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175篇
  免费   1273篇
  国内免费   2597篇
林业   7690篇
农学   9898篇
基础科学   18208篇
  3957篇
综合类   70325篇
农作物   6582篇
水产渔业   7329篇
畜牧兽医   55776篇
园艺   15827篇
植物保护   2453篇
  2024年   411篇
  2023年   1657篇
  2022年   1592篇
  2021年   1991篇
  2020年   2192篇
  2019年   2861篇
  2018年   950篇
  2017年   1829篇
  2016年   2626篇
  2015年   4517篇
  2014年   11541篇
  2013年   10320篇
  2012年   14375篇
  2011年   15112篇
  2010年   14080篇
  2009年   15594篇
  2008年   16540篇
  2007年   13847篇
  2006年   14156篇
  2005年   11774篇
  2004年   8227篇
  2003年   7287篇
  2002年   4741篇
  2001年   4374篇
  2000年   3169篇
  1999年   1780篇
  1998年   1586篇
  1997年   1071篇
  1996年   1029篇
  1995年   910篇
  1994年   824篇
  1993年   594篇
  1992年   528篇
  1991年   571篇
  1990年   573篇
  1989年   575篇
  1988年   263篇
  1987年   249篇
  1986年   227篇
  1985年   201篇
  1984年   141篇
  1983年   162篇
  1982年   106篇
  1981年   97篇
  1980年   93篇
  1978年   75篇
  1975年   83篇
  1974年   80篇
  1965年   88篇
  1957年   7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畜牧与兽医》2017,(10):40-42
皆在探讨生长猪饲粮中用发酵花生粕替代部分豆粕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用40头平均体重为(2961±30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发酵花生粕。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日增重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78%(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了81%(P005);试验组粗蛋白质、钙和磷的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216%(P005)、425%(P005)和600%(P005),但能量、粗脂肪和粗纤维的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各项指标,单一的豆粕调整为豆粕和发酵花生粕后能改善生长猪的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  相似文献   
72.
《绿色食品生产开发与利用》是培养涉农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新农科背景下,该课程的教学应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对《绿色食品生产开发与利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如何满足新农业建设要求进行探讨,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3.
《杂交水稻》2017,(2):72-81
以F优498为材料,设置淹灌和控制性间歇灌溉方式以及5种施氮水平共10个处理,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水氮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控制性间歇灌溉模式较淹灌模式产量平均提高3.22%,其增产原因是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淹灌模式能够获得较多的有效穗数,从而保证产量不显著降低。与淹灌模式相比,控制性间歇灌溉模式能增加水稻生育后期的氮素积累,促进茎鞘氮素转运,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灌溉水生产力。综合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淹灌模式下施氮量180 kg/hm~2表现较好,控制性间歇灌溉模式下施氮量135 kg/hm~2节水节肥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74.
以江苏盐城的一处滨水地块为例,在充分调查关于盐城的历史文化、气候条件、水文概况、居民生活习性等资料的基础上,以"生态健康"的设计理念为主题,设计出富有文化底蕴、生态友好型的城市滨水景观公园。  相似文献   
75.
邳州市农机部门依托大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应用项目,集成应用大蒜耕、种、收机械化装备及技术,初步形成一套大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6.
《饲料工业》2017,(10):26-30
试验研究不同水平的发酵木薯酒精糟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200头初始体重约(26.35±0.43)kg的生长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5个处理组分别为: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C组和D组分别为发酵木薯酒精糟用量为2%、6%和15%的配合日粮组,E组则为用发酵木薯酒精糟直接替代6%基础日粮的混合日粮组。结果表明,B组和C组的日增重较A组分别提高了6.45%(P0.05)和4.84%(P0.05),各试验组料肉比均低于对照组,分别降低了7.48%、9.06%、5.12%和0.39%。日粮中添加发酵木薯酒精糟后有效改善了营养物质消化率,B组、C组、D组及E组干物质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8.62%(P0.05)、7.50%(P0.05)、4.75%(P0.05)和5.26%(P0.05);粗蛋白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1.43%(P0.05)、9.50%(P0.05)、9.61%(P0.05)和10.61%(P0.05);粗脂肪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5.66%(P0.05)、15.86%(P0.05)、12.98%(P0.05)和14.10%(P0.05);钙的消化率则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0.46%(P0.05)、6.50%(P0.05)、6.93%(P0.05)和10.60%(P0.05)。B组、C组、D组及E组较A组的养殖效益均有所提高,每千克饲料的增重成本分别降低了0.683、0.833、0.523元和0.238元,其中使用处理C组饲料的效益最好。本试验结果说明,生长猪日粮中发酵木薯酒精糟的适宜添加量为2%~6%,能有效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77.
在全省"五水共治"背景下,浙江中部沿海地区三门县实施生态兴农,取得了明显成效。该文介绍了三门县生态兴农的工作成效,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三门县生态兴农今后发展的途经。  相似文献   
78.
本试验通过选用兰州正大全价配合料和养鸡户的自配料,通过饲喂蛋鸡进行试验。试验期结束后对蛋鸡生产性能(死淘率、产蛋期高峰维持时间、料蛋比、产蛋量、淘鸡体重等)之间的量化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饲料品质对蛋鸡生产性能具有明显的影响,并就如何选择蛋鸡饲料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9.
研究日光温室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水肥组合对作物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综合评价优化水肥和常规水肥管理的调控效应。田间试验设置4个水氮处理,包括不施氮+常规灌溉(N_0+FI)、常规施氮+常规灌溉(FT+FI)、优化施氮+常规灌溉(OPT+FI)、优化施氮+优化灌溉(OPT+OI)。测定不同处理下秋冬茬番茄-春茬小型西瓜的产量、品质以及根、茎、叶、果实氮素吸收量。结果表明:优化水氮处理(OPT+OI)番茄产量和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与农户常规水氮处理(FT+FI)无显著差异,但番茄果实的硝酸盐含量降低了66.3%(P0.05);灌溉量相同时,减氮40%处理(OPT+FI)的小型西瓜产量相比常规施氮处理(FT+FI)提高了13.1%;OPT+OI处理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较对照处理(N_0+FI)均显著提高。不同水肥处理下,两季作物氮在各器官的累积量均表现为果实叶茎根。随着番茄的生长,果实和茎的氮素携出量占总携出量的比例分别由62.4%和5.9%增加至67.1%和6.3%,而根和叶中氮素携出量降低,OPT+OI处理果实氮素携出所占比例增量最大,促进了营养器官中的氮素向果实中转运。在当前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适当优化施氮量和灌溉量既可以保证作物产量和氮素吸收,同时提高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80.
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期奶牛饲喂过瘤胃胆碱(RPC)对泌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60头年龄、胎次、预产期、上一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健康围产期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和Ⅲ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25 g/d和50 g/d RPC,饲喂期从产前3周至产后3周,共42 d。结果表明:Ⅱ组产奶量在产后1~8周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在产后第2周,Ⅲ组的乳脂率、乳蛋白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在整个试验期,Ⅱ组的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显著含量低于Ⅰ组(P0.05);产后第1周和第2周,Ⅱ组的β-羟丁酸、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Ⅲ组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日粮中添加RPC可以显著提高情期受胎率(P0.05),显著缩减奶牛空怀天数(P0.05),也对产后初次配种时间的缩短和配种次数的降低有影响。日粮中添加RPC可提高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对血液生化指标和繁殖性能产生有利影响,本试验条件下RPC最佳添加剂量为每头牛25 g/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