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32篇
综合类   6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对典型农牧交错区的蒸散格局、演变特征及其生态系统需水规律进行研究,为区域生态治理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选择2000—2017年的4期Landsat遥感数据和气象资料等辅助数据,利用SEBAL模型反演该县不同时期秋季初的日蒸散,结合同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①秋季初的日蒸散量由2000年的0.89 mm/d增加到了2017年的1.71 mm/d,增幅为92.1%,增强趋势显著。②日蒸散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总体呈南高北低的格局,尤以东南部的黄土丘陵区蒸散最高;近17 a蒸散的年增幅也表现出南高北低的特征,但不同时段的年增幅空间格局存在较大差异。③不同地类的蒸散存在差异,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平均蒸散量分别为1.42,1.33,1.27 mm/d,但蒸散量年增幅最大的是草地。④近17 a盐池县生态需水总量和各地类的生态需水量都在增加,各地类生态需水量由高到低依次是草地、耕地和林地,但单位生态需水量最高的是耕地,最小的是草地;近17 a耕地和林地的生态需水量占总生态需水量的比例在下降,而草地生态需水量的比例则呈上升趋势。[结论]在盐池县大力实行生态治理工程的背景下,区域蒸散显著增强,植被生态系统的需水量明显增加,不同地类的蒸散和需水结构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2.
分析盐池县黄花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精深加工产品无市场、初加工能力不足、销售终端知名度不高、用水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提出加强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产业融合发展链条、加强区域品牌推广销售、加强节水基础设施改造、加强科学技术支撑力度等策略和建议,旨在推动盐池县黄花菜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3.
生态退耕使我国西北干旱与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土地结构和功能发生重大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深刻影响。本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分析了1990和2005年,盐池县土地利用和土地类型变化的规律;利用修正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计算出两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了土地利用和土地类型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结论如下:1)1990-2005年间,研究区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得到大幅增加,未利用地大幅减少。2)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1990年为99064.6万元,2005年为115421.0万元,增加了20.62%。3)导致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未利用地大幅度减少,相应转化为单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的林地、草地、耕地等。研究表明,生态退耕促进了区域土地类型结构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但是将大量未利用地转化为农田和人工林地的长期生态效应还需进一步观察。文中研究对协调类似区域人地关系,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福祉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盐池县滩羊产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接壤地带,是中国滩羊之乡.畜牧业是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盐池县因势利导,把滩羊产业作为全县的"1号"产业强力推进,坚持"以羊为主、草畜并举、科学饲养、加工增值、品牌经营、规模发展"的思路,围绕"做强做大滩羊产业,奋力打造畜牧强县"的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实施畜牧科技项目为支撑,以加工流通为突破口,积极上规模、建基地、抓项目、促加工、活流通,使全县滩羊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25.
为定量描述北方沙区生态承载状况,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处于毛乌素沙地南缘的盐池县官滩村2006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官滩村人均生态足迹为2.0119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6568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3551hm^2。其中,草地的供需矛盾突出,耕地的供需基本相当,林地和建筑用地供给充足。其中供给以耕地为主,需求以草地为主,供需结构不对称。生态赤字的存在,揭示了当前生态经济系统的不安全与不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6.
盐池甘草得益于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在中药材历史上深厚的积淀,而使盐池县成为"中国甘草之乡".盐池甘草经历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曲折的发展历程,目前已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发展局面,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依然很多.现就目前甘草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思考整理出来,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27.
不同地表覆盖措施对土壤水热特性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地表覆盖措施在半干旱地区旱作农业生产中的适宜性,在宁夏盐池县进行随机小区试验,设置了4种不同地表覆盖措施(地膜覆盖、砾石覆盖、牲畜粪便覆盖、秸秆覆盖)和对照(无覆盖)对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温度的影响,并比较了玉米的出苗率以及生长状况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1)地膜覆盖和砾石覆盖具有较好的增温效果,有利于提高玉米的出苗率和促进玉米拔节,并有利于延长作物的生长期;2)4种不同覆盖措施均有一定的保持土壤水分效应,其中牲畜粪便覆盖效果显著;3)4种不同覆盖措施都显著增加了不同生育期玉米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值;4)与对照相比,4种覆盖措施均显著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其中以牲畜粪便覆盖最高,砾石覆盖和地膜覆盖产量次之,秸秆覆盖玉米产量最低。因此,本研究认为当地最适宜的地表覆盖措施为牲畜粪便覆盖,其次为砾石覆盖。  相似文献   
28.
盐池不同保护及恢复措施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位于我国西北半干旱区的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植被保护及恢复措施下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选取4类样地类型:分别为老封育区草地、新封育区草地、退耕地、天然草地。老封育区草地各项植物多样性指数均为4类样地类型中最低,可见,并不是封育年限越长,植被恢复生长效果就越好。退耕地的综合多样性指数及均匀性指数在4类样地类型中均较高,退耕还草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植被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29.
宁夏盐池县天然草原生产力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池县天然草原为研究对象,应用MODIS卫星数据结合地面样方调查,对盐池县天然草原生产力进行动态监测。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盐池县全县草原鲜草总产量为81.84万吨,折合干草产量34.24万吨,按照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推算,盐池县适宜载畜能力(理论载畜量)为52.12万个羊单位。  相似文献   
30.
为了探索农牧交错带农业系统的波动机制,有效减缓系统波动,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法、经验模态分解法(EMD)和集对分析法(SPA),分析了宁夏盐池县1954-2013年粮食总产量的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近60年盐池县粮食总产量以趋势性增长为主,其方差贡献率为82.86%,同时伴随着显著的波动,其方差贡献率为17.14%。存在3 a、6 a、9 a准周期波动,其中3 a准周期的波动强度最大。(2)农业机械总动力和灌溉耕地面积是引起粮食总产量趋势性增加的最主要影响因子,年降水量是引起粮食总产量3 a、6 a准周期波动的主要控制因子,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为短期主控因子;引黄灌溉水量和有效灌溉面积为反向调节因子,其作用在粮食总产量突变点之后显著大于之前。(3)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促进气候依赖型农业向水文依赖型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