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5篇
  13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要闻     
北京市将试验人工消减雾霾气象预报将精细到街道;国家将每年投入几百亿用于耕地修复;雾霾笼罩水泥业史上最严环保标准待出;中动协2013年理事扩大会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42.
作者就近年来河南省存在非法播发气象预报的违法行为进行分析,结合执法工作中查处的个案,探讨气象预报部门的气象预报发布信息权问题,并对今后河南省气象行政执法工作和信息发布信息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3.
逄俊汉  李秋  华高雷 《北京农业》2012,(18):168-169
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是气象业务发展发展的重要标志,分析制约、影响阿尔山市气象局天气预报业务准确率的主要因素,从强化综合观测基础作用,完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预报系统,提升基层台站预报业务和服务能力,做好预报预测业务人才支撑保障作用等方面对提高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4.
气象条件影响作物的分布、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形成。研究和掌握作物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及其反映规律,可为农作物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根据鲁山气象局30 a气象资料分析,阐述气象因子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46.
城市灾害以气象灾害居多,其主体及衍生灾害约占城市灾害总数的80%。气象灾害的特点较为鲜明,除具备延缓性、不易察觉性、危险性等特点外还具备季节性、连锁性、密集性、社会性等特点。在城市防害体系中气象灾害预警是非常重要的防害举措,预警方案不同于气象预报,气象预报的功能多以信息预报见长,而预警方案则相当于防害指令,其重要作用显而易见。近些年,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引入数字城市概念,即将气象灾害警报与信息网络互联,这不仅是完善城市防害体系的新机遇,同时其面临的挑战亦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47.
山西省忻州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通过对忻州市各县区的地质、地况、地貌及灾害发育程度等因素以及诱发地质灾害的降水因子(特别是暴雨、连阴雨)进行科学、客观的统计与分析,建立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数据库、预报集成等先进技术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分为5级,1级为不可能发生,2级为可能性不大,3级为可能性较大,4级为可能性大,5级为可能性很大。2004年8月运用该系统向公众发布了2004年入汛以来第一次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测忻州市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气象预报等级为3~4级,发生崩塌、滑坡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48.
49.
数字化农业气象学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农业必然是21世纪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数字化方法学将要渗透到农业气象学的所有领域,如作物气象、农业气候、农业气象预报、农田小气候与微气象、畜牧气象、园林气象等,使农业气象学从传统水平向现代化、数字化水平发展。数字化农业气象学将在我国的数字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暴雨是指在未来3-12小时内,某地区的降水量超过50毫米,且降水在短时间内不会停止或减少。暴雨天气对工业、农业有较大的影响,也会给城市的基础设施造成破坏,短时间强降雨还可能导致泥石流、山洪等灾害,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暴雨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气象部门需要及时发布暴雨警示信息,暴雨警示信息分为四种,蓝黄橙红依次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