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357篇
农学   133篇
基础科学   19篇
  112篇
综合类   829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231篇
园艺   205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通过对四川省北川县片口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梯度下团竹的分株形态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其克隆生长特征及克隆繁殖的大小依赖关系。结果表明:母株高度、当年生立竹生物量及高度、间隔子直径、比间隔子长、间隔子分枝强度随海拔的改变均有显著性变化;母株、间隔子的生物量受海拔影响不明显。在各海拔环境中,母株大小均显著影响间隔子大小,并通过间隔子的作用显著影响当年生立竹的大小。团竹的克隆生长不仅受海拔梯度的影响,也受自身母株大小的影响,因此可通过改善母株质量而影响克隆分株。  相似文献   
162.
不同海拔高度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杂交稻组合在同一生态区5个不同海拔高度12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质性状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变异存在很大差异,糙米率、精米率、粒长相对稳定,各组合平均变异系数仅为0.75%,0.60%和3.16%;而垩白度、垩白粒率波动较大,各组合平均变异系数高达92.28%和66.54%.通过聚类分析,可根据稻米品质性状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变异系数大小划分为3种类型,第1种是对气候条件变化最敏感的生态敏感型,如垩白度、垩白粒率,第2种是对气候条件变化反应迟钝的生态迟钝型,如糙米率、精米率、粒长,第3种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型.随海拔升高,灌浆结实时间延长,整精米率增大,垩白度、垩白粒率变小,说明高海拔有利于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63.
姜萍  叶吉  郝占庆  邓红兵 《林业研究》2003,14(2):117-121
From 700 m to 1900 m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Changbai Mountain, 13 plots with an interval of 100 m in elevation were investigated to study the variations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important value of the main edificators along the elevation gradient. In their core distribution areas, most of the edificators had healthy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could regenerate smoothly except Larix olgensis, but important value of Larix olgensis had no obvious variations with elevation changes, which showed that Larix olgensis had its own particularity and strong adaptability. At high elevation above 1800 m, Betula ermanfi was the only species that could form a mono-dominant community. Important values of Pinus koraiensis and Acer mono had similar changing trends, and they had the similar ecological adaptabilities.  相似文献   
164.
夏秋大白菜是我区近年来新开发的主要产业,产品主要外销沿海地区和我国低海拔地区,目前以标准菜为主,净菜单株重量2-2.5kg,需货时间为每年6-9月份。  相似文献   
165.
毛竹节间性状及其海拔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竹节间长度、周长、壁厚等是影响竹材加工利用的重要秆材性状。首次报道了不同海拔区域毛竹人工林这些节间主要性状在竹秆上的分布规律及其海拔效应。试验结果表明 ,毛竹节间长度、周长和壁厚与节间数之间分别存在着抛物线、直线和对数相关关系 ,前 5 0节节长和周长均值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而壁厚随海拔升高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6.
根据本县低海拔山区(一般300-450m)耕地多,且有一定气候特征的情况,为提高这一区域农民收入,笔者通过提高复种指数,利用间套种方法,合理安排茬口,摸索出了一年五种五收的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较高,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7.
白灵菇原产北方,属中低温菌类。南方冬季气温较高,相对低温时段较短。但南方山区海拔高度差异很大,气温相差悬殊。因此南方引进白灵菇可以选择高海拔地区栽培。现将本县近几年引进栽培白灵菇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提出南方栽培白灵菇的适宜区域(以海拔高低为标准划分适宜区域)及其栽培技术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8.
《再生稻》1996,(2):29-31,35
川东南海拔400米以上地区,平均气温〈18℃,由于热量资源不足,被划为再生稻生产不适宜区。忠县2/3的稻田分布在海拔400-600米地区,若在这一地区发展再生稻,将对水稻增产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9.
170.
1.突破口的选择 我县地处云南中部,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同时又是省、市的优质烤烟生产县之一.大部分耕地分布在中海拔(1320~1700m)的温热地区,年均温16.3℃,大于10℃的积温5 226.4℃,无霜期257d(天),降雨量972mm,光热资源一年两熟有余而三熟不足.宜良人多耕地少,劳力富余,为农业实行集约化生产提供了条件.80年代中期,我县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施了结构调整,烤烟、蔬菜、花卉、水产养殖等用地不断扩大.增加复种是解决粮田面积压缩,确保粮食总产的最好出路.实践证明,一些中海拔种烟区,只要设施健全,能确保烤烟早栽早烤,烟后土地的闲置时间可达60~80d.我们吸收了试种双季稻、早地麦和双行马铃薯套玉米的经验教训后,根据立体种植的有关理论,提出了在秋作烤烟和夏作蚕豆或小麦之间套种一季秋玉米的设想.经两年多点试验获得成功,在中海拔种烟区实行立体栽培,大力发展烤烟套种秋玉米,是一条粮经作物同步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