分子生态适应机制的研究 ,率先利用AFLP技术 ,检测了 2 4个地区的紫茎泽兰种群的基因组DNA多态性 ,共扩增出 5 0 9个遗传位点 ,其中 398个多态位点 ,多态率为 66 43%。通过Jac card的方法将电泳带矩阵转化为遗传相似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