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8篇
农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通过对二代落叶松幼龄林、樟子松幼龄林、天然次生林、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分析,得到了同林龄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变化趋势,为评价土壤供肥蓄肥能力、改良土壤和合理利用林地、营造速生丰产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2.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中部兴安落叶松林重度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并选择附近未火烧林地作为对照区(CK),分析比较了火干扰后不同林型(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林地土壤主要养分指标13年后的变化趋势,以期为不同类型火烧迹地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种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土壤pH均比CK有所增加,而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比CK有所降低。3种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土壤全N和全K含量均比CK有所降低(P0.05)。3种不同林型林地土壤全P含量与CK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3种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地土壤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较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5)。土壤速效N含量呈现出草类杜香杜鹃CK的规律。土壤速效P含量呈现出杜鹃草类杜香CK的规律。土壤速效K含量呈现出草类杜香杜鹃CK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3.
文章以2018年度抚顺东洲区林地变更统计数据为基础,简要阐述了东洲区森林资源现状,重点分析了森林资源适生特点,根据森林资源现状、适生特点,参考植被分布特点等因素,将全区森林资源划分为6个林型组19种林型。依据林型的不同特征,提出全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04.
基于2018年对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5种典型植物群落物种调查数据,分析了各群落的物种组成、垂直结构,选取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描述植被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型植被监测样地共记录野生维管植物210种,分属于81科158属,其中,蕨类植物有10科10属11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种。优势物种主要包括马尾松、木荷、黄樟、密花树等。通过群落聚类分析和群落乔木层主要优势种重要值排序分析,可将16个样地聚为3种森林植被类型、5种群落类型,包括马尾松针叶林、马尾松+木荷针阔混交林、黄樟+华润楠+青冈常绿阔叶林、华润楠-密花树常绿阔叶林、密花树山顶矮林。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层间藤本4个层次,乔木上层的建群种主要是黄樟、马尾松,乔木中层常见的优势种有罗浮柿、密花树和木荷,乔木下层高1~5 m,优势种主要有密花树、豺皮樟等。不同群落植物多样性和结构差异明显,季风常绿和山地常绿阔叶林的物种丰富度指数明显高于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山顶矮林。  相似文献   
105.
黔中喀斯特地区不同林型春季土壤呼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及土壤呼吸叶室6400-09对黔中喀斯特地区5种林型的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均呈单峰型;马尾松林土壤呼吸速率的昼夜变化值比阔叶林平均高0.91 CO2 μmol/(m2·s),其中凋落物部分平均高1.50 CO2 μmol/(m2·s);呼吸速率日均值为马尾松林(4.41 μmol/m2·s)>柏木林(3.55 μmol/m2·s)>阔叶林(3.49 μmol/m2·s)>灌木林(3.32 μmol/m2·s)>针阔混交林(3.05 μmol/m2·s);呼吸速率日极差与El呼吸速率平均值的比值为马尾松林(40.56%)>灌木林(23.91%)>针阔混交林(23.29%)>阔叶林(18.46%)>柏木林(13.70%);凋落物占土壤呼吸速率的比重为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柏木林>阔叶林;土壤呼吸速率与5 cm土温关联较大;土壤湿度与土壤呼吸速率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6.
次生林雪/风害干扰与树种及林型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清原森林生态试验站的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树种、林型之间遭受雪/风害时的差异. 结果表明:①不同树种受雪/风危害在数量上有所差异,以枫桦受害最重,假色槭最轻;不同树种折断受害类型和被压弯受害类型的百分比差异显著. ②雪/风灾害对林木的破坏与树木的大小有关,其中粗大林木(即冠幅较大)易受折断的危害;而低矮、小径级的林木更趋向于被压弯. ③不同林型遭受灾害的程度不同,以枫桦为优势种的林型与以假色槭为优势种的林型其受灾总量百分比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7.
以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内2种林龄的3种典型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有机质、全N、全P、水解N、有效P等土壤化学性质,同时测定了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等3种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0~30 cm土层土壤养分各指标含量在不同林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樟树+马尾松混交林>樟树林>马尾松林;在不同林龄阶段,全N、水解N、有效P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机质、全P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从中龄林(24 a生)到成熟林(45 a生),除有机质外,其他指标含量均有下降的趋势;3种土壤酶活性在不同林型(或林龄)间的表征特性与土壤养分各指标含量类似。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因素间密切相关,3种酶能指示土壤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108.
测定了石灰性紫色土上几种人工林土壤的微生物活性,比较了人工林与无林荒地(对照)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桤柏混交林(混交比1∶1)土壤的微生物总数分别比桤木纯林和柏木纯林高20%、53%,其中底层(15~20cm)土壤的微生物总数分别高30%、15%;芽孢杆菌全数及其与静止细胞数之比高于柏木纯林,但低于桤木纯林;3种林型的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和好气性纤维分解菌数量无明显差异;3种人工林土壤的微生物活性显著高于无林荒地土壤。这说明在四川石灰性紫色土区营造人工林时,采用桤柏混植,比种植单一树种的纯林会收到更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9.
大兴安岭三种森林类型地表可燃物燃烧气体排放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和杨桦林中的草本、枯枝和半分解层为研究对象,采取外业调查取样及室内控制环境燃烧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林型、不同可燃物燃烧过程CO2、CO、CxHy、NO和SO2释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草本燃烧CO2排放量阔叶林(杨桦林)大于针叶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针叶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枯枝CO2排放量大于阔叶林(杨桦林),而半分解层兴安落叶松林CO2排放量大于杨桦林和樟子松林。兴安落叶松林半分解层除NO释放量以外,其它四种气体与草本、枯枝无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应用主坐标分析、ISODATA-模糊聚类分析、极点排序等3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各森林群落的主要植物种为属性,结合定性分析,对漠河林区的6个兴安落叶松林型进行了分类和排序。结果表明,二维排序图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植被及生境梯度的变化。并分析了这3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有条件时,最好同时应用几种方法,以便于比较,更能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