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6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林业   577篇
农学   114篇
基础科学   394篇
  1857篇
综合类   1763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234篇
畜牧兽医   208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422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72篇
  2011年   414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泾河近30年来污染日趋严重。通过分析泾河下游枯水期可降解污染物的自净特征,建立了河流点源捧污和侧向污染物均匀补排条件下的水质衰减模型,并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求自净特征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解决种源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必需加快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肉用牛品种,建立合理的中国肉牛杂交繁育体系,形成中国黄牛配套系和自我供种体系,促进中国牛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中国黄牛品种资源十分丰富,适应性强,肉质良好.特别是黄河中、下游流域的许多品种或群体在历史上经历过悠久的选择.  相似文献   
23.
依据航片判读、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和水文数据,利用流域自身对比法,得出森林变化对河川径流泥沙的定量关系。文中还阐明本方法的技术关键——消除降雨量不同对水沙的影响.该方法具有适合我国国情、费小效宏、精度较高、简捷易行等优点,值得推广提倡。  相似文献   
24.
25.
论嫩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工程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维护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态安全出发,立足东四盟实际,着眼于对整个东北地区危害最大,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现象列为今后一个时期三北工程建设的战略重点,通过大量调研分析和借鉴专家意见,经筛选整合,初步确定未来东四盟地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26.
27.
28.
一、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和种植模式 不同地区(纬度值)、不同播种、水肥条件及栽培管理技术,棉花的种植密度不同。短季棉的种植密度是9万~18万株/hm^2。一般纬度越高,密度宜适当增加。黄河以南,可采用9万~10.5万株/hm^2,黄河以北,宜在12万株/hm^2以上。此外。密度大小还与播期、水肥条件有关。播种晚,密度宜大;土壤水肥条件差,密度宜大。针对目前短季棉抗病丰产的特性,采取增株与减枝结合,密矮栽培与化控结合,夏棉的种植密度应争取达到12万株/hm^2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29.
西辽河流域养殖水体鱼类寄生虫病的危害与某些流行特点温海深,马国文,刘振琦(内蒙古哲里木畜牧学院)李君,张亚萍(内蒙古赤峰市沙那水库)(内蒙古哲盟神经精神病医院)关于辽河干流的水体寄生虫曾有过记载[1~2],但只侧重于天然水体寄生虫区系和分类的研究。没...  相似文献   
30.
干旱区农牧结构优化模式探讨 --以黑河流域中上游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黑河流域中上游农业的现状和问题,认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牧结构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可以促进农区和牧区两大经济生产系统全面健康发展,繁荣区域经济,而且在资源合理配置、改善生态环境方面都有很大作用。结合现有基础提出了农牧耦合的发展模式:一是绿洲子系统内部的耦合,即中游绿洲农区合饲畜牧业与种植业的耦合;二是山地系统与绿洲系统的耦合,即山上繁殖,山下育肥模式与向山区放牧基地提供精细饲料,在牧区直接育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