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71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24篇
  85篇
综合类   307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2 毫秒
581.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施用稻草粉对水稻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形成与肥料氮的转化的影响。施用稻草粉可降低水稻对肥料氮的吸收,提高对非肥料氮的吸收;施用稻草粉可提高肥料氮的残留率,降低肥料氮的损失。至水稻收获时,残留于土壤中的15N主要以生物量及其代谢产物-N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生物量及其代谢产物-N的形成因土壤不同而有快慢之差,但其再矿化速度都较为缓慢。即使在稻草粉施用量较高的情况下也未观察到水稻吸氮总量受到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2.
近年来,面对稻田土壤镉(Cd)污染日益严重和"镉米"事件频发的现状,许多专家对稻田土壤镉的活性变化及其污染治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大多数研究表明淹水能降低稻田土壤Cd的活性和稻米Cd的含量。但是,由于稻田土壤自身的复杂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多样性、综合性和不确定性,尤其是在淹水条件下,稻田土壤性质[土壤胶体和团聚体、pH和Eh(pe+pH)、阴离子和阳离子、铁锰氧化物和含硫化合物、有机质和可溶性有机物、碳酸盐和磷酸盐、根系分泌物和微生物等]发生了复杂变化,使得Cd活性变化更加复杂,Cd污染的防控和修复更加困难。通过综述淹水条件下稻田土壤性质的变化,阐述了这些变化对土壤中Cd活性的影响,同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实现Cd污染稻田的农业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并为Cd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3.
苹果砧木幼苗对根际低氧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苹果砧木对根际低氧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所受影响,分析确定不同苹果砧木根际低氧耐性强弱。【方法】以12个苹果砧木幼苗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低氧处理的方法,研究根际低氧胁迫对苹果砧木生长、形态、生物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用抗逆系数(ARC)结合淹水试验以及聚类分析对苹果砧木根际低氧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低氧胁迫下,苹果砧木幼苗新叶数、根长、株高、生物量较对照明显降低,各种类整株鲜重减少9%~41%,干重减少14%~40%,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而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超氧阴离子( )产生速率、相对膜透性(RM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根系活力因砧木不同表现不同。分析认为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平顶海棠(M. robusta Rehd.)和卢氏红果(M. sieboldii Rehd.)为低氧耐性强的砧木,新疆野苹果(M. sieverii Roem.)和变叶海棠(M. toringoides Rehd.)为低氧敏感型砧木。【结论】不同苹果砧木对低氧胁迫响应的敏感性明显不同。低氧耐性较强的砧木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强其耐低氧能力,抵御低氧胁迫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584.
淹水对''''寒富''''苹果保护酶系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年生盆栽‘寒富’苹果(Malus pumila Hanfu)为试材,持续淹水处理后,测定‘寒富’苹果根系和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保护酶系(POD、SOD、PAL)活性以及植株根系活力。结果表明: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POD、SOD、PAL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DA含量随淹水时间延长呈持续升高的趋势。根系活力于淹水3d稍有升高,但整体呈下降趋势。在淹水处理过程中,‘寒富’苹果树体保护性酶系都表现出积极的响应,在处理前期都表现出上升趋势,在处理5~7d达到最大值,随后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处理18d后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585.
淹水对烟草光合作用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2叶龄盆栽烟草进行淹水处理。测定其在淹水处理的第1、3、5d及处理恢复后的第1、5d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2浓度。发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均随淹水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而胞间CO2浓度先轻微下降、随后显著上升;到停止水涝处理的第5d,四项指标仍不能恢复到对照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淹水严重地影响了烟草的光合作用,较长时间的淹水造成的光合损伤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586.
为探讨不同Mn肥在淹水和落干条件下对水稻Cd累积的影响,分别于这两种水分管理条件下,对两个水稻品种施加MnCO3、MnSO4、MnCl2、杨木屑吸附MnCl2肥(PS-Mn)、米糠吸附MnCl2肥(RB-Mn),进行温室盆栽试验。3种无机Mn肥施用量为250 mg·kg-1(以Mn计,下同),2种有机Mn肥施用量为25 mg·kg-1(对应的Mn施用量为PS-Mn: 380 mg·kg-1,RB-Mn: 177 mg·kg-1)。试验所用土壤中Cd含量为0.75 mg·kg-1,pH 6.33。结果表明,持续淹水条件下水稻Cd含量明显低于落干条件(P<0.05)。落干条件下,2个水稻品种籽粒Cd含量均为MnSO4、MnCO3处理最低,RB-Mn处理最高。研究表明,持续淹水能显著降低水稻Cd含量,使之低于食品安全限值0.2 mg·kg-1,但持续淹水可能使水稻减产;在落干条件下,施加MnSO4、MnCO3能降低水稻籽粒Cd含量至0.2 mg·kg-1以下,但施加MnCl2和2种有机Mn肥没有明显的降Cd效果,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87.
