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160篇
农学   284篇
基础科学   135篇
  184篇
综合类   1921篇
农作物   283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96篇
园艺   213篇
植物保护   17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京东板栗在世界食用栗生产中占重要地位。河北省兴隆县是京东板栗主产区之一 ,自 2 0世纪 5 0年代起 ,在山地栽培板栗面积已达 2万hm2 ;由于长期粗放管理 ,空蓬率高 ,果粒不均匀 ,病虫危害较重 ,大小年结果明显 ,平均年产板栗仅2 6 .6kg/6 6 7m2 ,且只有 80 %能达到出口标准 ,严重地制约了板栗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于 1998~ 2 0 0 0年对低产栗树进行丰产开发试验 ,取得了显著效果。1 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园在兴隆县兰旗营乡苇子峪村北山 ,土壤为片麻岩风化而成的砾质壤土 ,pH值 6 9。年平均气温 10 3℃ ,日照2 876 .8h ,降…  相似文献   
992.
<正>直播水稻生产是指改变传统的水稻育秧、栽插方式,而将浸过的稻种直接播种于大田进行栽培管理获得产量的过程(本文指旱直播)。由于其不需预留秧池、育秧和栽插,无拔秧造成的植伤,无缓苗期,总穗数多,主茎穗比例大,生长整齐一致,结实率高,千粒重增加,同一品种较移栽稻可增产375kg/hm2,节本1 875元/hm2,增效2 625元/hm2以上,因此具有操作简便、省工、节本、增效的优点。现笔者将该技术规程介  相似文献   
993.
<正>一场秋雨一场寒,立秋以来,河南省普降甘霖,除了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秋意外,最高兴的感受莫过于收到全省旱情已基本解除的喜讯。夏秋之交,本应是河南雨水最丰沛的时刻,也是玉米抽穗的关键期。而今年,河南却遭遇了63年来最严重夏旱,老百姓称这场大旱为"卡脖子旱"。据了解,截至8月初,全省受灾人口1929.94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63.02千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89亿元。根据《河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启动条件,根据我省旱情发展情况,省减灾委、省民政厅将Ⅳ级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994.
秸秆覆盖模式对玉米生理指标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012—2013年田间对比试验为基础,深入探讨了不同覆盖耕作模式对春玉米根冠比、根系时空分布、地上生物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试验设置4个覆盖处理(浅松覆盖、条带覆盖、残茬覆盖、免耕全覆盖)及对照传统耕作处理,分别在拔节期和收获期取样观测,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各覆盖耕作模式对根系、地上生物量及根冠比具有前控后助效应,且拔节前期影响显著。此外拔节前期免耕全覆盖长势不如对照,但拔节后期4种覆盖模式地上生物量平均高于对照1.56%~5.48%;根质量密度平均高于对照15.10%~32.36%,根冠比平均高于对照10.38%~32.74%。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平均高于对照3.79%~12.40%和4.22%~12.31%。其中浅松覆盖处理在玉米根系形成、增产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效果最佳,适宜北方寒旱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995.
2014年6—8月我国出现"北旱南涝"的气候格局,这种气候条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淡水家鱼和蟹类的生长十分有利。该文分析了这种气候条件形成的原因,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农田鱼塘家鱼及阳澄湖和太湖大闸蟹的养殖模式,重点阐述了这种气候条件对其的有利影响。此外,针对2014年阳澄湖大闸蟹销售疲软的情况,提出将阳澄湖大闸蟹由江苏省品牌农产品商标提升为全国性农产品商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50%吡嘧·二氯喹 WP对旱直播稻田茎叶处理的防效。[方法]试验设7个药剂处理,分别在施药后5、10、15、30 d进行田间观察,并在15、30 d调查田间残存杂草株数。[结果]50%吡嘧·二氯喹 WP作为茎叶处理剂对水稻的安全,各处理区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明显,增产率在2.1%-49.3%之间。药后30 d,600 g/hm250%吡嘧·二氯喹 WP对稗草、鸭舌草、丁香蓼、总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2.2%,96.6%,93.5%,94.8%;鲜重防效分别为94.8%,97.1%,93.3%,94.9%。[结论]50%吡嘧·二氯喹WP可作为茎叶处理剂用来防除水稻旱直播稻田杂草。  相似文献   
997.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在新砂田压砂瓜生育期内,单作(T1)、间作(T2)、覆膜单作(T3)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 三种种植模式下土壤养分含量以T3处理最高,其次是T2和T1;土壤有机质变化规律为“高-低-高-低”双峰模式,其余养分变化相似,呈“高-低-高”单峰模式。(2) 三种种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T3处理土壤酶活性最高,T2处理次之,T1处理最低。(3) 在各生育时期,土壤酶活性与各土壤养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4) 三种种植模式下,西瓜产量高低为T3>T2>T1。  相似文献   
998.
旱丰902是用自选材料"87-6"做母本、京农79-13做父本杂交,F1再用长武131作父本复合杂交,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大穗大粒,抗旱耐寒,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显著,2012年通过陕西省审定,适宜陕西省渭北旱塬及同类地区种植。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主要优点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为北部冬麦区小麦育种者和该品种的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99.
旱优73是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育成的三系杂交节水抗旱稻组合,该组合在安徽旱种旱管、旱种水管、水种旱管等不同栽培模式下,均表现出抗旱、抗倒、米质优、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优点,2014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在沿淮地区的产量表现、抗逆性、米质、主要农艺性状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00.
高温干旱对油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干旱、高温等自然因素对不同林分、不同栽培模式油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油茶物种抗旱性差异显著,在调查的3个物种中,小果油茶的抗旱性最强,普通油茶次之,腾冲油茶的抗旱性最差;不同林龄林分的抗旱性不同,1~2年生新造林分的抗旱能力明显低于3年生或以上林龄的林分,且3~4年生林分抵御夏季高温干旱的能力要强于5~7年生林分;山坡中下部造林、大苗造林、减少新造林套作经营(花生)、科学覆膜管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新造林的抗旱能力,加强修剪和抚育管理是改善油茶成林和老林抗旱性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今后的油茶生产过程中,应从油茶育种、育苗、造林和栽培管理一系列环节出发,研究形成一整套油茶抗旱栽培的技术体系,才能够真正地提高油茶抗旱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