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38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28篇
  55篇
综合类   180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4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明确不同生物炭材料和添加量对小麦和黄瓜种子萌发和根茎生长的影响,通过分析4种不同材料制备生物炭[花生壳生物炭(PBC)、玉米秸秆生物炭(MBC)、杨木屑生物炭(ABC)和竹屑生物炭(BBC)]组分特征,及设计发芽培养试验,测定4种生物炭的不同添加量(0、20.0、40.0、80.0、160.0 g·kg~(-1))对小麦种子(须根系)和黄瓜种子(直根系)发芽率和根、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生物炭均呈碱性,孔隙结构明显,表面有-O-、-OH、-C=O等含氧官能团。各生物炭除含有对植物生长有利的营养元素外,其浸提液和施用土壤也测出多种PAHs有机化合物,且不同材料生物炭PAHs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与CK相比,生物炭对小麦和黄瓜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但对其根、茎生长影响显著。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两种作物根长和茎长均表现出低添加量促进、高添加量抑制的趋势,达到160.0 g·kg~(-1)生物炭对两种作物的根长和茎长均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PBC添加量在80.0 g·kg~(-1)时,小麦根长、茎长提高101.67%和173.82%,对黄瓜根长、茎长分别提高了31.58%和85.14%,效果最优;而MBC、ABC和BBC则在添加量为40.0 g·kg~(-1)时达到最优效果,小麦根长、茎长生长率提高了45.26%~83.49%和79.30%~133.17%,对黄瓜根长、茎长生长率提高了18.55%~39.77%和63.14%~84.00%。总体上,各生物炭处理对须根系小麦种子根长和茎长的促进效果优于直根系黄瓜种子。研究表明,不同原料生物炭组分和性质差异显著,其材料种类和投入量均极显著影响小麦和黄瓜根、茎早期生长,且交互作用显著,因此,根据生物炭制备材料,探讨其理化特性,并筛选其最适用量,对生物炭的安全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开展根系生物量的观测和研究,建立通用性的根系生物量模型对于开展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得到根系生物量的实时信息,2016年9月末利用挖土法和根系扫描系统,获取玉米根系的生物量及生态指标,分析了玉米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征并建立了根系生物量与根系生态指标之间的模拟方程。结果表明:玉米根系生物量主要集中于0~30 cm,占玉米根系垂直分布量的94.44%。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建立根系生物量模型均存在异方差问题,增加根长作为自变量建立的根系生物量模型显著提高了模拟精度,决定系数(R2)达0.91以上。采用对数转换消除方程的异方差及比较不同的模拟方程后发现,玉米根系生物量与根径和根长的组合变量(D2H)建立的指数函数是模拟玉米根系生物量的最优方程,决定系数(R2)最高,为0.90,平均绝对误差(MAE)、估计值的标准误差(SEE)、平均预估误差(MPE)均最小,满足了模拟方程的精度要求。对该方程进一步验证发现,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2,说明此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根系生物量。利用根系生物量模型结合微根管法,可解决根系生物量实时观测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3.
本文由低到高设置了不同浓度的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烷磺酸盐和1-丁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烷磺酸盐),对荆条种子进行了特定的胁迫处理,并进行土培培养,观察不同浓度离子液体处理后的荆条幼苗初期生长情况。结果表明,2种离子液体对荆条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后,幼苗生长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但在生长初期幼苗表现出比空白对照生长指标偏低的现象,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出现减弱迹象,说明离子液体对荆条的浸种表现出了一定的毒性。  相似文献   
34.
防治蚂蚁法     
蔡毅 《中国蜂业》2019,(5):27-27
在地上钉4根长约40cm的小木桩,在钉好的小木桩中间部位用“璋螂克星”划一圆圈。然后,在小木桩上搁蜂箱,保持箱体平稳及前面略低于后面。当蚂蚁顺着小木桩爬近蜂箱时,必须要通过用“蝉螂克星”划的环形圈,蚂蚁一旦通过或接触到环形圈,纷纷死亡,非常有效“蟀螂克星”是固体白色粉笔样,长方形,低毒:卖鼠药、苍蝇药店铺有售。用时需要戴手套,用后洗手,存放在通风干燥安全处,防止人畜误食。  相似文献   
35.
36.
37.
为探究种植草类和施用聚丙烯酰胺(PAM)对荒坡紫色土抗侵蚀性的影响,尤其是对其抗剪和抗蚀性能的影响,选取狗牙根和三叶草进行盆栽试验,设计了对照、单植草类、单施PAM和复合措施(“草类+PAM”)4类处理开展研究,测定了根系指标和土壤理化性状指标,计算了土壤的抗剪强度指标和抗蚀性指标。结果表明,狗牙根和三叶草根系均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P<0.05),有效增强土壤的抗剪和抗蚀性能;施加PAM能有效促进上述草类各径级根系的生长,显著改善土壤的微结构(P<0.05),尤其是非毛管孔隙度(单施PAM为CK的1.15~1.31倍),提高土体抗剪强度及内摩擦角φ,增大粒径>0.25 mm、>0.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等抗蚀性指标;PAM对荒坡紫色土抗剪和抗蚀性能的增强效果存在最优浓度;草类根系对土壤抗剪性能的影响较抗蚀性能明显,能显著提高土体的抗剪性能(P<0.05),尤其是增大土壤粘聚力;PAM对土壤抗蚀性能的影响较抗剪性能明显,能显著促进土壤团聚体大颗粒的形成和小颗粒的减少,显著提高土壤团聚度和改善土壤团聚结构等(P<0.05);较单一措施,“草类+PAM”对荒坡紫色土抗剪和抗蚀性能的增强效果最为明显,其中狗牙根与30 g·m-3的PAM混施时效果最优;0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所有根系平均的根长密度和根体积密度则是影响上述性能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38.
一种无土栽培新装置根区温湿度及对番茄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桶式Ⅱ型无土栽培装置为对照,式无土栽培新装置为处理.研究了新装置根区温湿度的变化以及根系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苗期和果实成熟期,两栽培装置中基质和气室温度的日变化随着温室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变化趋势总体上基本一致,新装置中基质和室的温度变化的幅度均低于对照。湿度的日变化趋势正好与温度的日变化趋势相反,先是缓慢下降而后又逐渐上升,变化的幅度整体上新装置低于对照。说明在新装置栽培下,基质和气室温湿度受外界光照剧烈变化影响的幅度小于对照,能够更好避免由于高温高湿造成的根系枯死。两种栽培装置的根系生长在苗期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果实成熟期差异显著,新装置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39.
为研究不同干旱条件下夏玉米根系生长的适应能力以及根系在旱后复水情况下的恢复能力,以'登海618'为试验材料,通风棚下设置轻旱、中旱、重旱、特旱后同等复水条件4个处理组以及1个正常供水对照组,分析了不同干旱及旱后复水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以及对夏玉米根系形态和根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4种干旱处理下,土壤深度10、30、5...  相似文献   
40.
水稻大养稀栽培的根系生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通过调查水稻根数、根长和根重等,分析得出大养稀栽培或大穗型品种的根系生长明显优于普通栽培或小穗多蘖型品种。无论是每穴的根系生长或是黄熟期保持的根系量,均表现出大养稀栽培或大穗型品种的上层根系发达和水稻生育中后期的根系量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