滩地淹水胁迫对杨树生长与木材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5种不同淹水时间类型滩地1~10年生杨树单株材积生长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之间单株材积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林龄增长,其差异逐步减小;不同淹水胁迫下,当年年轮宽度、纤维细胞数量、木材基本密度均存在显著差异,纤维长度和宽度差异不显著,杨树年轮宽度与径向纤维细胞数、导管数、径向纤维比量呈正相关;随淹水胁迫程度加深,当年形成层细胞分裂受到了显著抑制,纤维细胞以及导管数量减少,林木径向生长量下降.径向导管比量提高,纤维比量下降,细胞壁腔比减小,木材密度明显降低.对5种淹水类型滩地的林木生长进行了系统聚类,合并划分为4种生长类型,对其中3种常规造林宜林类型杨树生长潜力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88.
为研究淹水胁迫下喷施烯效唑(S3307)对不同大豆品种的影响,以耐涝品种‘垦丰14’和涝渍敏感品种‘垦丰16’大豆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鼓粒期(R5)淹水胁迫对大豆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MDA)、活性氧(ROS)和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系统的损伤及S3307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R5期淹水胁迫显著增加了两品种大豆叶片内MDA含量,加速了ROS的积累,且相同时间垦丰16增幅大于垦丰14。叶面喷施S3307可有效提高非酶抗氧化剂含量,增加关键酶活性,降低叶片MDA含量,抑制ROS积累,减少淹水胁迫对膜系统造成的伤害,并在恢复正常水分处理后,维持较高的关键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剂含量,促进两品种大豆叶片恢复至正常状态,且垦丰14恢复能力优于垦丰16。综上,淹水胁迫对两种耐涝性不同的大豆品种叶片中AsA-GSH循环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S3307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淹水胁迫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589.
由于农户施肥量差异较大,导致产生的秸秆养分含量尤其是秸秆碳氮比(C/N)不同,可能影响秸秆还田腐解。为探究不同C/N油菜秸秆腐解动态及养分释放特征,开展室内培养试验。试验选取C/N 92、C/N 116和C/N 136的油菜秸秆作为3个处理,采用尼龙网袋法淹水培养120 d。结果表明:不同C/N秸秆均表现为前期(0~10 d)迅速腐解(累积腐解率30.73%~33.59%)、中期(11~30 d)缓速腐解(累积腐解率5.10%~6.42%)、后期(31~120 d)慢速腐解(累积腐解率仅占总腐解率的4.50%)。不同C/N秸秆碳、氮、磷平均释放率分别为28.32%、46.28%、73.05%,元素释放率表现为磷>氮>碳。不同C/N秸秆养分释放差异表现在快速腐解期,其中C/N 92秸秆的氮素累积释放率相较于C/N 116和C/N 136分别高7.27%和15.16%,磷素释放率则表现为C/N 136秸秆较C/N 116和C/N 92分别高1.91%和13.53%,而不同C/N秸秆碳素在整个腐解期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低C/N的油菜秸秆氮素具有更高的释放率,而高C/N秸秆磷素的释放率则高于低C/N的秸秆。  相似文献   
590.
通过设置不同稻作模式(水稻单作、稻虾共作)和氮肥管理(不施氮、常规施氮、减氮)两因素交互试验,研究氮肥管理对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下常规施氮和减氮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为7 539 kg/hm2和7 328 kg/hm2,比水稻单作模式降低29.4%~32.3%,这主要是由于试验当年水稻移栽后连续降雨导致缓苗不利所致,也与深水淹灌下水稻有效穂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有关。相比水稻单作,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茎秆的株高、穂颈高、重心高、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平均增加12.9%、17.9%、8.0%、20.9%和33.5%,第2节间茎壁厚、抗折力和折断弯矩平均降低38.7%、16.8%和16.6%。在稻虾共作模式中,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减氮处理仅减产2.9%,水稻茎秆抗折力增加13.5%、倒伏指数降低1.8%。相关分析表明,茎壁厚度与倒伏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株高和弯曲力矩与抗折力呈显著负相关(p<0.05)。稻虾共作模式可保证水稻稳产,氮肥减施有助于提高该模式下水稻抗倒伏能力,降低倒伏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