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2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67篇
综合类   81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科尔沁沙地榆树疏林草地物种多样性及乔木种群空间格局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应用多样性指数对科尔沁沙地榆树疏林草地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用空间格局指数测定了乔木种群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灌木层多样性较低,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较高。在生活型功能群中,一、二年生草本处于优势地位,多年生草本具有稳定群落的效应;在生态功能群中,旱生、中生植物占有主体优势,但在群落中又存在植物功能互补效应。乔木种群的分布格局呈现出聚集分布,在其发育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动态变化特征,即幼苗、幼树阶段为聚集分布,到了成树阶段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62.
刍议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最为重要的是"科学"。这种"科学"来自于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不管是研究问题还是实践问题的认真考量,并由此确立的合理区划、科学造林营林、制订和完善保障措施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有度利用自然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63.
分析了2013年8月25日科尔沁沙地南缘和西辽河冲击平原交错地带一次龙卷风的灾情实况,并根据灾情实地调查结果,总结了农业生产中应对龙卷风灾害的具体措施。在现有气象研究条件下对龙卷风不具备预报性,农业生产上只能从加强农田基础设施、选用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64.
刘建华 《防护林科技》2019,(5):19-20,58
针对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章古台地区的樟子松引种固沙林出现大面积衰退,甚至死亡现象,在该地区樟子松林中选择不同密度的样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的衰退与林分密度呈正相关;林木的胸径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林木的枯死株数、枯梢病感病指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综合来看,章古台地区樟子松初植密度应控制在1700株hm^-2以下,并应根据生长情况对林木进行疏伐作业,在近熟龄之前将林分密度降至700株hm^-2左右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65.
为制定适合在科尔沁沙地种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灌溉制度,本试验设2个单因素处理,分别为5个灌溉定额和4个灌溉频率处理,通过分析其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以期制定最合适的灌溉制度。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定额对紫花苜蓿粗蛋白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当灌溉定额为546 mm时,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为39.43%,苜蓿的年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最佳灌溉定额。不同灌溉频率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2 d灌水1次土壤相对含水量维持在42.45%左右,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最佳灌溉频率。可以通过0~20 cm土壤相对含水量来判断是否缺水,该地区土壤的最佳相对含水量应保持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66.
生物结皮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作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Li—6400P—09土壤呼吸测量系统,对科尔沁沙地沙漠化逆转过程中生物结皮的形成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①生物结皮存在时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1.856μmolCO_2/m~2·s),极显著(P<0.01)低于无结皮时的速率(2.725μmolCO_2/m~2·s),说明沙漠化逆转过程中生物结皮的形成可以有效减弱土壤中的CO_2向大气的排放,即生物结皮有减缓温室效应的生态功能;②在湿润和较低温度条件下,生物结皮对土壤呼吸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③形成的生物结皮越厚,对土壤呼吸的抑制作用越强;④生物结皮中粒径<0.05 mm的粘粉粒含量越多,对土壤呼吸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67.
本研究利用2018—2019年科尔沁左翼后旗沙地土壤温度资料,将不同深度土壤温度依照土壤的表土层、心土层以及底土层划分为浅层(0、5、10 cm)、中层(15、20、40 cm)、深层(80、160、320 cm)3个层次,对比分析得出科尔沁沙地土壤温度的时间动态特征,为综合评估土壤温度的环境效应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土壤温度有明显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变化特征,其三者都有一个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出现,并且因深度的增加各层土壤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不一致,热量传输的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8.
科尔沁沙地红松引种栽培及经营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实践从栽植方式、造林地选择、造林、树体管理、幼林抚育等方面阐述了科尔沁沙地红松引种栽培及经营管理技术,以期为提高该地区防风固沙林的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9.
科尔沁沙地灌溉与施肥对退化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科尔沁沙地典型退化草地上开展了裂区组合设计的灌溉与施肥二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地土壤储水量受降水量的影响强烈。由于受到干旱气候和灌溉量的影响,灌水仅对地表0~30 cm的土壤含水量变化有作用,对深层土壤的含水量没有作用。灌溉和施肥对沙地退化草地的植物生物量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灌溉处理中,灌溉90 mm试验区的植被生物量为最高(128.3 g/m2),施肥处理中,每hm2施600 kg氮肥试验区的植被生物量为最高(147.3 g/m2)。灌溉90,60,30 mm和对照试验区的植被耗水量分别为379.00,349.90,313.20和293.50 mm。与其相应的水分利用率分别为0.28,0.38,0.34和0.35 kg/(mm.hm2)。综合分析认为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地的基本耗水量为294 mm。  相似文献   
70.
彰武县地处辽宁省西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是农业农村部2016年划定的北方农牧交错带重点区域。彰武县是辽宁省畜牧业养殖大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连续多年在50%以上,2018年主要畜种的饲养量分别达:肉牛42.4万头、奶牛5.8万头、肉羊178.0万只、生猪169.7万头、驴马等3.4万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